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荔 《文化市场》2002,(6):39-41
戏剧是综合艺术、群体艺术。他的繁荣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从戏剧发展史来看,他的几个高潮几乎全都处于经济比较发达的时期。他的活动中心也差不多全都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才能保证戏剧所需要的经济来源。使戏剧  相似文献   

2.
对剧作家王仁杰的关注和认识,是从《节妇吟》开始的。在1988年的首届中国戏剧节上,《节妇吟》演了两场.我看了两遍。见到王仁杰,是在首届曹禺戏剧学奖的颁奖活动中。他创作的《董生与李氏》继《节妇吟》获全国优秀剧本奖(曹禺戏剧学奖前身)之后,获得了首届曹禺戏剧学奖。对王仁杰仰视的结果是除了他那一口说不利索的普通话之外,印象模糊。此后.接触王仁杰的机会逐渐多起来.在戏剧节上,在艺术节上,在各式各样的研讨会上……因此,我对他的了解也日渐深入。  相似文献   

3.
谈到西方现代戏剧家,人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宗师,这位宗师就是挪威戏剧家亨利·易卜生。只要考察一下萧伯纳、霍普特曼、奥尼尔、斯特林堡等人的创作风格和精神脉络,就可以发现此言不虚。实际上从易卜生延伸出的这条大道,在中国戏剧界也是四通八达。易卜生不但是最早被介绍进入中国的西方戏剧家之一,而且是影响最大最久远的西方戏剧家。在中国现代戏剧发韧之初,他是戏剧革命的旗帜,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他的剧作依然是作家创作的范本。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戏剧之父。20世纪初,正是…  相似文献   

4.
一个春雨淅沥的上午,我采访了刚从美国参加国际友人埃文斯·卡尔逊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归来的戏剧艺术家、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欧阳山尊。年已82岁的欧阳老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了他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过程,介绍了当年毛主席、周总理的教导和关怀给他的鼓舞,介绍了他和他的战友们与美国友人的战斗友谊,以及这些年采他所参写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欧阳老学生时代就热衷于戏剧艺术,“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左翼戏剧活动,后来到延安,导演过许多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剧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创建北京人民艺…  相似文献   

5.
50岁的爱德华·拉济恩斯基跻于苏联最享盛名的剧作家之列已逾25个春秋,他的戏剧卖座率极高,总是在国家一流剧场上演。仅在莫斯科就上演过他的七部戏剧。拉济恩斯基的戏剧从一开始就是批评家们注目的焦点。苛刻的非难与诚心的赞美兼而有之,芬兰报纸《新芬兰报》曾载文称他为“俄国的皮兰德娄”。近三年间,拉济恩斯基的戏剧已在纽约上演。公演过他的戏剧的地方还有巴黎的欧洲大剧院、赫尔辛基的国家剧场、瑞典的省会城市延雪平、丹麦哥本哈根的皇家剧院,以及联邦德国等。  相似文献   

6.
为天津戏剧博物馆戏剧史陈列改造事,我曾向著名戏剧家曹高求教。曹日先生生长在天津,刘天津很有感情。他说:“天津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汇处,戏刷文化发达。早在本世纪初,天津就有了文明戏。‘五四’前后的南开新刷也为新文化运站的开展做了许等宣传发动工作。”当问及保为文明戏时,他说:“文明戏没有固定台词和脚本,但演员多有文化。文明戏得有内容,兴之所至,抨击时政,很大胆,有味道,也很热闹。我记得当时看过《多尔衮和庄妃》等戏。至于文明戏是怎么消失的,还不很清楚,应该研究。”他还指着一旁的妻子李玉茹说:“过去唱戏的…  相似文献   

7.
沙皇一家之死的最新发现曾方明编译爱德华·拉德津斯基,原苏联最著名的剧作家于1989年停止了戏剧创作。在莫斯科,除了去几个国家档案馆外,他很少出门。他想的只是一件事:揭开沙皇尼古拉二世和1917年十月革命后他一家人死亡的各种秘密。“就像一场疾病,”拉德...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一个13岁的男孩把他的老师为学校演出而创作的戏剧手稿藏了起来。他无意中保存的这部手稿竟是作家乔治·奥威尔写的一部著名的戏剧原稿。这出历史短剧名为《国王查理二世》,讲的是国王在他父亲被处决后逃亡法国的故事。这部手稿已于1988年12月15日在伦敦索思比拍卖。奥威尔的这出戏剧是1932年他在伦敦市区外海斯镇私立霍桑中学教书时创作的。后来在他的第一部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出版时,作者将名字由  相似文献   

9.
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剧作家”,堪与古希腊众多的悲剧作家以及莎士比亚相媲美,“由于他那体现了悲剧概念剧所具有的魅力、真挚和深沉的激情”,1936年,奥尼尔荣膺诺贝学奖。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盖了一座叫“大道”的别墅。  相似文献   

