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8年报业寒冬以来,传统报刊媒体纷纷寻找新的发展模式.试图为报纸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活力。其中,与新媒体融合。推出网络版、手机报等成为了传统报纸降低成本,摆脱困境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蔡骐 《报刊之友》2008,(9):24-25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以铅字为传播媒介的印刷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吸引着人们的视觉感官,而以报纸为代表传播理性文明的传统印刷品却住艰难前行。为了扭转江河日下的颓败局势,报业开始积极寻找能够在传媒竞争中立足、制胜的转折点及突破口,免费报纸即是报业市场在探索过程中的一次大胆尝试。短短十余年间,免费报纸从不被看好的“地下刊物”发展成为影响力蔓延全球的报刊新势力,  相似文献   

3.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以铅字为传播媒介的印刷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吸引着人们的视觉感官,而以报纸为代表传播理性文明的传统印刷品却住艰难前行。为了扭转江河日下的颓败局势,报业开始积极寻找能够在传媒竞争中立足、制胜的转折点及突破口,免费报纸即是报业市场在探索过程中的一次大胆尝试。短短十余年间,免费报纸从不被看好的“地下刊物”发展成为影响力蔓延全球的报刊新势力,  相似文献   

4.
报业发展与新媒体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慧玲 《新闻世界》2009,(11):50-50
有人预言传统报业的冬天来了,更有甚者.认为传统报业将会被新媒体取代。对此,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报纸发行量的下滑确实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报纸就没有出路了。吸收、融合新媒体元素,向新媒体靠拢,这将是传统报业在网络时代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5.
自从报纸诞生以来,给人类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互联网相继问世给传统的报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尤其是网络的产生,一度给报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甚至有人预言报业即将消亡。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第五媒体的发展,也将给报业带来新的发展的契机,在第五媒体的模式下,报纸的盈利模式也将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2008年报业寒冬以来,传统报刊媒体纷纷寻找新的发展模式,试图为报纸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活力。其中,与新媒体融合,推出网络版、手机报等成为了传统报纸降低成本,摆脱困境的首选。2010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平板电脑iPad,引发了报纸媒体借助平板电脑发行报纸的热潮。从世界范围来  相似文献   

7.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带来的新媒体的崛起,催生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报业来说,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通过对流程的再创造来打造新型的媒介融合产业,已经成为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报纸的数字化发展内容包括市场定位、受众选择、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报纸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8.
报业网站是报纸在数字时代转型的一个突破口。当前,滚动报道正引起国内外各大传统报纸的高度重视,一些长期以来被视为报纸“电子版”的报业网站,正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即时播报手段,以网络、手机报等载体,即时传递新闻事实,与商业网站争抢眼球。  相似文献   

9.
王菲 《新闻世界》2014,(10):93-94
新媒体的出现是传媒业发展的机遇,但同时给传统报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严峻考验。很多人对报业的发展持悲观态度,认为报纸退出历史舞台是大势所趋,网络、手机等新媒介必将取而代之成为主流媒体。在这种现状之下,报业的未来在哪里,已经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及广大受众的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0.
王沛 《青年记者》2006,(24):24-25
去年,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网络等新媒体的迅速推进,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报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报纸经营的大幅下滑,读流失,一线城市发展空间相对饱和,报业寒冬论因此不绝于耳,开始在报界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虽然这种说法有待检验,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报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怎样破解目前的报业危局,突破现有报业发展模式,推动报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报界思考的一大课题,不少学和报业从业人员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沈正赋从新闻界信用缺失和核心竞争力塑造来考察媒介的可持续性发展;郝克远从报社资金投入、内部机制、竞争意识等方面归纳出报纸可持续发展的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传统报业治理是一种典型的基于权力的行政型治理,转型期报业治理则是行政干预下的消极内部人控制。摆脱权力与资本逻辑,超越利益相关者逻辑,确立基于创新的治理目标,形成积极的内部人控制,是报业集团进化为创新型组织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growth of newspapers for African readers in Southern Rhodesia. It focuses primarily on the role played by South African investors in launching newspapers for the Africans. It further looks 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se newspapers from mouthpieces of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to being mouthpieces of African Nationalists. Issues of funding as well as reactions by Africans will be addressed. The article also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these newspapers on both the readers and the politicians.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在中国出版的俄文报刊虽然数量不多,却是日本对相关人群施行舆论控制的有效工具。日系俄文报刊集中出现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为向居住在我国东北的俄国侨民灌输法西斯思想,日本直接创办或通过其他组织间接出版了一系列俄文报刊,同时,为保证日系俄文报刊的影响力,日本还严格地限制俄国侨民在华的办报活动。  相似文献   

14.
以瑞典《地铁报》为代表的免费报纸的成长给全世界的传统付费报纸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传统付费报纸与免费报纸存在着竞争与合作。本文对传统付费报纸和免费报纸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指出以瑞典《地铁报》为代表的免费报纸采取了蓝海战略,与付费报纸并没有在同一市场上进行有限资源的争夺,而是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同时,本文还对免费报纸与传统付费报纸进行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付费报纸的相应竞争战略,此外本文还根据市场机会的大小,传统付费报纸对免费报纸市场的态度等方面,分析在实践中传统付费报纸的四种战略。最后,本文指出国外传统付费报纸和免费报纸的竞争战略对我国报业发展的三方面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报业大国,世界日报发行量排行的前三名均为日本报纸。对于日本报业繁荣的原因,目前已有不少相关文献进行论述,但却缺乏第一手的实证数据佐证。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实地在日本东京回收了208份问卷,从中得出了对于日本报纸读者行为最直观的了解。日本人读报率高、读报具有很强的惯性,而且忠诚度相当高;但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读报率和读报意愿降低,却是日本报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本文也对日本报业的革新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中国报业借鉴。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先生于1903年应邀出访美国,考察了美国报刊事业发展状况。美国报刊事业的发展规模以及先进的服务和营销理念,对梁先生思想启迪和终身致力于中国报刊事业等活动,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报纸的发展历史,总结了纸本报纸保存的局限性。对当前报纸长期保存的两种方式——缩微化和数字化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报业史中,党派报纸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占据着主导地位。本论文试图分析美国党派报纸的报道方式,并从美国十九世纪下半叶国家政治的变化导致的政党角色的变化中解析美国的党派报纸如何因政党功能的变化而在报道方式上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近代俄苏在华办报进行了分阶段探索 ,展示了俄苏在华报刊活动的色彩纷呈的图景。以 1 91 7年“十月革命”、1 93 1年“九·一八事变”、1 945年抗战胜利为分界 ,按不同的政治色彩、刊行地点 ,对在华俄文报刊的开创期、繁荣期、削减期、战后期进行了立体式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变化对于东南亚华人社会、华文报的生存与发展仍然会有直接、间接的微妙互动与影响。中国的一举一动,仍然备受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与华报的密切关注。这种关注,总体而言(以新老华侨为对象或主要对象的华文媒体例外),已和侨报时代以中国为效忠对象、"心系祖国"的心境与意识截然不同。这是东南亚华文报业史不可忽视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