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公众参与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问责,有助于形成合作型博弈关系,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全面。公众参与政府问责的过程,既是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过程,也是监督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约束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的过程,有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与公信力。此外,公众参与环境信息公开问责是环境权益中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满足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我国现代民主制度迅速发展,公众参与意识逐步增强,信息公开制度中的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呼声日益高涨.文章通过囚徒困境模型,分析政府与公众之间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利益博弈,认为健全民主法治,提高公众参与意识,转变政府角色,构建服务型政府,是破解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困境之道.  相似文献   

3.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制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存在主体分散、信息内容狭窄、公众参与缺失等问题。域外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食品安全监督公众参与至关重要,信息发布主体以统一发布为宜,信息内容以公开为原则。我国《食品安全法》设立了食品安全信息的统一公布制度;构建了“统一与分散相补充、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信息发布网络;将食品安全信息分为“重要信息”和“日常信息”,前者由卫生部门统一发布,后者由其他监管部门分散发布。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制度,应落实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通报,设置“信息公开内部申请程序”;通过法规和规章进一步明确列举主动公开食品安全信息的内容;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网站。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作为考察和研究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文本依据,据此可洞察一个地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情况。通过对历年年度报告的研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取得较显著的成绩,但在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不强、规范性不够和透明度不高,缺乏明确有效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等。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应当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实用性、便捷性;合理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并增强其透明度;建立健全有效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要求政府承担环境保护职责,要求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环境善治。政府应当提供环境保护的政策与制度,推进环保制度的执行并进行监督检查,通过信息公开为公众主动参与环保提供便利途径。  相似文献   

6.
张建伟 《红领巾》2005,(2):29-32,36
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环境信息公开的架构为:基于环境信息请求权的被动公开和基于政府法定职责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公开.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已基本确立,中国应加快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的构建进程.  相似文献   

7.
南京当地政府在行政公开的过程中对媒体有所选择的行为有悖于行政公开的原则,其实质是信息垄断,妨害了媒体及公众的知晓权,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正确的行政公开保障了公众与媒介的知晓权,公众通过对自己生活、工作利益紧密相关的政府信息的充分知晓和了解,进而参与政策的决策和制订,从而在政府与公众之间产生政治认同,达到社会稳定良性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公众参与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选取长沙市L街道作为调研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法,对L街道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治理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发现,L街道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存在公众参与意愿高但层次低、公众参与能力不足、前端参与渠道缺乏、公众参与得不到积极响应、治水信息公开程度不高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从公众与政府两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打破信息壁垒、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工作人员的软硬约束以及强化政府宣传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评估,是推进地方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不可或缺的一种动力机制,也是提升决策质量的重要前提。但是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目前还存存在着诸如决策事项不够公开、透明、公众对政府缺乏信任感以及法律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制约因素。要想突破制约公众参与的"瓶颈",则需要从建立与完善重大决策信息的公开机制、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和建构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机制方面寻求制度创新,这才是确保公众在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充分行使话语权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过程实质是公众与政府、公众与第三方、政府与第三方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利益博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阻力系统和以公众为主导的动力系统,二者的力量对比关系决定着政府信息公开的未来走向.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利益博弈各方的策略选择都为公共利益时,各方的收益均最好,政府信息公开也才能最终实现“正和博弈”.  相似文献   

11.
环境法治建设与水污染治理对公众参与提出了现实需求,水污染治理需要构建政府、企业与社会的三维关系,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其中,但通过研究发现公众参与过程中存在能力与参与意识欠缺,参与机制不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大水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公众监督水污染渠道、奖励机制,积极引导环保NGO组织及地方高校参与水污染防治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构建完善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实现公民环境知情权、促进环境保护公共参与的需要,现有专门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规定了这一制度.政府环境信患公开方式可以分为政府主动公开和依公众申请被动公开两种方式.以环境社会学视角所揭示的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理论考察,虽然完善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应该并重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但在当下中国社会情势下,政府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方式还能起到兼负提高社会环境意识、重构公民参与环境公共事务能力的重任.我们应该在立法和法律实践中注重政府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方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政府信息公开是实现和发展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促进服务型政府的民主化进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有利于提升政府社会形象,巩固政府合法性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存在一些立法问题,影响着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对此,提高《公开条例》的效力等级、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和内容、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监督,能使其更好地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引入公众参与,不仅是克服市场和政府失灵的理论需要,还是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和政府决策水平的现实需要。基于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现实状况,我国应从提高立法层级、培育农民环保组织、建立公众听证、强化信息公开、构建环境公益诉讼等方面进行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信息公开指南,可以让公众了解如何进行信息公开申请,能够获取政府信息的机构、方式和途径,还有相关的监督方式。我国31个省级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开指南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信息公开指南不属于政府信息,公众并不能申请公开信息指南。环保部门制作信息公开指南不是其进行信息公开的义务,而是一种行政事实行为。这样一种行政事实行为若使公众利益受到损害,通常被认为是公众所负有的容忍义务,公众没有针对此行为的直接救济途径。为了规范政府行为,监督行政,对此类行政事实行为给公众造成的损害,国家应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公开包括全社会信息的一半以上,它也是让公众知晓政府行为的非常直接的一个途径,更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有效途径。从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定义及理论入手分析,阐明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对构建透明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嘉应学院学报》2017,(6):50-54
环境群体性事件近年来成为环境治理领域的瓶颈,多数学者从政府责任维度进行治理机制建构,然而政府、企业、公众、环保组织在事件中权利义务的行使耐人寻味。从权利维度出发,分析政企关系,政府、企业信息公开义务,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环保团体的参与,公众心理和参与的积极性等因素与此类事件的关联,以各主体为角度提出优化政府权责,规范企业、政府权利义务,鼓励环保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倡导公众理性维权等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多维度、多边界地接收到各式各样的信息。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政治的进步,公众参与的愿望增强,对政府事务真实信息了解有迫切的需求,这使得政府必须快速、准确、合理地进行信息公开。可是,由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配置不完善,公开信息的方式、内容等有一定的欠缺,而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政府有关行为失范的消息蔓延且被夸大,对政府公信力有严重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日渐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公开对于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但是,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这就需要在政府信息公开所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信息保护所代表的个人利益之问进行平衡。立基于此,论文探讨了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政府信息公开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之间的立法衔接和政府信息在公众公开查询中的防范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胡平 《培训与研究》2009,26(5):67-70
社会公众参与是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世界性趋势,但是公众参与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行政决策应当善于合理利用。我国在社会公众参与方面既有立法规定也有实践积累,但仍存在诸多的制度上的欠缺和操作上的遗憾。因此,应该着重从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决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治理、公共参与评价等四个方面构建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社会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