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毕淑敏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每一个养过蚕的人和没有养过蚕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蚕丝是一寸一寸吐出来的,在吐的时候,蚕昂着头,很快乐专注的样子。蚕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努力劳动,才将自己的身体束缚得紧紧的。直到被人一股脑儿丢进开水锅里,煮死,然后那些美丽的丝,成了没有生命的嫁衣。  相似文献   

2.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蚕丝是一寸一寸吐出来的,在吐的时候,蚕昂着头,很快乐专注的样子。蚕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努力劳动,才将自己的身体束缚得紧紧的。直到被人一股脑儿丢进开水锅里,煮死,然后那些美丽的丝,成了没有生命的嫁衣。  相似文献   

3.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每一个养过蚕的人和没有养过蚕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蚕丝是一寸一寸吐出来的,在吐的时候,蚕昂着头,很快乐专注的样子。蚕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努力劳动,才将自己的身体束缚得紧紧。直到被人一股脑儿丢进开水锅里,煮死,然后那些美丽的丝,成了没有生命的嫁衣。这是蚕的悲剧。当我们说到悲剧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持了一种观望的态度。也许,是  相似文献   

4.
    
人最难逃脱的是自己织的网,正所谓作茧自缚。往自己身上一层层地缠绕挣不脱、理还乱的丝,完全是戕害自我。有的人也如蚕一样,将自己装入一个套子,束缚自由、欢笑、幸福。  相似文献   

5.
1、蚕是一种小小的青虫,胖胖的身体,嫩绿的腰肢,整天埋头吃着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2、然而过了一个月,蚕都销声匿迹了。蚕肚里的丝在吐完之前,它们化成了一个蛹,并且吐出丝,一层一层地把自己包绕起来,筑成了一个圆形房屋——茧,蛹则藏匿其中。3、于是古人说它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第三册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在第3节以“春蚕”为例简介蚕的一生时说:“吐完最后一段丝”便“停止自己的奋斗”。又在第6节尾、第7节头照应这一说,强调丝尽则蚕死。配套教参(89年版P59)也说:“本文引用这诗句为题,主要是取其字  相似文献   

7.
在古诗诵读中,我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研究一下蚕到底是怎么吐丝的,又是怎样从嘴里吐出丝来的。于是,我找了一条正在吐丝的蚕进行了非常细微的观察,发现了好多有趣的奥秘。蚕要吐丝前先要将嘴里的丝液粘到某个物体上,然后蚕的头按照8字形左右摇摆,这个动作是干什么呢?原来蚕这样摇晃脑袋的目的是为了把嘴中的丝液拉出来,把丝液从嘴里拉出来后就拉成了丝线。这时,在丝线表面上还剩留着一些黏液,我叫他丝胶,蚕就靠这些丝胶将嘴里拉出来的丝线粘到茧的内侧,这样就慢慢地产生了茧。如果蚕的脑袋不摆动,丝线就不会吐…  相似文献   

8.
阅读魔方6     
《小火炬》2006,(Z2)
阅读精品蚕和蜘蛛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它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彩屏中,选出一支最漂亮的羽毛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胜者。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着一环,又密又细。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即使刮风下雨,也仍然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都能吃个够。”白胖胖的蚕也在努力织。它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了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蚕茧光光溜溜。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一点也不留,把它…  相似文献   

9.
般般发问: 雄蚕吐的丝为什么比雌 蚕多?限时回答一分半~~  相似文献   

10.
    
推荐理由:这是一篇蚕的自传,蚕作茧自缚,但它又能破茧而出,飞向更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学习蚕破茧而出的勇气和智慧,是不是?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  相似文献   

11.
阅读训练     
李娜妮 《广西教育》2007,(9C):25-27
科学家与春蚕 1912年春天,居里夫人的两个女儿养了一些蚕。病中的居里夫人有①(瑕、暇、遐)观察蚕儿如何吃桑叶,又怎样吐丝、结茧。她看了好久好久:蚕有求于人的只是几片绿叶,而贡献给人的却是精美②(纤、迁、钎)亮的丝;它们极忍耐地朝着一个目标——结茧的方向努力,一直到吐完自己的最后一根丝。看啊,看啊,居里夫人感动极了,恍惚觉得自己也化作了一条春蚕。  相似文献   

