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般而言,传播力是传播主体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既着眼于传播的硬件和范围,也取决于传播的精度和效果。本文尝试从对外图书出版能力、国外发行能力和国外实际落地能力三个方面,对我国图书走出去进行传播力分析。对外图书出版能力对外图书出版能力,是衡量图书走出去传播力的重要评估参数。我国图书走出去生产环节,是一种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的对外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踔 《文化学刊》2011,(2):173-179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文化贸易快速发展,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仍面临重视程度不够、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力不强、发展动力不足、文化产业发展落后、文化资源开发不当、文化传播力不强、缺少文化"摆渡者"等诸多问题。因此,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提升竞争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传承力;强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文化凝聚力;建构全社会参与建设新格局,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改善传播理念和方式,提升文化对外传播力;重视思想、观念和原则的生产和传播,增强文化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国际传播事业需要不断优化传播布局、拓展传播渠道、完善机制平台并深化融合发展,从而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发展成就并积极影响对象国涉华舆论生态。为更好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文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党的国际传播事业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体现时度效要求等重要讲话精  相似文献   

4.
在跨国平台日益嵌入人类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平台化转型已成为全球治理的新趋势,这一趋势对我国的国际传播战略提出了新要求。在全球治理平台化转型背景下,我国国际传播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底层价值;建构各类传播资源充分涌流与平台潜在风险防范之间保持平衡的规制体系;通过培育源于中国的全球化平台实现国际话语权的平衡。基于这一战略框架,我国国际传播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应当以“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手段为国际争端的讨论与解决提供公共空间;以贴近境外用户的话语,通过多频道网络(文中简称MCN)运行逻辑讲好中国故事;最终通过有效运用数据这一平台化的核心资源提升国际传媒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走出去"到海外落地生根,中国开始逐渐摆脱国际舆论舞台上的边缘困境,愈发自信地在聚光灯下发出自己的声音。目前,我国对外传播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构建积极的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力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然而,大量的泛政治化语言、传统官方媒体的发声筒角色、表达方式自说自话等问题仍成为我国对外传播发展的桎梏。因此,如何在"本土化"过程中融入当地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电视财经报道的国际传播力还非常有限,为此,我国媒体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形成了提升我国电视财经新闻国际传播力的一系列有益经验。本文以央视《直击华尔街风暴》为例探讨如何借助此类财经话题提高我国电视新闻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新闻发布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公开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从"新闻发布"这个术语出发,容易让人误解这一传播过程是政府主导的单向传播过程。实质上,新闻发布的制度设计是一种双向传播机制,即政府和大众传媒以新闻发布会等为平台,通过博弈手段实现政府信息传播的互动。本文认为,站在道德高度,期待政府、大众传媒中的任何一方在新闻发布过程中发挥"一枝独秀"的作用只能是泛道德主义的幻想,在双方的复杂互动中去把握真实的新闻发布传播图景,才是更具现实意义的选择。有鉴于此,本文从互动框架考察新闻发布制度中的政府-媒体关系,探讨双方在新闻发布过程中的互动策略,以供实务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媒体智库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这种新型智库的最大特征在于传播力强但研究力弱,需要与传统智库紧密合作,共同提高影响力,最终目的是在国际舆论场上提升中国话语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要求,媒体智库要在强化传播效果上发力:首先应在内容质量上下苦功,打磨精品;进而要在传播策略上使巧劲,找准角度,选准时机,多产品、多渠道、多平台形成互动网络;还要积累资源,建设研究体系,提升整体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国家形象海外传播仍面临严峻挑战,中华文明的全球传播仍存在海外认同困境与瓶颈。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需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并且将这些标识操作化。IP传播具有符号化和可传承的特征,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有效路径。要从战略传播的顶层设计出发构建IP全球传播体系,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模式,通过“人文+科技”的融合互动,借助文化中介的桥梁和纽带,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言论集纳     
《对外大传播》2009,(2):62-62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需要世界对中国有一个更加全面、准确、客观的理解。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作为负责国家形象展示和推介的政府工作部门,正致力于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传播力,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广播应当,也完全有理由成为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广播理所当然地应该充当传播中国信息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1.
正近两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空前加大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力度。政府、媒体、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传播主体不断发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从自发转向自主,取得了新的明显进展,呈现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特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被越来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1月12日,"国家传播创新峰会:传媒新生态与国际传播力"暨中国国际传播研究系列成果发布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团队在会上发布了《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6)》(国际传播蓝皮书)。同时,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企业与中国城市的国际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我国国际传播力的生力军,驻外记者与西方传媒正面交锋,在全球舆论场中争夺话语权,这支队伍的力量强弱也折射出我国媒体在世界舆论格局中的强弱。因此,新时期我国驻外记者面临的挑战,同样也是我国对外传播面临的挑战。在这里,我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媒体融合的挑战直至上个世纪,对外传播工作主要是由传统主流媒体承担,这些媒体包括通讯社、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蓬勃发展,本世纪以计算机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中国大陆城市软实力的评估体系。该体系主要由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科技创新力、政府执政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商务吸引力、形象传播力、区域影响力、信息推动力十个大类组成。另外,通过实证调查和资料搜集,我  相似文献   

