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双能",是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能"是指在"双能"的基础上增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能"在于教师的"行",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行"在于教师的"能",没有教师本身的才能,怎么能让学生地理素养"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张贴法""图纲法""学练法""质疑法""自选法",多法并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四能"的培养。一、"张贴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在教室里张贴学生已经学习、正在学习或者即将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对通过"测量求和法""剪拼法""折拼法"等方法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思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为依托,为学生进一步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新教材用"解决问题"一词代替老教材中的应用题一词,使许多一线教师认为,低中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就是把原来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变为情境图,让学生在情境图中寻找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较之应用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正确领会新教材的意图,继承应用题教学的经验,把握"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实质呢?下面,以自己在""解决问题""一课的教学谈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生活,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体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新的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这部分内容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如何上好综合实践,让它发挥真正的作用,需要我们更深一步的探索。一、综合实践的意义"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还指出:"综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思路]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向学生提供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应用作图法、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法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情分析]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一小部分学生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但多数学生对独立探索"鸡兔同笼"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试验、操作为基础,以学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认识对象,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媒介",将科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以说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因。而"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基本教学环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结合教学实例就"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汤岚 《辽宁教育》2014,(9):53-54
正一、基本理念表述新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称为"实验稿"):"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为"修订稿"):"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从"实验稿"与"修订稿"的描述中,我们可以这样去读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凋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究""服务""劳动"等一系列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并发展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模型法,就是把实际问题加以抽象概括,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模型来研究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运用数学模型法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学生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也坚实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运用数学模型法解决问题大有益处。本文就对怎样用数学模型方法研究实际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计算思维是基于计算手段,以数据推理为核心的思维习惯与能力,包含计算的合理性、准确性、简约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将计算教学恰当地置于生活问题大情境之中,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路,着力探究"用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还可以怎么样"等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策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理解运用。""乘法分配律"本身就是一个数学模型。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激发学生主动建构,提供具有共性特点的生活或情境原型,充分开放时空,引导学生主动建构,为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及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提问法是以提出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思考、解答的一种教学形式,是金工实习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平面磨床教学实习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和笔者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磨床的操作要领,解决磨床加工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出发进行提问。一、知识性的问题⒈直观设问法即直截了当、浅显明白地发问。如"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5.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数学问题来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是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指引下自主进行数学探究,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实现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生物学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生物教师的职责在于将生物知识"讲深讲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为学生留有单独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也没有提出问题的时间。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探究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际情况入手,重点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年级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成为重要目标之一。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题串""列举优化"等多种支架在"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解决问题三步骤中的运用,让学生对解决问题充满信心,形成解决问题的整体意识,领会数学思想方法,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复习为例,引导学生从"抓关键词,理解题意,确定类型""借关系图,找出未知,判断加减"这两方面来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理解一年级加减法的简单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也是一种教学策略。那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握好"数形结合"的时机呢?如何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呢?下面就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一、以"形"想"数"——用直观来感知"数""数缺形时少直观。"为了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简单、形象,许多教师经常用"形"来刻画"数",使学生能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生活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20.
<正> 发现法亦称"解决问题法",是主张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法的实质是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的过程,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教材为基础,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在讲授"吸收作用"这一节时,我把发现法引入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提出问题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提出问题,或者把学生置于一定情景中,使之产生问题。上课伊始,我先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