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位于"三洲五海"之地的中东,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是洲际枢纽和咽喉。同时其丰沃的石油资源和纷繁的宗教冲突使该地区备受世界瞩目。埃及、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中的三个关键国家,他们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中国在经贸合作上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涉藏报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传媒最发达的国家,其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美国国内,大众传媒被称为除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权力”。可见,大众传媒对美国的公众舆论以及国会决策的影响力不可低估。由此可以推知,美国传媒的涉藏报道对国会与公众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纽约时报》1999-2001年问的涉藏报道为例,对此予以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我国开始关注海外主流媒体涉华舆情研究工作,但研究客体多局限于特殊时期的突发事件,如张军芳在对1998-2011年间190篇相关论文为基础的分析中指出,"研究者关注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引发的国际舆情。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西藏3·14’事件、‘汶川地震’;2009年的乌鲁木齐‘7·5’事件、2010年的‘世博会’与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片’的播放是研究热点。"1由此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中国在国际舆论引导上做了很多努力,但成效离预期总有差距。2014年,这种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分析其中关键,“首脑外宣”功不可没。“领导人一张合影,比媒体发多少篇稿子都有用”。虽只是一句笑谈,但的确反映出了2014年中国推进“大外宣”过程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了2006年十届四次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前后CNN和NHK播出的中国新闻为研究对象,围绕两者新闻选择和报道方式的差异,通过对其内容的比较和分析,阐明中国应对国际舆论环境的有效办法,就是用更多的事实说话。作为中国“一年之计”的晴雨表,全国“两会”历来是观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2月14日,非洲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截至6月28日,非洲累计确诊病例近36万例,且保持着增长势头。疫情给中非合作以及中国在非形象带来较大挑战。非洲媒体涉华报道是了解非洲国家对中国认知的重要窗口。中国学界关于非洲涉华舆情的研究目前规模较小,关注范围也主要集中于部分英文媒体。本文选择塞内加尔主流媒体进行观察,有四个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不断发展,非洲媒体涉华报道逐渐成为中国学界的研究热点。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涉华报道一直是非洲媒体的重点选题之一,但其涉华舆论呈现出的态度倾向却并不与政府层面的友好交往完全匹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非洲民众的生活、生产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非洲社会各界涉华舆论和对华态度也变得更为复杂多元,但目前还没有研究对此全面梳理与分析。本  相似文献   

8.
正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奥地利共和国是永久中立、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国家,同德国、瑞士一起被称为"德语区三强"。奥地利与中国于1971年5月28日正式建交。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奥两国在双边经贸、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方面的交往日益增多,合作领域不断扩大。2015年,奥地利作为域外创始国加入亚投行,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国家,土耳其在中国外交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探讨中国国家形象在土耳其的传播现状是值得关注的议题。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学界此类研究较少,并且缺少从总体层面对土耳其媒体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展开的研究。本文拟以土耳其媒体涉华报道热点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土耳其媒体报道所呈现的中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作为奉行开放型发展战略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走向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也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议论。西方国家由于在世界媒体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和拥有强大的国际传播力,成为国际舆论的风向标。当前,西方涉华舆论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国模式、中国的和平外交、中国责任论和中国发挥全球领导者角色等方面。在上述问题中,西方舆论展现出了不同认知和复杂心态,但总体来看"负面中国"的声音依然  相似文献   

11.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公众立场基本倾向于发达国家,呈现出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笔者认为,这与美国媒体的环境报道不够客观,在气候变化归因和责任分配问题上误导西方公众的做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无疑是西方媒体关注的对象,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往往对中国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片面、夸张的报道,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本项研究以话语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旨在解读西方媒体对华报道的活语模式和策略以及该现象的话语修辞动因。  相似文献   

13.
<正>社交媒体传播的简洁、快速与交互功能吸引了大批用户,Twitter、Facebook和You Tube等社交媒体在西方主流国家网民中有着较高的覆盖率,此类社交媒体上集聚了数量巨大的用户生产的内容,这些海量、即时、动态与开放的数据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与潜力,引发学者关注。作为社交媒体舆情研究的一个分支,国内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研究正在积极探索中。本文通过研读国内外社交媒体舆情研究的相关文献,尝试对社交媒体涉华  相似文献   

14.
3.炮制、煽热“中国超强论”、“中国威胁论”,鼓吹“遏制中国”。几年前,当中国正努力申请主办2000年奥运会和加入关贸总协定时,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根据“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得出中国的总产值相当于美国总产值45%甚至更多的结论,进而将中国列为美、日之后的第三经济强国。美国传媒界很快接过了这个结论,进而“猛吹”中国,使她一夜之间成了“一个崛起的帝国”,“下一个超级大国”。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传媒(本文主要指报刊)明显强化了有关中国的报道,其采访面之广,报道量之大,投入人力之众,耗费钱财之多,技术手段之先进,新闻倾向性之显著,批评、挑战性之浓烈,都可称得上史无前例。美国很早就有关于中国的报道。但在二战以前,未曾出现过长时间的、相对集中的报道。二战期间,不少大报刊都派遣驻华记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随着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未来的政策走向对国际社会必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因此,十九大不仅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吸引了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外媒追踪并密集关注十九大议题与当前整个国际形势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17.
在对外传播中,一个国家的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对另一个国家的关注、报道,其频率和态度,会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两国之间的亲疏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两国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种关注和报道,自会引导形成他国在本土的国家形象.凭借在舆论导向上的巨大号召力,一个国家的主流媒体所塑造出来的他国形象往往直接作用于民间,形成民间对于一个国家的普遍印象.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两国关系的发展走向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10年的中国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第一印象?外国记者是如何描述中国形象的?涉华报道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什么位置?新华社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对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共同社、美国《纽约时报》、美国《新闻周刊》、英国《金融时报》等国际主流媒体1月份的涉华报道进行了综合分析,勾勒出境外媒体关注的涉华热点领域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对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等国际主流媒体2009年的涉华报道进行了分析,梳理出外媒对中国着墨最多的十大领域。透过这些报道,可以管窥国际涉华舆论的基本走势,以及海外受众对中国的兴趣所在。一、"中国模式"及其全球影响近年来,"中国模式"及其全球影响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正>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有多数人认可,就会越发大胆地传播;而发觉某一观点只有少数人支持,可能会出于防止自己被孤立的心态而保持沉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方声音越来越大,另一方声音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在跨国传播时代,现存的国际传播秩序和传播科技维持并强化了殖民主义时期国与国之间业已存在的不平等。以西方为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