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也是一种心理管理的过程。制度的实施、工作的落实,很大的程度上是通过教师的心理活动来完成的。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其心理活动和所处的心理环境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因此,在新形势下,学校管理者要研究教师的心理特征,掌握教师的心理活动,有效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创造适于教师工作的心理环境,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管理,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把人放在中心地位,由以“事”或“物”为中心管理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重视情感、行为的激励引导。幼儿园教职员工在工作过程以及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存在复杂的心理活动,其需要、动机、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影响集体的行为和心理环境。因此,园长要讲求管理特别是心理管理的艺术,以提高管理效能。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为教职工提供发挥才能的条件与机会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使教职员工能在各自岗位上有所追求,有所成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个性化管理是指通过对教师的个性化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和把握,自觉地运用心理科学及其方法,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激励?心理学上的激励就是根据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规律,通过一种形式的刺激手段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们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对“激励”作用的认识,南京市百家湖中学为了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实施了成就优秀教师的“七有”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教师的工作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心教师的心理 ,关注教师在想什么 ,贴近教师的心 ,认定和培养教师的“工作心语” ,这是调整教师心态 ,涵养教师师德 ,加强教师管理和实现教师自我管理 ,充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我要工作” ,这是聘任制环境下 ,教师转变观念 ,找到工作原始内驱力的基本要求。马克思认为 :劳动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长期以来有酬才有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工作观 ,使人们的思想僵化了 ,工作意识弱化了 ,有部分人钱字当头 ,稍有不如意就“撂担子” ,甚至滋生了出…  相似文献   

6.
如何运用心理活动规律以增强教育效果,这是每位教师不客忽视的问题。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教学环境有室内也有室外。教学过程中身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同步进行,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也更直接、更频繁。因此,更应重视体育教学中心理规律的运用。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力,启发他们积极思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管理的实践和研究反复证明,按照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去挖掘人的心理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有效地挖掘教师的心理的“内在潜力”,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目标管理的重要因素。如果学校领导对教师发生认知上的偏差,就会影响对教师的态度、情感、动机清晰度等的变化,从而直接地影响管理的效能。认知偏差指的是人们在相互联系和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所产生的偏见和误差。从社会心  相似文献   

8.
培养中小学教师健康心理的管理是学校对教师的心理素质进行控制和提高的总称,是学校管理者为使教师能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各种情况,战胜各种挫折,排除各种干扰,树立坚定向上的信心,并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教师进行心理素质训练的过程。教师的心理健康情况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也影响其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呢?一、研究教师的满足需要层次,优化心理状态需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是人的行为积极性的心理基础。现代管理学的核心是:尊重人、信任人、依靠人、适应人…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涛 《甘肃教育》2011,(10):47-47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其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而且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要求学生进行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激发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下面,笔者就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要办好一所学校,必要的师资、设备固然不可缺少,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要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性调动起来的显著标志,就是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要教师干,并不是学校领导的本领.现在有一种提法,叫做“向管理要质量”.如果把这种提法理解为以上所说的“要教师干”,那就会产生以下的情况:学校领导要求教师干这个、那个工作,同时不许教师干这些、那些事情.这种做法,使教师成了算盘上的一颗颗珠子,不拨不动,拨到哪里,走到哪里,没有丝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的活力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1.
管理心理学是通过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及行为反应模式、探索合理的管理策略,从而调动个体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个体工作效率,最终完成团队共同目标。在现今医患矛盾突出、医生工作环境不佳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稳定住院医师队伍、如何较好地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都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管理心理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使其在实践运用方面发挥出更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其实质是调动人的行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心理与行为的全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是指由未满足的需要而产生的紧张开始,再由一个事实上的刺激而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由动机引起目标导向与目标行为,进而实现目标。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教师动机心理的激发,唤起教师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激起教师对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以往,我们的教学管理侧重于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评价,其立足点是“管住”,其结果是“管死”。这种“他控”的管理方式,使教师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本该充满创造性活力的教学工作变得日益僵化、毫无生气,教师的个性发展受到了压抑。近年来,我们以目标管理理论和创新教育理论为依据,调整管理视角,变教师被动为主动,变“他控”为“自控”,大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成为促进教师个体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场论对高校教师激励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动力不足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一大问题,而勒温的场论可以有效阐释这一问题的内在原因:高校教师心理场中各种力的失衡会引起其心理“紧张”,从而产生特有的行为反应,而环境的制约使这种“紧张”得不到消解,将会使得现有状态成为“惯习”。有效的引导动力场中各种力的作用,能激发教师潜在的动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调动教师积极性是教育管理中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衡量管理者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积极性的实质是一种能动状态的心理活动。因此,教育管理者只有深入到教师的内心世界之中,弄清教师积极性产生的心理原因,才能把调动教师积极性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那么,教师积极性形成的心理原因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6.
调动教师积极性是教育管理中的一项常规工作 ,也是衡量管理者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积极性的实质是一种能动状态的心理活动。因此 ,教育管理者只有深入到教师的内心世界之中 ,弄清教师积极性产生的心理原因 ,才能把调动教师积极性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那么 ,教师积极性形成的心理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 ,从根本上说 ,教师的积极性源于教师的心理需要。需要是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条件及其必要程度的主观体验 ,是对内外环境的一种稳定要求。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而且需要与需要之间又有一定的层次性。按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 ,…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教学心理环境。众所周知,人的身体运动与心理活动是紧密相联的,在体育教学中要严格划清“身体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界了是不易的。体育课堂教学的心理环境,影响师生的认知活动的广度、深度和对信息加工的水平以及情感体验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教与学的效率。因此,创设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必须以教学活动中师生认知和情感活动的需要为基点。不同的体育教学环境,师生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不同,其所依赖的心理背景和空间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群体行为还是个体行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是,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促使一个人热爱工作的内部心理动因,它是直接推动积极工作的心理动力。而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人的需要又由人所处的社会客观生活条件决定的,需要是人的各种积极性的实质。研究如何运用这一规律,有利于激发和满足合理的需要,控制产生合理的环境和条件,激发正确的积极思想动机,产生理想的积极行为活动。  相似文献   

19.
徐侠 《陕西教育》2005,(9):42-43
学校是一个教育集体,是按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范来培养人才,并以此组织自己的全部活动。学校要实现其教育目标主要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要办好学校首先要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使教职工真正成为管理主体。(一)尊重和理解尊重人才会重视人才,理解人才会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管理的核心是人。1、尊重教师人格,给教师工作环境和心理空间上一定的“自由度”教师工作时间和空间的非限制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环境的非限制  相似文献   

20.
在一切教学实践中,都存在“无意识心理活动”,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它总是客观存在。我们语文教师也应该认识这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并把它自觉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以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无意识心理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有意识心理和无意识心理两类。其中无意识心理是“未被意识到的心理”,就是人们注意力集中中心的外围心理活动。这是一种非理智的、不在进行集中思维的、无特定思维目标的心理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