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务”。创新对我们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对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创建教育,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任务。一、要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师。为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思维的理论和方法。要更新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将创新教育的思维和方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现代化。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在创新教育中,高校体育既是内容,又是手段。在高校体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高职A型创新人才的特征和培养方法,指出A型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创新精神、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等在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要培养A型创新人才,就应研究影响创新能力的心理构成要素.希望能为高职学校如何根据培养的目标和学生群体实际情况,针对A型创新人才的特征,寻找一条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4.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明确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只有把创新教育作为教改的核心,努力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尽力去发现新知识,在了解现有结论的同时设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反而压抑了其创造性。以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精神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本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入手,探讨在体校化学教学中开展创新精神教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非常重要的特征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创造能力是衡量科技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科技人才在未来的经济、科学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造能力的竞争。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创新精神。高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历史使命,深化高校内部改革、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适应知识经济的创造性人才应具有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方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丰厚的科学素养、广博的知识结构、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强烈的法制意识等基本特征。高等学校要通过转变思想观念 ,加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考核办法、师资队伍、育人环境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扮演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重要角色,因而要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人才标准观,敢于用创造性的思维来教育和管理学生,从而培养出新世纪的高等人才。在新的时代领域里,高校辅导员应该从工作实践的角度出发充分做到为学生服务、为学校办学目标服务,同时也要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9.
培养具有创新和开拓能力的人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我们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关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与增长离不开教师的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是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高度统一的综合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知识创新和创造性教育的视角出发 ,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必须加强学生的价值和伦理道德教育 ,树立科学的道德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地运用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构建多元化、立体型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1.
要使我国能顺应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日前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江泽民)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高等学校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等学校既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基地,更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摇篮。高职院校主要面向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其实质是完善人性的教育,它代表了教育不断提升、完善、向更高一级迈进的趋势.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实现教育目标的创新,其次是角色定位的创新、教育教学过程的创新、以及教育评价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教育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真正担起新历史的重任。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努力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所谓自信心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体力、有智谋取得成功的一种心理素质。充满自信的人,往往对自己所探索的领域有一种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通识课,能够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立足岗位的创新意识与责任担当的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课程要围绕中华美德、工匠精神、科技创新、中国方案、民族复兴、美丽中国、终身学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政元素,通过构建“12345”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现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双重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学是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体现这一目标。制约这一目标实现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创新能力是创造性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而小学教育担负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努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在英语教学中,需融入创新教育。首先要营造创造性思维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其次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要引导质疑,培养学生自立探究的精神。同时要利用串联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最后要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以上五种途径使创新教育模式成为教与学的有效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励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改革与创新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培养与时俱进的现代新人类、人才,是现在新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体育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激励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鲜活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求异、探索精神的绝好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以“中国梦”的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人才的创新培养.而高校体育教学探索意识的渗透与培养则是以“中国梦”意识为引导,对其教学模式以及教学体质进行有效改革与优化,最终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探索意识渗透与发展逐步走向创新道路,为高校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助力“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