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算在日本     
日本每年要生产约五千八百万只电子计算器,但是生活却仍然要受到另一种“小玩意”的支配,它四四方方,既不闪光,也不会自己发出声响;不必担心电池耗完,即使小孩子恶作剧把它放在水中,捞出来仍然不影响计算。 结构简单而又灵巧的算盘实际上仍然很得宠,每年还有一次算盘节呢。火车站采用计算机打出车票,但售票员在汇总车票钱时却宁可磕算盘而不愿意使用电子计算器;有些公司干脆不让雇员使用计算器,因为“算盘既快又准”,计算器的键很容易按错。人们经常抱怨小数点的位置搞错了。在日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用算盘来复核计算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学校教室里,日本制造的袖珍计算器和微型计算机常有所见。然而,在日本,计算机辅助学习技术却不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教学目的而装备计算机的小学和初中的比率,尚不到百分之一。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算盘来进行计算教学,全国的算盘学校多达35000所。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1、学生方面。算盘具有严谨的计算结构,这就使抽象的数学运算成为具体生动的活动。粒粒珠子的移动,使学生看到有关加减乘除的运算  相似文献   

3.
解说员:霍华德上场比赛,由于腿伤失误数高达7次,比全队的总和还多一次!小编说:我晕,您老要是算不明白随身带个计算器也好啊,就是不带计算器带个算盘也好啊就是不带算盘,这道题手脚并用也算得过来吧。  相似文献   

4.
1.算盘(公元190年)使用算盘的最早记录是大约公元190年在中国。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算盘都是计算速度最快的,现在技术熟练者用它计算仍然比用电子计算器快。  相似文献   

5.
修订后的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千克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认识时、分、秒,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这些内容的编排既保持了原教材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同时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和调查研究的情况又作了一些调整。一、删去“算盘的认识”和“珠算加减法”根据《大纲》规定,珠算加、减法不再作为教学内容,算盘只作为一种计算工具进行介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算盘是人们进行计算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计算器和计算机的普及…  相似文献   

6.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小主人出去了。算盘、计算器、电脑开始了一番激烈的争论……算盘跨着轻盈的步伐走出了主人的卧室。计算器也出来了,站在了电脑身旁。它们沉寂了一会儿,电脑第一个开腔了:“我是最新型的东西,谁都别想跟我比……”“对啊!对啊!”没等电脑把话说完,计算器便溜须拍马地说,“我和电脑大王一样,都是好东西!”算盘似乎在沉思。过了一会儿,它终于说话了:“我不是也和你们一样吗?也是给小主人用的。”“哼!你这个没用的东西,居然想跟我们平起平坐?没门!”电脑连头也没抬地说。算盘听了,不依不饶:“如果说我没用,那么小主人为…  相似文献   

7.
在电脑技术日新月异 ,普及程度日益高涨 ,计算机辅助教学又方兴未艾的平台上 ,计算器的使用会给我们带来一阵和煦的春风吗 ?回顾我国近几十年的数学教学史 ,考察以不同历史时期发明的科技产品为教学载体的三个里程碑 :算盘→计算器→电脑 ,我们不难深切地感受到 :曾有算盘如火如荼的岁月 ,也有当今计算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年华 ,但惟独没有计算器红红火火的日子 .虽然早在 1 999年 5月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就以《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计算器的使用》一文 ,向教师们发出了平地一声春雷般的呼吁 ,但三五年下来 ,春雷并未震撼出计算器使用的春…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三算结合教学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始终在教学改革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取代了人们的许多劳动,计算器更是以其简便、易学、准确、高效的特点,在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被首次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同时,算盘只作为一种计算工具来介绍,不要求用珠算运算。  相似文献   

9.
算盘是我国古代创造发明的重大科学成就之一,也是“中国的世界之最”之一。它是由古代“筹算”、“游珠算盘”的基础上逐步演变来的。珠算是以算盘为计算工具,以数学理论为基础进行数字运算的一门计算技术学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之美称。尽管当今世界计算工具早已进入电子时代,但快捷的电子计算器还是不能完全替代算盘,这除了算盘本身具有运算速度快、运算结果准确等优点外,珠算的启智、健身等功能正被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在西方电子计算技术发达国家也对珠算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据…  相似文献   