15.
<正>国际盛会的举办,既是一座城市塑造国际形象难得的机遇,也是提升对外传播能力的有益实践。2014年,南京以实现"中国梦"核心价值内涵为统领,以举办青奥会等国际盛会为契机,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中华文化、彰显城市魅力的过程,通过事件营销、整合传播、文化浸濡等手段,转变成提升南京城市国际形象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成效,让南京更加鲜明地融入世界,让世界更加生动地了解南京。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外宣传的主要途径,是利用纸质媒体即书刊,网络媒体则是新兴而富有生命力的传播媒介。这两种传播渠道在今后的对外宣传中将整合资源,两相互动,彰显特色,各显其能,将外宣事业做大做强。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互联网作为发展最快、传播最广的信息传播手段,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都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借助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全面应对网络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是新闻宣传领域正在  相似文献   

17.
城市海外网络传播力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城市海外网络传播的阶段特征和国际形象,总结推广典型城市案例的成功经验。通过对中国内地337座城市在谷歌新闻、推特、优兔以及抖音国际版等四个在线平台的相关信息的分析发现,2021年我国内地城市网络对外传播表现出以下特征:北京、珠海、昆明等城市注重利用大型节事塑造城市品牌,提高海外网络传播力;重庆、上海等城市借助外国人视角建构立体的城市国际形象;北京、上海、南京、大同等城市的叙事方式注重引发海外社交媒体用户的情感共鸣;杭州、潍坊、厦门等城市借助个性化标签塑造差异化的城市形象;成都、张家界、景德镇等城市充分利用抖音国际版短视频平台传播传统与时尚文化和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环境故事的国际关注度整体偏低、环境对外传播议程设置能力较弱、海外受众对中国环境的认知相对片面和消极等问题,我国需面向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海外媒体、海外公众这三类核心受众,分别以传递中国环境主张、开展话语竞争与改善中国环境感知为重点规划对外传播体系,并基于主题设计、叙事方式和传播手段三个层面设计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媒体时代,城市形象的传播主要是政府通过引导传统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在这样的格局下,传播是由政府主导的主流媒体"单向"的传播给受众;政府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引导受众的关注点;可以通过履行"把关人"角色,消除传播中的"杂音",城市形象的正面传播居于主要地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中心地位被罢黜。本文基于传播学理论,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格局的变化,并站在政府的角度上,围绕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媒介等要素,提出了一些城市形象传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战略传播是指政府或组织为实现特定战略目标,动员协调各种资源,向特定目标受众传递信息、施加影响的过程,包括调查研究、战略策划、策略实施和效果评估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尽管战略传播概念提出时间相对较晚,但是,战略传播观念实际在二战后已广泛应用于国际传播实践,成效显著。当下我国国际传播实践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更应秉承战略传播思维,提升专业化程度,加强前期调研和主动策划,加强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