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蕾 《东南传播》2014,(11):91-92
随着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的种类和形式也越来越多。在当前的电视节目行业发展过程中,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尤为快速。方言节目由于其更贴近观众的当地文化风俗,节目风格更为生动、活泼,因此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方言节目应该如何基于当前发展的现实基础来提升自己,成为当前方言电视节目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受到越来越多栏目的重视。本文从方言电视节目的现实基础出发,分析了长久以来方言电视节目赖以生存的基础,并对方言电视节目的长久发展的措施以及方向进行了具体而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方言电视节目是一种新兴的运用方言播报的电视节目样式,这一节目形式在不同的地方电视台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但是方言电视节目一直以来也颇受争议。使用方言播报的电视节目一直以来广受受众的欢迎,但是方言播报在受到受众肯定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以及隐患。本文主要就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以及劣势进行分析,从而研究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对策,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方言类电视节目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生动活泼的风格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收视热潮,但其后生存环境日益严峻,发展受到制约。本文着重分析了制约方言类电视节目发展的因素,并依据其存在必要性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马燕 《新闻爱好者》2010,(10):118-118
近来,方言类电视节目已经在荧屏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深受国内电视观众喜爱、收视率较高的节目类型之一。方言类电视节目也因此成为一些地方频道竞争受众眼球的一张王牌。方言类电视节目形式已从方言相声、小品发展到方言电视剧、方言栏目、方言新闻等多种电视节目类型。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方言是电视传播符号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蒋婕 《今传媒》2012,(3):83-85
方言类电视节目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电视节目样式,多年来方言节目的发展也遇到众多瓶颈,遭遇"俗"、"滥"等恶评。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听我韶韶》节目从2005年开播以来不断适应观众要求,优化节目内容,受到观众和社会好评,本文试以此节目为例探讨电视方言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方言电视节目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电视节目样式,由于采用方言播报这一特殊的形式,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同时也因使用方言而颇受争议。本文试图探寻方言电视节目存在的合理性,全面正确看待方言节目,并为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寻找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莹 《新闻前哨》2012,(7):48-51
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加剧,受众需求不断细分,一批地方电视台高举“特色立台”犬旗,走上了自办节目之路,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没有资源和资本的诸多优势,自办方言类电视节目是一条创造亲和力、提高影响力、赢得竞争力的策略选择。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兴起,无疑给正统的传播形成了巨大冲击。如何看待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兴起?其勃兴的背后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有哪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力图全面分析方言类节目兴起的原因,剖析制约其发展的共性问题,探寻未来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莆仙独特的地域文化入手,分析了莆田电视台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特点,阐述节目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莆仙方言类电视节目发展的思路,强调充分利用莆仙古代地域文化的优越性,加强品牌建设,不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方言作为一种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文化符号,在当下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社会中似乎日渐没落。但随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方言电视节目在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全国又掀起了一股方言热。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探讨在电视节目中方言的使用对文化传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米密 《今传媒》2012,(6):91-94
"大嘴咥西安"这一方言电视节目深受西安群众的欢迎。以方言为电视语言对白,宣传、介绍了陕菜、西安小吃以至陕西地方饮食烹饪文化,显示了方言电视节目贴近地域观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传承着陕西这块地方"雅言"中的文化源流,同时也彰显着方言电视节目的固有价值。但是现在方言电视节目的播出有诸多限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方言电视节目勃兴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佳 《新闻前哨》2005,(10):70-70
近年来,在武汉地区以武汉方言为电视语言的节目呈勃兴态势。湖北电视经济频道策划推出的武汉方言剧栏目《经视故事会》,甫一推出,就赢得了武汉市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目前该栏目已经培养了一个较稳定的收视群。今年入夏以来,武汉电视台又推出了系列方言情景剧《江城一家亲》。我们在为武汉方言电视节目受到本地观众如此热烈的欢迎而欢欣鼓舞的同时,还要冷静地思考这背后的原因,并且认真分析这类节目所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真正把这种“名品”做成“精品”。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方言电视节目横空出世,吸引了大量本地受众的注意力,引发了空前的收视热情,把电视观众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方言电视节目在沿海的广东、福建两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今又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和新的电视节目形式由沿海扩散到内地,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立足本地化、走地域性特色的地面频道、方言类节目来说,更是遭遇了重重冲击。但是,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传统媒体及其呈现的内容并未因此而消亡,就发展而言,归根结底还是适者生存的问题。因此,本文仅就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生存发展问题,结合方言类电视节目的优势、特点,以及发展现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培 《现代传播》2006,(3):143-145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视传媒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型频道的大量开播,电视媒体的竞争日益加剧,而我国既有的这种中央、省、市各级电视台在城市交叉覆盖的电视体制,更加重了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压力,为了突破这种困局,一些地方电视台纷纷在节目的个性化、本土化、分众化方面进行改造。于是,方言类电视节目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勃兴之势,一度成为电视台收视新的增长点。成都、重庆两地是方言类电视节目“出头”较早、且颇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众所周知,仅成都一地就有《经济麻辣烫》、《天府食坊》、《串串香》等相继“出台”的方言类节目。材料表明,成…  相似文献   

15.
从昆明的方言电视节目入手,运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昆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对本土方言电视节目的语言态度进行考察,有利于了解昆明地区人们对方言电视节目中方言的认知倾向,进而探讨方言电视节目对方言文化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英 《新闻通讯》2011,(6):45-46
早在20世纪20年代,方言开始与传播媒介相结合。进入21世纪,一些地方电视台陆续在个性化、本土化、分众化方面进行改造。于是方言电视节目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勃兴之势,一度成为一些地方电视台新的收视增长点。方言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形态,在全国迅速升温之后,逐渐影响到新闻传播领域。其中,1994年杭州电视台开办的“阿通伯说新闻”节目.是关于电视方言播报新闻的较早记录。2003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再次成功推出一档全新的方言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取得较大成功。  相似文献   

17.
赵烁 《新闻前哨》2011,(10):77-78
所谓电视方言节目.是指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或解说员使用当地方言作为主要叙述语言进行内容播报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方言节目所涵盖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电视方言新闻节目和电视方言文艺节目。近年来,用方言主持电视节目.已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8.
最近,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中,方言类新闻节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播出,但同时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和反对,引起了关于用方言和普通话播报新闻节目的大讨论,争议异常激烈.笔者认为,方言类新闻节目受到欢迎,自有其市场规律,方言和普通话的使用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不管是方言类还是普通话类节目,只有真正贴近百姓,深受百姓欢迎的节目,才是好节目.  相似文献   

19.
陈斌 《新闻世界》2010,(7):120-121
近年来,方言类电视节目应运而生,并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道"独特风景"。本文分析了电视方言节目的成因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方言电视节目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艺 《新闻前哨》2008,(8):88-90
竞争是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外部因素,方言类电视节目兴起的内在动力是媒介传播的分众化、窄播化。方言电视节目让受众在同一时间不同频道、不同时间同一频道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从大众到分众,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被称为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五次革命”(前四次是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