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民族瑰宝,古诗文包含了各个朝代的兴衰起伏与文化风情。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一项使命。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学习范围,同时还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工作将古诗文的魅力更好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文化内涵。文章首先对古诗文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古诗文教学工作中的渗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初中教学中,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内容。学习语文课程中的质量不仅关乎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有助于学生知识素养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是重要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本文针对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一、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苏教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在其课标里有具体的规定:1.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阅读浅显易懂的文言文,能够借助相关的注释和查阅字典,背诵诗文。3.理解古代诗文,记住相关的文学常识。新课标中这三条有利于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古代诗文教授时,老师一般以朗诵和讲解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在中学语文教育中,适当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学阶段的学校教育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初中古诗文为例,探讨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是促进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同样也是有效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涵盖大量的古诗文,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进古诗文教学,正是契合了当前国家所提倡的文化自信。基于此,在初中语文中全面融合古诗文教学,既是时代的引领与呼唤,同样也是教育制度变革下的重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一直都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载体。中华民族之所以这么强大,就某种原因上是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入古诗文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本文就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才成为了现在蕴含着智慧与精神的所在。而古诗文是其最有魅力的精髓所在。但是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当代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因此教师们不仅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青年人的传统文化教育也不能落后。因此本文就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浅谈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学习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古诗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引导。基于此,本文将从初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现状出发,探究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对策,旨在为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古诗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历史的见证。由古至今传递着中国的历史,感染着一辈又一辈的人们。回首历史,延续未来。古诗文中包含的传统文化也不断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古诗文的韵律美感和形式美感吸引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同时,古诗文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把传统文化融入现在初中语文课程中,也被列入教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70):37-38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融入传统文化,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就临夏州现阶段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各方面的知识积累要比以往多得多,且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于以往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于那些具有浓厚意蕴的传统文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理解能力,所以,初中教学阶段是加强传统文化渗透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优秀的作品,让他们阅读一些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的优质文章,在价值观形成的同时,构建出他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提升其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古诗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组成元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引入传统文化,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塑造学生的文化情怀,进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本文针对中国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中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2.
曾诚 《考试周刊》2014,(56):48-48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诗文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瑰宝,美不胜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古诗文欣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古诗文欣赏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丽 《学周刊C版》2019,(17):69-69
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各种新兴文化的冲击。初中是基础教育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熏陶、深受影响,由此形成优良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愿意接受传统文化;积极挖掘古诗文中的有趣素材,使学生乐于学习传统文化;探索语文教学新手段、新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汲取优秀中华文化的同时,产生热爱中华文化,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古诗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突出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从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出发,并重点提出了传统文化教育在其中的有效渗透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97):47-48
在党十九大会议之中,习近平主席推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华昌盛。"中国理想的实现,脱离不了文明的继承以及优化,脱离不了文化的发扬以及昌盛。在现如今社会背景下,怎么在教育过程之中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是目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都在为之奋斗的目的。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文字载体,是学生在接受文化的熏陶以及洗礼过程中重要的一种方式。所以,语文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古诗文能够给学生带来的传统文化熏陶以及教育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生价值观等。论文以初中古诗文教育作为例子,针对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探究。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教学是现代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有利于学生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以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教师在实际开展古诗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8.
古诗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新媒体能够辅助初中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古诗文教学。但目前,初中语文教师普遍存在新媒体应用意识不强,以及在教学中使用新媒体具有局限性的问题。文章提出,要想利用新媒体更好地辅助初中古诗文教学,就需要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新媒体素质和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探究这些问题和对策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师甚至其他学科教师利用新媒体辅助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这也就要求了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对古诗文教学活动加以全面的重视,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从而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A0):32-33
社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开放,在这一过程中,流行文化被热捧。"00后"作为新的一代开始进入初中学习阶段,他们标新立异、盲目冲动,更容易接受流行文化的影响;以古诗文为代表的传统经典文化醇厚而久远,却常被年轻一代冷落。鉴于流行文化对包括古诗文在内的传统文化教学的强力冲击,初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重点把握教学理想与时代现实之间的关系,利用社会的流行文化促进和推动初中古诗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