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新闻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读者呢?我认为必须在“新”字上下功夫。必须按照新闻的规律办事,进一步拓宽视野,把报道的触角延伸到人们关注的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时俱进,掌握方针政策,才能写出新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闻是报纸国内宣传方面的主要内容。近几年来,很多报纸在经济宣传方面,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确实有些经济新闻,读者不爱看。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我是一个搞农业报道的,关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宣传,感到需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要正确地理解经济新闻的指导性。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经济新闻写得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行动纲领.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改进经济新闻的采访与写作,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重大问题之中又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转变时期的经济新闻要不要提导性?转变时期经济新闻的指导性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新闻的指导性有什么不向要求?如何加强转变时期经济新闻的指导性?本人拟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采写实践,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读者越来越欢迎那些“挖得深、写得活、贴得近”的新闻。这就为拓宽新闻报道面开辟了途径。在当今,社会学渗透到经济学领域的时刻,社会经济新闻便应运而生。那么,什么是社会经济新闻呢?它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如何?它究竟有何功能?深入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当属新课题。本文仅就报刊发表的一些社会经济新闻,对社会经济新闻的特色进行一些探讨。一、社会经济新闻的定义社会经济新闻是一个新品种。因此很难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笔者认为,就目前见诸报端的社会经济新闻而言,它应是:发生在社会和经济结合部的新闻即为社会经济新闻。它主要反映经济领域里的社会现象,回答读者普遍关注的涉及经济范畴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这里说的是报道面的宽与窄。过去由于对新闻的指导性作了狭义的理解,认为只有报道生产、工作才有指导性,忽视生活、消费等其他方面的报道,路子越走越窄。现在,思想解放一些了,报道面应由窄变宽。怎样拓宽报道面呢?这是个难题,需要通过实  相似文献   

6.
近来,在工农业记者和编辑中间,有不少人在议论:搞工农业报道,是首先从行业的读者出发,使他们感到兴趣呢,还是首先从广大读者出发,使广大读者都感到兴趣呢?这是个重要问题,它涉及新闻工作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如新闻的指导性与群众性、怎样发挥新闻的指导作用等等。这里我想谈谈我在从事农业报道中想到的一些。报纸不是内部刊物,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经济新闻呆板、乏味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变。这直接影响了经济报道的宣传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片面强调了经济新闻的指导性,而把可读性挤掉了。如何使经济新闻既有指导性又有可读性呢?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要找准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结合点,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化深奥为浅显有些经济新闻,由于业务性较强,显得很深奥,不易为人们所懂,读者很难读下去。由此可见,可懂是经济新闻可读性的起码要求。读者看到一条经济新闻,他根本弄不懂说的是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翁正良,夏有容改革在深化,开放在扩大,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正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一经济环境、经济背景为经济新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我国经济新闻正由改版扩版、增栏辟栏为主的外延拓宽走向以提高报道质量,加大信息量,增强经济新闻的...  相似文献   

9.
地市电视台作为地市党委和政府的喉舌,具有上传下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新时期各项工作重点的任务。这些任务绝大部分由新闻节目承担,往往造成地市电视新闻会议多、领导活动多、工作总结多的状况,地市领导在新闻节目里成了电视明星。地市台新闻节目如何搞活搞好会议报道和成就报道,怎样围绕观众感兴趣的热点、难点、焦点开展宣传,使之成为精品栏目呢?首先必须时刻把观众放在首位,利用自身接近性的优势,拓宽报道领域,增加新闻信息量,废话少说,多报道老百姓感兴趣的鲜活新闻,主动为群众服务。其次,必须加强新闻策划,突出思想性…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新闻的指导性?什么是新闻的可读性?它们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怎样寻求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统一?以上这些论点不是什么新问题,但在新闻实践中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注意。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后,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做一点探讨或许不无裨益。什么是新闻的指导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建明在《宏观新闻学》一书中这样论述:凡重要新闻都有指导性,这是指有关人们日常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的新闻,对  相似文献   

11.
一些经济报道由于存在选题重复、数字堆砌、字枯燥或专业性太强等问题,难以吸引更多的受众,传播效果也无疑大打“折扣”。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认为,应该找准新闻指导性和可受性的结合点,创新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铜山报在拓宽报道面、扩大信息量的同时,努力探索新闻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新路子,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指导性与可读性,报纸和群众贴得更近了。铜山报明确提出:新闻报道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服务,目光应盯着推动和促进生产力这个总目标,而不能盯在钱上。去年我县粮食系统工业是新兴企业,在遇到市场波动、资金短缺之时,我们派记者前去采访,赴徐州、奔南京,帮助他们出点子,想办法,开拓市场,在本地和外地报纸上发稿  相似文献   