12.
糸,甲骨文作,小篆作,丝的象形。《说文》:“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徐锴系传:“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段玉裁注:“细丝日糸。”《管子·轻重丁》:“君以织籍籍于系。未为系……”戴望校:“安井衡云:系当为糸。五忽为糸,十糸为丝。”凡糸之属皆从糸,糸部之字多与丝麻绳索有关,今择其要而略说之。  相似文献   

13.
学习新解     
清代袁枚 说:“蚕食桑, 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酿者 蜜,非花也。” 蚕吃桑叶,吐出来 的是丝,蜜蜂采的是花 粉,可是却能酿出蜜。这都是由于蚕和蜂把桑和花粉进行了分解加工,再创造,才吐出丝,酿出蜜。这句话说明读书要精思,不可不求甚解,要有自己的创见。  相似文献   

14.
糸,甲骨文作,小篆作,丝的象形。《说文》:"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徐锴系传:"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段玉裁注:"细丝曰糸。"《管子·轻重丁》:"君以织籍籍于系。未为系……"戴望校:"安井衡云:系当为糸。五忽为糸,十糸为丝。"凡糸之属皆从糸,糸部之字多与丝麻绳索有关,今择其要而略说之。按词的类别意义,糸部字大  相似文献   

15.
据调查,蚕一生吃的桑叶总量是它成虫时体重的一百多倍!蚕为什么要吃那么多桑叶呢?为了解开这道难题,我向同学借了几只蚕来养。蚕看起来白白胖胖的,如果仔细观察,便可以看到蚕的背上有一条细细的管子在不停地往尾部输送液体样的东西。如果我们把蚕放在手上,便会感觉到有一种东西粘粘的,当你把蚕拿下来时便会发现细小的蚕丝粘在手上。原来蚕把养料都送去织丝了。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先用小刀把蚕背上的表皮小心地剖开,我发现蚕的表皮里面是黑色的,尾部有许多黏液,像胶水一样。但是我还是没有找到蚕为什么要吃那么多桑叶的…  相似文献   

16.
"议论文"阅读 [妙文览胜] 例文一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 毕淑敏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每一个养过蚕的人和没有养过蚕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相似文献   

17.
科苑集粹     
《科学课》1998,(3)
昆虫对人类有特殊贡献。蚕和柞蚕所吐的丝,用来纺织色彩斑斓的绸缎。蜜蜂在营造蜂巢时,用的材料是自己身上分泌出来的蜡。蜂蜡是制造蜡烛,蜡笔、复写纸和化妆品的重要原料。 自然界中有特殊贡献的昆虫,有的还鲜为人知。蚜虫是人们最讨厌的一种昆  相似文献   

18.
1“D豁一}亘汀徽螃_矛-_丝互经}鱼鱼贾多.尹‘10 1 76!:i吐.以阵元1.1 17全‘i小银燕在辰翅栩J~奋口寸令~旦六创﹁召5一i亘通I应到l丝二}z一}s,11乏哗‘刻4小舰艇在臂波车千价,片价子山浪。我们从.1条皿式六,矛,1上 月一 学 一‘,︵翔堂;运红}丝丝}。一!丝主3匡_‘:iI几药爱科学土大志,俄大祖国天高地广任飞打好“.产毛二代认龚件群”“磅.梦子.5—l三五工12 13 23 21}72 65!6—151233立’大这渗.布夕公已伟大祖巨J二LJ旧吧 洲寸夺一科打爱要从从们们我我 OO翔翔。.叱一﹃.2一互,三王互天高地广任科学的翅膀才件 蚕.尸沪~、、二2!’些1…  相似文献   

19.
蚕儿轻盈地吐着丝,像是在编织欢快的旋律。它乳白色的身体在流泻的阳光下泛着异样的光彩。每一次辛劳的蠕动,都折射出缤纷的光芒。那些丝状的劳动结晶体,便也被这迷离的光线抹上一层妩媚的色彩。我是要变成蝴蝶的。我将自  相似文献   

20.
破茧的蛹     
两条蚕在各自吐丝纺织自己的未来。一条蚕说:“我希望在未来的房子里休息一阵子后,能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我。”另一条蚕说:“我很累,只想有个地方睡觉。”渐渐地,它们用丝建成了自己的房子,它们变成了蛹。一段寂静之后,一只蛹开始撕咬自己编织的茧。虽然很艰难,它却一直不放弃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