10.
<正>萨特的戏剧作品充满了存在主义的哲学光芒,这些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戏剧人物身上,而且还体现在了他的戏剧舞台空间的构建和安排上。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幕:"我就是加百列·帕斯卡。"加百列·帕斯卡大约出生在1894年,要么是个孤儿,要么是个弃儿。他隐隐约约记得自己出生在匈牙利,小时候家里被一把大火烧光了,然后他跟着吉普赛人流浪,学会了杂技、算命和小偷小摸的把戏。稍大一点的时候,他被一对并不爱他的夫妇收养,也多了一个经常欺负他的哥哥。帕斯卡15岁时,一位耶稣会修士资助他上军事学校,他却爱上了戏剧,想当演员,于是进了维也纳的霍夫堡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春,承德话剧团排演了六场历史话剧《帘卷西风》。该剧是名编剧孙德民对他的山庄戏剧《懿贵妃》进行的再度创作。《帘》剧严格遵循西方传统的戏剧理念,讲求舞台动作和戏剧冲突,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突现性格,与《懿》剧相比,《帘》剧结构更加紧凑。矛盾冲突更加尖锐集中,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春,承德话剧团排演了六场历史话剧《帘卷西风》。该剧是著名编剧孙德民对他的山庄戏剧《懿贵妃》进行的再度创作。《帘》剧严格遵循西方传统的戏剧理念,讲求舞台动作和戏剧冲突,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突现性格,与《懿》剧相比,《帘》剧结构更加紧凑,矛盾冲突更加尖锐集中,这也表明作者编剧技巧与理论认识的更加成熟、深刻。著名的戏剧理论家阿契尔说过:“如果不懂得戏剧结构的特殊艺术,即使对人的本质与命运有着最深刻的洞见,也不能借戏剧这一载体有效地表现出来。”显然编剧孙德民深谙此道。时而波澜不惊,却决…  相似文献   

14.
《奥尼尔戏剧作品全集》及由特拉维斯和杰克逊编辑的《奥尼尔书信集》在尤金·奥尼尔诞辰100周年之际问世,这是对这位美国戏剧家的最好纪念。书信集向人们揭示了奥尼尔在积极扩大戏剧的表现力、改革戏剧的同时,日益增长的对戏剧的失望情绪,从他的书信中还可以看出他的个性强烈、言词尖刻,很难与剧院合作,但个人的理想鞭策他前  相似文献   

15.
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即将驶入21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新时期,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是独具风采和艺术魅力的东方戏剧所面临的新课题。古老的东方各国戏剧,具有不同于西方戏剧的传统渊源和艺术发展轨迹,又各具有自己的民族韵律,其内容和形式均丰富多采;中国戏曲艺术作为东方戏剧之一,更是以其独特的姿态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学者对东方戏剧,特别是对中国戏曲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为了东方戏剧的繁荣和发展,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河北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96东方戏…  相似文献   

16.
戴维斯的第12部小说《狡猾的人》张霞编译罗伯逊·戴维斯(RobertsonDavies)是加拿大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作家。他生于1913年8月28日,早年立志成为一名演员,在一次为牛津戏剧协会演出后,被吸收到老维克剧团,并在那里讲授戏剧课。19...  相似文献   

17.
正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约前446—前385)是古希腊雅典的旧喜剧诗人。说他是"喜剧之父"或"喜剧之源"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说他的戏剧是"元戏剧"恐怕就得有些说明了,因为我们知道,有关元戏剧的说法其实是20世纪中期的事,准确地说,是有关后现代的事。在当代戏剧理论家阿贝尔看来,元戏剧的基本因素是:伪装、欺骗、角色扮演、操控、自我戏剧化等(见《元戏剧:戏剧形式新论》)。"热内和贝克特的  相似文献   

18.
奥尼尔将美国戏剧从情节剧的人物模式(“纯洁”的女主人公和善良的父亲等等)中解放了出来。有了他,美国戏剧才真正成为一种文学形式。他通过数量极多的剧作,用新的主题和新的风格拓展了美国戏剧舞台的视野。他所有的剧作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探索。奥尼尔一生只写过一部喜剧:  相似文献   

19.
刘君 《世界文化》2006,(11):15-17
假如你们谈论起我们的缺点,请不要忘记我们这个时代,你们逃避的正是这个时代。——布莱希特《致后代人》今年是德国著名戏剧家、诗人、政治家贝尔托·布莱希特逝世50周年。布莱希特一生创作了48部戏剧和两千多首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与其比肩者屈指可数。布莱希特开创了史诗性戏剧的先河,对中国当代戏剧也有深刻影响。漂泊的生命贝尔托·布莱希特于1898年2月10日生于巴伐利亚的奥古斯堡。父亲是一家造纸厂的厂长,母亲在年轻时就为乳腺癌所苦。小时候的布莱希特是个体弱的孩子,由于先天的心脏病,他曾被送到疗养院修养,6岁到教会国小念书,…  相似文献   

20.
很久以前,还在基辅上中学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1891—1940)就迷恋上戏剧。这个青年才华出众,性格活泼,思维敏捷。他常参加业余演出,自己撰写并排练戏剧、小喜剧和话剧。布尔加科夫终生酷爱和崇拜戏剧。就是在那命途多舛的岁月里,他,一个已蜚声剧坛的作家竟还渴望去莫斯科艺术剧院工作,只要与戏剧有关,那怕是跑龙套也行。在基辅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建筑物”——安德烈耶夫斯基斜坡,斜坡上有栋最奇怪的房子,布尔加科夫在此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后来作者将自己的作品《白卫军》中的主人公也“安家落户”在这里。布尔加科夫毕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