10.
从结绳计算到小棒变成算筹再变成算盘,一直再到二十世纪发明了电子计算器,计算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飞速的跨越。现如今,计算器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从小商小贩到各大银行的白领员工,无不都在使用计算器。为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技能非常必要,既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能通过计算器探索发现数学中隐含的规律,解决较繁杂的计算。随着年级的增高,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中学科技》2008,(4):2-5
1算盘 约公元190年 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古时候,人们用小木棍进行计算,这些小木棍叫“算筹”。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用算筹作为工具进行计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器——算盘。在明代,珠算已相当普及,并且出版了不少有关珠算的书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直指算法统宗》(1592年)。  相似文献   

12.
珠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和发明的,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国际上许多学者称珠算是我国四大发明之外的另一发明。但是,在电算化时代计算器处在迅速发展阶段的今天,珠算不但没有被计算器所取代,为什么反而却引起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视呢?那就是珠算与计算器相比,自然有它得天独厚的优点,如:珠算在加减运算方面比计算器要快得多;算盘表达数理,形象具体,条理清晰,有助于初等数学的教育启发作用;打算盘手脑并用高度统一,能使人集中精力,增强毅力和耐力。此外,珠算在国际交往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由于它功能卓著,已被世界承认。早在明朝就流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现又广泛地流传到美国、英国、印度、巴西和澳洲一些国家,并争相学习。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日本珠算学术团体多次来我国访问,进行学术交流。日本朋友在学术交流会上作的学术演算,其计算之快可谓达到极高的程度。不用算盘,在头脑里做的珠算暗算也快得能够赛过电子计算器。我国珠算工作者看了以后都说:“我国小学里教教学如果再不讲求迅速,那就会在‘运动场’上败退下来。”要学生计算正确,也要学生计算迅速。学生计算迅速,决不是单靠老师口头上  相似文献   

14.
珠算是我国古代数学方面的伟大发明之一,就是在当今随处可见电子计算器身影的时代下,它(算盘)仍是我国小学,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的学具与教具。对电子计算器而言,不会加减的人随手一按也能呈现结果,注定不能再现思维过程,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可能把它作为学生的算具。那么,该怎样进行珠算教学呢?我认为:一、算盘是学习动力——学习兴趣的起搏器。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和兴趣不能持久,思维又是以形象直观为主。当他们在练习本上书写1、2、3……时间一长,兴趣也就没多少了,这时不如让他们在算盘上书写(拨数)1、2、3……,…  相似文献   

15.
晓星 《广西教育》2005,(1A):47-48
一、背景材料。数学离不开计算。随着数学不断发展,数学的应用日益广泛,计算量与计算速度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要减少计算量、加快计算速度,一般来说,有两条途径:一是使用各种计算工具,如算盘、计算尺、计算器与计算机等;二是改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6年,《论语》在日本的人气重新高涨。日本近代实业之父涩泽荣一在其所的《“论语”与算盘》中,称义利合一是儒商的经营原则,一个企业家必须做到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眼下,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日本软银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北尾吉孝,又将这一理念引入道德日益沦丧的现代商场。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2015,(13):28-29
东南亚的一些孩子能够在几秒内解决复杂的数学计算,只需在空气中轻轻摇动手指.他们的秘密工具——一个虚拟算盘. 儿童用手指在空气中比比划划后就能够精确地解决数学问题.很显然,他们学会把自己的手作为算盘,这是一种古老的计算方法,能够和计算器一样快速地加减.  相似文献   

18.
计算革命     
冉浩  林颀 《少年科学》2008,(11):32-35
古人为了便于计算,发明了算筹。这些小棍子就是算筹。我用算筹得到了准确的圆周率。但用算筹计算还是很麻烦。于是,古人又发明了算盘。1642年,19岁的帕斯卡发明了计算器。后来,人们又给这类计算器装上手摇的把手和电动机。戈德斯二坦战领期导间了,一美支国计军官算新式火炮弹  相似文献   

19.
高塘中学地理教员苗亦林,虽然相貌普普通通,业务平平常常,却身怀绝技——帐算得又快又精。期末填成绩单,别的老师东找算盘,西借计算器,手指抠得头屑纷纷扬扬飘落,还免不了出差错。可苗亦林只需嘴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教学中计算器的使用现状如何呢?经过近两年的调查.我还没有发现身边哪一个小学在学习了计算器的使用后提倡学生使用计算器.而禁止学生在学校里使用计算器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绝大部分老师在上完“计算器的认识”这节内容后.就让学生把各自的计算器收起来.打入“冷宫”,为防止学生在课后使用.甚至要求在计算时写出竖式。使用计算器只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段小插曲,一段让学生想留也留不住的幸福。对计算器来讲,一句话,想说爱你太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