13.
经济报道呆板平淡、枯燥无味,仍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问题。有些经济报道成为“政策解释”、“经验汇报”和“统计数字罗列”,远离了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经济活动,造成一些读者不爱看经济新闻报道,影响着新闻传播的实际效果。如何使经济新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呢?笔者认为经济新  相似文献   

14.
张静  李海 《新闻前哨》2004,(4):56-57
电视新闻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创新。那么电视新闻应该怎样创新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加新闻的信息量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注重用最简单、最便捷的方式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电视新闻也要顺应这个要求,实现新闻的信息化。电视新闻应该怎样来增加信息量呢?首先是通过增加新闻的条数。每条新闻都应突出事件本身,而剔除许多无用的套话,用更精炼、准确的语言报道每条新闻。新闻精炼  相似文献   

15.
改进新闻处理方式,拓宽消息报道面彭朝丞克服版面上消息的弱化趋势,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打破消息信息量少、报道面窄的局面,要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创造便于信息传播,改进新闻处理方式,拓宽消息的报道面。消息信息量少,报道面窄,远远适应不了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适...  相似文献   

16.
大凡枯燥的经济新闻,都有一个通病——缺乏接近性。要下大力气治好这个“通病”,对经济新闻实行“软化”。“软化”是用生活气息浓厚、接近性强的报道去代替那些生硬的报道。怎样才能达到“软化”的目的呢?我认为宜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一、避“硬”就“软”,选题趋向社会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记者应当  相似文献   

17.
一、增强经济新闻的针对性增强针对性的实质和核心是抓住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回避热点和难点问题,经济新闻就成了无的放矢,失去了价值。报道热点、难点本身就是经济新闻的一个难点。首先是能不能发现和判断热点、难点问题。然后是敢不敢于介入。最后是善不善介入,也就是能不能把握住方向和分寸。二、增加经济新闻的指导性在经济新闻中,指导性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且是头等重要的东西,因为它总是在宏观、中观或微观  相似文献   

18.
改进经济报道应从何处入手?有从报道思想上着眼的,有从报道形式上入手的,有从写作技巧上改进的。笔者认为,着力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有助于牵住经济新闻的“牛鼻子”。何光先同志在论述十年来经济新闻写作的得失时曾说:“创新,是把新闻写活的关键,也是把经济新闻写活的关键。经济新闻创新,需要以把握经济报道的特点为前提,并注意事实本身的特征,勇于探索立体写作,讲究写作技巧,也就是说要有创新意识。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这是很有见地的。如何创新,即要找到一个结合部,一个突破口,把经济新闻本身的特点和经济事实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这个结合部和突破口就是经济新闻的切入点。如何寻找这个切入点?根据许多成功的经济报道的经验和笔者个人的体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9.
王涛 《记者摇篮》2014,(9):25-26
当前,在各种新闻媒介中,经济新闻的数量并不少,经济新闻的贴近性和可听性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真正受听众欢迎的、可听性强、听众离不开、听不够的实用性经济新闻却并不多见,很多经济报道高高在上,听着枯燥、晦涩,一点儿都不亲民。这个问题确实需要经济广播频率的采编人员认真思索,不断研究。那么,如何增强广播新闻的亲民味道和风格,让听众听得懂、用得上呢?一、时效、快捷可以充分体现当今经济新闻传播与报道的亲民风格  相似文献   

20.
在新民晚报搞经济报道,常琢磨各报经济新闻的特色。人民日报——政策导向;经济日报——宏观分析;经济参考——硬软交替;解放日报——综合报道;文汇报——思辨阐述……对比上述各类报纸,晚报经济新闻应有什么样的特色呢?关于这个问题,报社领导和富有经验的老一辈晚报新闻工作者曾有过多次精粹的表述。我们的办报方针“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同样适用于指导经济新闻的采编;“信息化、群众化、生活化”和“时令性、多样化、可读性”的不同特色,同样是对我们经济新闻的要求。但是,上述这些要求,如果要在版面上体现出来,又能抓准关键,落实到某一“聚焦点”上的话,我认为:社会化是晚报经济新闻的主要性格特征。强调晚报经济新闻的社会化,一是时代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