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2年,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我们无论和什么人做朋友,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不知道彼此心里想些什么东西,能够做成知心朋友吗?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1))当下,我国已初步建成覆盖全球的对外传播网络,在深刻认清"内外有别、外外有别"的基础上,实施"一国一策"的对外传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传播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格局,基于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进行全面提质升级,在关键领域实现转换,即场域与情境转换、话语与叙事转换、逻辑与路径转换。通过转换,国际传播进一步提升针对性、贴近性,强化适应性和应变力,优化传播的效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战略部署。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讲话中擘画了"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的方向和路径,强调用战略传播思维推动国际传播的转型升级,将对外传播从以往由宣传、外事、文化等部门和外宣媒体、涉外文化机构负责的事务性工作,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新高度。在当前国际舆论生态日益复杂化及新冠肺炎疫情和社交媒体技术崛起等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国际传播事业面临新挑战。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国际传播的精准触达、精准覆盖和精准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的国际传播更加注重精准化传播。在我国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如何从理论与实践上加强和改进精准传播能力,是应对新形势下国际传播一系列挑战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始终坚持国家站位,不断创新上海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围绕对外传播说什么、怎么说、精准说努力开展探索和实践,以期增强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努力形成符合全国整体战略、城市形象鲜明统一的上海国际传播体系,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上海、全面的中国。一、整合全市资源,精准定位上海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上海审时度势,经过调研论证,制订了《上海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  相似文献   

5.
<正>在社交媒体不断精致化的同时,大数据的应用及标签功能使得信息碎片可以更精准地串连起来,让过去的信息噪音得到过滤。但社交媒体公司越来越依赖精准投放所带来的商业利益,以及社会议题被精准串连后所带来的对立,令我们需要思考这些精准的新工具是否也会带来成本,甚至慢慢剥夺受众选择的权利。为了对这样的弊端进行修正,社交媒体公司与用户最终需要做出适当的调适。一、社交媒体的信息碎片互联网正在进入社交媒体不断精致化的时期,如果  相似文献   

6.
2019年11月5日至9日,笔者应邀参加全国政协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ESCAP)代表团,出席了在泰国召开的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二届宏观经济政策、减贫和发展筹资委员会会议,并在会议期间出席由我常驻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代表处举办的"最后一公里——中国减贫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主题边会。从与会人员的积极反馈和热烈讨论可以看到,国际上对中国精准扶贫的相关做法和经验充满了兴趣,迫切希望了解精准扶贫的内涵、做法以及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工作的借鉴和启示。坦率地说,在关于中国发展故事的国际传播中,中国减贫、扶贫的故事不仅在渴望摆脱贫困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广泛的需求和受众.  相似文献   

7.
精准国际传播对于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精准国际传播指“国际用户—跨文化信息”的动态匹配,包括对象精准、内容精准、分发精准、反馈精准等环节。目前,我国的精准国际传播处于务实探索阶段。其中,多平台差异化协同、多语种差异化协同、多群体差异化协同组成了精准国际传播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的实践路径,已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就亲和力的目标而言,在传播共同故事、深化粉丝研究、寻求群体共情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王孟瑶 《职业圈》2014,(34):43-45
我们都听过《渔夫与富豪》的“心灵鸡汤”:富翁看到渔夫在海滩享受阳光,劝他勤奋工作赚很多钱。最后发现,赚了很多钱之后也不过是在海滩享受阳光而已。但其实,渔夫“享受”的阳光完全不同于富豪享受的阳光。区别就在于:渔夫不能想玩就玩、想停就停,阳光海滩是他劳作的物理环境;而对于富豪来说,阳光海滩是他的游玩场所之一,可以想玩就玩,想停就停。  相似文献   

9.
正自从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后,人工智能从计算智能发展到感知智能,再到如今的认知智能,得益于可供给机器学习的数据爆炸式增长、算法的快速迭代、算力的突飞猛进,但更深刻的原因是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与网络越来越广泛的连接。国际关系是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力,反过来,人工智能也成为反映并影响国际关系、塑造国际传播格局不可忽视的技术力量和重要领域。2018年6月,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发布了《人工智能与国际事务》报告,从分析、预测和操作三个方面分析了人工  相似文献   

10.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与国际环境的变化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面对新的时代要求与国际形势,为增强国家对外传播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国家开始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来大力发展国际传播事业,不断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研究发现,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密苏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为鉴,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积极推进以实习实践和专题教学为导向的"工作坊"教学模式;二是开拓学校与媒体平台、政企、国外院校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为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世界深度变局对国际传播形成了三个新的挑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的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所作的重要讲话的关键,是积极应对挑战,实现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其主要进路是精准化,包括供给侧的系统性创新和主要针对需求侧的、交互演化中的精准化两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2023年,各地国际传播中心挂牌成立加速,标志着从中央到地方的矩阵式、立体化大外宣格局进一步完善。国际传播中心建设重点包括渠道建设、内容生产、智库服务、人文交流和品牌塑造等五个方面。同时应认识到,国际传播中心建设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双重挑战,既要解决地方实践的复杂问题,也要直面与中央媒体相似的困境。应把握人才培养、媒体融合、技术应用、平台渠道和资源整合等多个关键要素,协同发力,让世界读懂中国,实现地方国际传播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3年8月15-1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协办的第三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长春举行。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庄严等出席会议并为优秀论文作者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的对外传播战略作为其全球战略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支撑其超级大国地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冷战后,美国对外传播战略的核心在于确立和强化美国全球霸权的"合法性"。围绕这一核心,美国的对外传播战略聚焦于三大战略目标:推广美式价值观、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争夺国际话语权。亦即:通过对外传播的种种方式,将美国的价值观念推广到世界的各个角  相似文献   

15.
周均 《对外大传播》2014,(12):35-37
正所谓"软传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所讲,上乘的宣传看起来要像从未进行过一样,最好的宣传要让被宣传对象沿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走,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由"硬"至"软":军队形象国际传播的转型趋势1.大道之行:新媒体语境提供了发挥空间在传统媒体语境下,拥有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做后盾的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信息传播主体,而传播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则被动地成为信息传播的弱势群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领袖,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经验和革命道路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的艰辛探索不仅改变了世人对中共自身的扭曲认知,更是通过多条路径将毛泽东思想传播出去,并为外国革命者所学习和接受,推动了当地民族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挖掘并发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国际传播平台优势,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国际传播交流中心从7月到9月尝试用新型多语种国际传播平台对南亚东南亚国家进行国际传播,其间,共用中、英、缅、柬、印尼五种语言为10份海外发行的报纸编发抗战稿件约150篇、图片100多幅(组)、文字约30万字。在报纸版面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全媒体运作理念,通过集团新创建的全媒体多语种平台云快报  相似文献   

18.
纵观2010年的国际传播,我们似乎可以通过六个关键性词语来观察中国国际传播从政策到实践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武术国际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武术国际传播三重不同形式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武术国际传播宜借助大众文化层面"功夫"的品牌效应及其背后的市场化经验,大力推广标准化、系统化的健身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国际培训,在武术修习人群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推动武术"入奥"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与西方在彼此认知上,有矛盾和视差。存在一个老问题:对于在纽约时报广场反复播放的《中国国家形象人物篇》,美国公众只认识姚明,不明白这么多人同时出现想表达什么。出现一个新现象:因为视中国为他者,在西方舆论场,中国的崛起受到敌视;而作为"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的崛起则是"民心所向"。对于中国国际传播中反复碰到的这种隔阂和痼疾,技术提升和增加数量已不重要,关键在于文明和审美的问题。身处终生学习的时代,固然学校教育不能为这种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