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彭金玲 《科教文汇》2010,(35):129-129,135
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类型。文章从关联理论出发,以电影《唐山大地震》为个案进行分析,归纳出一些可行的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彭志瑛 《科教文汇》2011,(35):122-124
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码转换类型,具有语言浓缩和对白性格化的特点。字幕翻译中,文化预设表现为电影对白与文化现实之间的关联,有效解读源语对白的文化预设是成功字幕翻译的前提。当源语和目的语共有某种文化预设,译者采用"形意对应"的编码方式,以保持源语对白的异域特色;当两种语言不共享某种文化预设时,译者采用打破重组,创意缩合的编码方式,如明示与阐释、替换与重构、增补与删减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敏敏 《内江科技》2008,29(6):34-35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译文和原文是一种解释性的相关关系,这对于字幕翻译有着强大的解释力。本文通过分析字幕翻译的种种限制因素,认为译者应该在有限的时空内以最有效的方式传递最相关的信息,其中包括冗余信息的删减、中文四字格的使用及创造性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配以字幕的影视作品不仅起到了娱乐作用,更加强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字幕翻译要求在时空的制约下,尽量准确有效的传达相关的信息。本文从替代、浓缩和改写三方面,对所选取的部分影视剧字幕翻译进行归化分析。  相似文献   

5.
谈《集结号》英文字幕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文章介绍了字幕翻译的定义、特点、功能及其约束性,并以影片<集结号>的英文字幕翻译为例进行探讨.通过影片具体字幕翻译实例分析,作者认为要准确还原影视对白或独白原意,译者进行字幕翻译时不仅要考虑到语言转换问题,还要考虑到影视字幕翻译自身的特点及东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各种因素的制约.字幕翻译和文学翻译一样包括语言和文化两个层次,但前者还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就给译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电影字幕的翻译应以观众为中心,侧重观众效应,在充分考虑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翻译策略对影片中的文化信息做出灵活处理,使字幕翻译真正发挥文化传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钱雯 《科教文汇》2013,(23):109-112
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电影促进了文化交流。本文旨在运用关联理论试析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汉译字幕,提出关联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过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评价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婆保 《百科知识》2022,(21):63-64+62
<正>近段时间以来,俄罗斯影视剧犹如一匹“黑马”杀入中国市场,深受中国观众的喜欢。以俄剧《伊万诺夫一家》的字幕翻译为例,译者从目标语视角出发,巧妙地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力求译文表达准确,且符合译入语习惯。本文将从该影视字幕出发,分析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希望为中国字幕翻译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颜莉  孙静婧 《科教文汇》2008,(19):257-257
在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存在大量文化缺省现象,本文旨在探讨这一现象对字幕翻译中的连贯理解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连贯重构,以获得连贯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电影艺术作为一种世界化、大众化的艺术形式迅速发展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电影业的繁荣发展,电影字幕翻译也被提升到一个较高的位置。本研究旨在从理论支撑和具体实践两个方面对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的具体可行性策略作探索研究。从英语电影字幕的定义、特点出发,分析文化因素对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并予以分类总结。  相似文献   

10.
正优秀的字幕翻译可以让观众在拥有良好观影感受的同时,直观地了解中西文化的魅力与差异。在影视作品字幕翻译方面,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拥有大量研究成果。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存在着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如今,大部分国内有关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学术论文侧重于研究翻译的系统性,而忽略了翻译的细节性,使得观众对部分台词以至于西方文化产生误解。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几部经典外国电影及电视剧中的台词,总结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普遍轻视及忽视的细节性因素。一、中英文谚语的互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关联理论的信息检索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关联理论的信息处理模型阐释了信息检索交互模型中的相关性评估模块,认为采用关联理论的信息处理模型阐释信息检索的相关性判断过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关联理论的信息检索相关性研究——信息生产、标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摘:在Saracevic以及Harter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作为相关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利用关联理论具体阐释了信息检索交互模型中的信息生产以及信息标引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从关联理论看,话语关联受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的影响,交际话语都具有关联性。但是,由于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交际者本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以及交际的双方心理因素复杂性等原因,话语解释结果应是或然的,并非总能达到话语关联。从问答对话可以分析话语的关联方式、关联程度以及不关联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信息检索中不同维度在相关性度量公式中的体现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改进相关性度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相关是情报学的核心概念。从Mooers等的相关定义开始,从历史的发展过程讨论了Vickery的相关定义、主题相关、逻辑相关、情境相关和认知相关,指出这些相关定义一方面丰富了相关本身的研究内涵,另一方面也为情报学的深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相关性基础理论及其在检索建模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信息检索的一次理论研究。在总结了已有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信息检索模型之中的相关性因素做了系统梳理,认为现有信息检索模型中的系统相关性因素体现得不十分明显,同时用户相关性的因素没有很好地纳入系统相关性和系统设计研究之中。与相关性有关的概念是相似,它存在于文本空间之中。与相关相比,相似具有更好的数学特征。查询是相关判断的过程载体,它同时也是信息检索研究的瓶颈。寻找更为恰当的相关性的隐喻则需要跳出文本的藩篱,从更为深入的模式相关切入,探索更为复杂的相关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陆小辉 《现代情报》2006,26(2):125-127
在传统的信息检索中。我们常用检全率、检准率来评价信息检索系统性能和检索效果。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总量的息剧增加。信息交流速度的日益加快,相关性这一信息检索申的关键性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探讨了信息检索中相关性的概念、构成及评价指标,阐述了提高信息检索相关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检索相关性转移的本体论检索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韩毅 《情报科学》2003,21(2):194-197
本文在讨论了当前情报检索系统的相关性判断基础上,指出在相关性判断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概念中用户关心的是语用相关,但多数检索系统仅能提供形式相关,运用本体论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本体论的情报检索系统,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检索的语言相关判断。  相似文献   

19.
搜索引擎中相关性反馈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earch engines, the relevance feedback system is very effective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search engines. 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s the history of relevance feedback technology in the past 30 years, then introduces 2 major methods in relevance feedback, i. e. term reweighting and query expansion, and discusses the relevance feedback technologies based on vector space model and statistical ranking model.  相似文献   

20.
陈洁 《情报探索》2020,(2):114-119
[目的/意义]旨在为信息检索相关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CNKI为数据源,采用定性方法,从信息检索的历史脉络和研究学派进行梳理总结,分析信息检索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结果/结论]信息检索相关性是用户、系统的相关性的综合体,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相关性应该是以用户为关键,系统为基础,研究用户与检索系统的交互、认知以及真实需求的描述与反馈。随着信息检索相关性研究的深入,系统观与用户观将会相互交融,检索技术与用户需求将会协调统一,共同推进检索相关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