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猫》是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在《猫》中,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猫与鸟、猫与人、人与人的对比以及人的思想、情感前后变化的对比。以“对比”为支点,可以撬动《猫》的教学,以此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对比手法在《猫》这篇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日,聆听了一次公开教学,老师执教的是耳熟能详的《猫》.上课伊始,老师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当学生第一次通读完全文后,老师便迫不及待地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课文写了哪几种猫?"学生这边回答,老师那边归纳:大猫、小猫.紧接着,第二个问题脱口而出:"快速浏览全文,给课文分段."……  相似文献   

3.
郑振铎的小说《猫》,以三只猫的不同经历为切入点,以作者对待三只猫不同的情感体验为纽带,运用朴实的语言,折射人类最朴实的情感。本篇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类似的情感体验,培养关心弱小的处事原则。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猫》、爱伦坡的惊悚小说《黑猫》和当代女作家欧茨的小说《白猫》中均有"猫"意象。在某种程度上,猫和女人具有特征相似性,"猫"的形象映射的是文中"妻子"的形象,"猫"的行为映射着妻子的行为。因此,从描述不同时代女性地位的角度,这三篇文章具有相似性和代表性。本文试从三篇小说中猫与主人公关系,即猫对其的亲密性来探究三篇小说中妻子的女性意识,以分析女性地位的变迁,以期从女性主义角度把握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材依据"学会合理消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三框内容。二、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本课教学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为立足点,遵循教材而又不完全依赖教材,尽量选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学素材组织教学。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原则,为学生运  相似文献   

6.
音乐剧是一门融合了戏剧、音乐、舞蹈、舞台艺术等表演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音乐剧要素将如何在短短40分钟的小学音乐课堂里呈现给学生们?教师又将以什么样的角色带领学生们走近百老汇,感受音乐剧,领略猫的魅力呢?怎样让学生不做剧院里的"熊孩子"?本文带着这些思考,对"走近音乐剧——《猫》"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教学分析《关节》是《骨骼与肌肉》单元中的一课,前一课是《骨骼》。学生在认识人体骨骼分布及其运动作用后,认识骨头的连接处——关节,顺理成章。认识关节的活动作用是本课的重点,这对学生来说很  相似文献   

8.
从小说的叙述结构、描写介入、叙述视角三个方面,对郑振铎的《猫》一文进行细读,以分析“情节”为主线,理解和领悟《猫》一文传达的独特人生经验,从而使学生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与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9.
比较阅读法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高其阅读能力。老舍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教学中可选择《济南的冬天》《我的母亲》《猫》这三篇经典散文,分别从写景、写人、写小动物三方面,与其他同类题材的现代散文名篇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比较点的确定方法,解决“比什么、为什么这样比、怎么比”等问题,提高比较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一书中提到诗的感发作用,诗不是教训人,而是在感动人,是"推"、是"化"——道理、意思不足以征服人.语文教学,应当把诗的美妙和道德内涵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学生.本文以《关雎》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品味诗歌语言,带领学生体会《诗经》中的传统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11.
《猫》是七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文,出现在"生命之趣"主题单元的《猫》无疑是在呼唤学生善待动物,关爱生命,从动物的故事中收获新的认知。作者选取并创作了"我"的三次养猫的经历。在这三次经历中,可以得出一家人爱猫的标准:外形好看,来路正当,性格活泼,拥有一些特殊能力。主人公"我"的情感变化发生了转折——第三只猫是难看的,是捡来的...  相似文献   

12.
在执教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过程中,我力求篇篇新颖,篇篇亮点,如《荔枝蜜》———“变”的穷魅力;《猫》———自我发现;斑羚飞渡》———对老斑羚的真情说;《心中的鹰》———给课文再标题;《鹤群翔空》———演飞画。下面说说“《猫》———自我发”的教学流程,这课的教学流程为三个板块:一、自问自答。要求学生根据文内容设计出新颖的问题(力有所发现)并写出答案。教师发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两三个问题,部分问题有较为准确的答案。问题一:为什么“我”觉得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问题二:文中第二只猫被人带后,它是否会想念自己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一、一节课引起的思考听一位教师执教老舍的《猫》,忽然产生一个疑问。什么疑问?暂且搁一搁。这位教师的教学思路是:(1)学生通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这篇课文先写了猫的什么特点,后写了小猫的什么?(2)当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到"古怪"和"可爱"后,教师又问":古怪"表现在哪里呢?我们先着重来解决这个问题。(3)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表现猫"古怪"的语句,抓住"老实—贪玩、  相似文献   

14.
以训练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动脑、动口、动手机会,使其利于学生学懂、学会、学活.具体地说,它把教学过程变成训练过程,实质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次试验以小五年级(1)班为实验班,以相同基础的小五(2)班为对照班.着重对《老水牛爷爷》与《蛇与庄稼》两篇课文作了试救.并进行了效果测定.《蛇与庄稼》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训练重点:(1)逻辑思维的训练.这篇课文用的是归纳推理的论证方法.课文在"蛇与庄稼"、"猫和苜蓿"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两种联系(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我曾上一节公开课,题目是郑振铎的《猫》。没想到结果会是惨败!下面是我的《猫》的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我"三次养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  相似文献   

16.
杭州曾经有一位教师在一次大型教学观摩活动中,选取了《读者》上的一篇短文《猫与战争》作为"课文"来教。活动过后,大家对这堂课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议论的焦点不在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而在于选用课外的一篇文章来上,并且隐去课文中的某些句子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推测,这样的尝试是否有必要。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  相似文献   

17.
《哺乳动物》要让学生形成哺乳动物概念,通常采用“四级台阶”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观察 本课以猫和兔为例,让学生从观察中和平时的经验中获得大量事实性知识。这些事实经过整理是:①猫的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②猫的身体表面长着什么?③猫的眼睛、耳朵、嘴、牙齿、舌头、四肢各有什么特点?④猫  相似文献   

18.
"全等三角形"一节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中数学《几何》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是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础.一、设计理念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为目的,从图形的变换到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发现、论证和应用,逐步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层层展开、逐层深入.  相似文献   

19.
《猫城记》曾被提名当年代表世界文坛最高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以叙事学为依据,对《猫城记》中的叙事话语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呈现老舍作品《猫城记》独特的叙事策略.本文在着重分析《猫城记》中不同的叙事视角及其产生的文体效果的同时,考察《猫城记》英译本对视角转换的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20.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积极表达意义重大.以郑振铎的《猫》教学为例,采取情境创设、问题设置、同伴交往、想象联想等手段,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积极表达能力,让课堂成为增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