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吴俊靖 《科教文汇》2008,(28):125-125
大作家福楼拜曾经对他的学生莫泊桑如是说道:“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同、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相似文献   

2.
形容词词尾变化是德语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某些形容词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不变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借用方言学和比较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藏族传统文法,以不同级别的形容词构形方式和不同级别的句子表达法,以及不同级别的句子中利用助词的差异为主要内容,简要论述卫藏方言中的形容词教学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09,(5):112-112
血清记忆是长期免疫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我们却几乎不了解被HIV等重要人类病原体感染的人体中记忆B细胞所产生的抗体。为了对HIV的记忆抗体反应进行研究,Scheid等人从具有高血清值的广谱中和抗体的6个HIV感染者的HIV一特异性记忆B细胞中克隆出了超过500个抗体。这些患者体内B细胞对HIV的记忆反应由多达50个独立的、  相似文献   

5.
金亚秋 《内江科技》2010,31(12):101-102
在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过程中,句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英语学习中,重视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记忆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文章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根据调查和实验,对英语句子结构和英语句子记忆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佳琪 《科教文汇》2010,(34):90-91
形容词用来指称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典型特征是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带宾语,不能带时态助词及趋向动词。在我们的语言中却经常看到下面的用例:"红、丰润、发烫、小、好、尴尬、缓和"均为形容词,带了时态助词而且大都做谓语。从句法上来说,这些形容词常出现在动词的语言环境中;从语义上来说,这些形容词不仅能够表现事物性质、状态等静态特征,而且还可以表现事物的变化,也就是暗含着动态的变化过程。无论这种形容词是否转化为了动词,此时的形容词在语义上发生了变化,具有了动态性。这样,构形词缀"了、过"具有另一种功能,是潜在的句法功能的标记,是形容词后加宾语的必要条件。本文着重从对形容词的选择和词性游移的角度阐释形容词+动态助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剪接一生记忆罗宾·威廉姆斯上次跟菜鸟导演合作《一小时快相》尝到甜头,于是又找了个菜鸟拍科幻片。这次的主题是罗宾·威廉姆斯的公司给客户脑中植入芯片,记录其一生经历的影像,然后在客户死后重新剪辑,到葬礼上播放。记忆重现,如果这一天真的会来临,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选择这种方式。因为时常觉得脑子不好使,很多美好的记忆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湮灭了。如果真能重温昔日的美好,未尝不是件好事。可事实上,很多事情是不是因为记忆而变美好了呢?这也正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回忆并不是事实,回忆只是为今天而服务。影片对除了上帝以外谁有权力诠释谁的命运、当人知道自己一生都被拍下的时候行为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进行了思考。想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动词ABAB式重叠与性质形容词ABAB 式重叠作对比,通过比较两者在功能、语法意义等多方面的特征来了解性质形容词ABAB式重叠的词性的变化。笔者认为性质形容词通过ABAB式重叠抛弃了形容词的词性特征而转性为动词,在使用中承担动词角色。  相似文献   

9.
陈琍  郭平 《内江科技》2009,30(1):64-64
形容词加后缀-ly构成的副词做状语时在句中的位置与意义是2008年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语法新考点。这种-ly副词做状语时位置很灵活,表达的意义一般与谓语动词相关,说明动作是怎样进行的。然而,有些位置上的-ly副词,与句子主语直接相关,说明主语在事情发生时的状态,或是说明整个句子,表达说话人对所说的内容、所描述的事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尝试对变格进行一些粗浅分析,对其功能加以阐述,之后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小结,希望对学习德语的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陈志华 《科教文汇》2011,(23):96-96,99
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乃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将课外书阅读与教材学习有机结合,纳入到课堂阅读中,就可以另辟蹊径地找到语文教学改革的翅膀,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叶会云 《科教文汇》2011,(22):121-122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我们总是遇到很多沟通上的障碍,而这些障碍多数情况下是文化意识的欠缺所造成的,因为我们会不自觉地借助于母语的交际规则、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等来表达思想。为了减少沟通上的障碍,为了使英语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把跨文化交际的背景知识与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3.
14.
郭祯 《科教文汇》2013,(20):105-109
如今,我国把德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的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德语学习者的迫切需要。我国在校大学生普遍具有中等英语水平,且德语和英语又极其相近,英语知识势必会在德语学习过程中产生正负迁移作用。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四个方面对英德两种语言进行了比较,列举出一些两者的异同之处,以说明英德比较是学习二外德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庄琼娥 《科教文汇》2014,(4):129-130
日语的感情形容词在使用上有人称和助词的限制。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在这些助词的使用上就会出现几种常见的误用形式。剖析这些误用的根源,进而克服其干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思维建构的内涵,影响非英语母语学习者英语思维的因素以及英语思维建构的策略。笔者指出:在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思维训练素材,发展多维思维品质,创建"思维建构型"课堂教学。教师在开始教学生学习英语时,就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汉语语言思维体系会影响英语学习,学生是在根深蒂固的汉语语言系统上一步一步开始建构英语语言系统。  相似文献   

17.
谬误识别是批判性思维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比起机械识记种类繁多的谬误类型,能够正确识别论证中的各要素并分析出论证中存在的缺陷显得更为关键。文章调研了Rationale软件在辅助学生识别论证谬误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该论证图示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论证结构,进而对论证质量进行有效评估。希望该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及其战略主体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部开发要达到缩小地区差异这一目标,单靠国家政策的倾斜是不能实现的,必须从西部地区的现状出发,把可以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技术创新作为西部开发战略的核心,构建西部区域创新系统。主体、辅助和环境这三个子系统既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结构,又是西部开发战略的战略主体。由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建立本身要经历一个创立、成长、成熟的阶段,因此每一战略主体在各个阶段的作用发挥是各不相同的。在此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和结构,对区域创新系统战略主体和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并揭示了三个战略主体在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土耳其移民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文章指出,由于德国政府一直以来回避甚至不承认自己是移民国家这个事实,没有采取措施,积极帮助移民融入东道国。在教育上避免为土耳其的穆斯林移民子女提供宗教教育,造成土耳其人与德国人之间的语言隔阂,学生与德国主流社会脱离,从早期就开始感到绝望。三轨制使土耳其移民子女拥挤在被认为是失败者的学校——普通中.学,从上学开始就背上了“下等生”的包袱,普遍有一种自卑心理等原因,使在德国的土耳其移民子女教育上处于明显劣势,继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和融入。文章最后提出,要正视德国土耳其人的教育文化需求,为土耳其移民子女提供伊斯兰教相关教育,提高土耳其移民子女的德语水平,促进移民更好地融入德国社会。  相似文献   

20.
Social media represents an emerging challenging sector where the natural language expressions of people can be easily reported through blogs and short text messages. This is rapidly creating unique contents of massive dimensions that need to be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analyzed to create actionable knowledge for 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A key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grasped from social environments relates to the polarity of text messages. To better capture the sentiment orientation of the messages, several valuable expressive forms c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is paper, three expressive signals – typically used in microblogs – have been explored: (1) adjectives, (2) emoticon, emphatic and onomatopoeic expressions and (3) expressive lengthening. Once a text message has been normalized to better conform social media posts to a canonical language, the considered expressive signals have been used to enrich the feature space and train several baseline and ensemble classifiers aimed at polarity classific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djectives are more discriminative and impacting than the other considered expressive sign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