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专版的兴起是媒介市场的需要。专版是报纸宣传的特色阵地,办好报纸专版,注重专版的新闻性、专业性、服务性是报纸服务于群众的具体体现。2010年,河南省《平顶山日报》推出了健康、教育、财金等专版,以服务性为前提,向读者传播专业性较强的新闻内容。几年来,这些专版获得读者及同行的认可与肯定。下面,笔者就结合近几年《健康周刊》...  相似文献   

2.
自去年开始,党报纷纷举起了改革的大旗,特别是以“增加新闻量,增加可读性”为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在这次改版大潮中, 《南方日报》自1998年以来进行了第三次改版扩容,对版面进行了较大调整,取消了时效性不强的周刊和读者面窄的专版,合并内容重复的专版,扩大读者普遍关注的一些专版版面。  相似文献   

3.
周哲 《新闻前哨》2001,(12):33-34
《湖北科技报》的《打工者》专版创刊有3年了,这个贴近打工者,为打工者服务的专版受到读者喜爱,不少读者来信说:“看到《打工者》就像看到久别在外的亲人”,还有许多读者把《打工者》版寄给在他乡打工的朋友,更多读者把《打工者》版看作是“良师益友”。 回想从当初的白手起家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作为这个专版的责任编辑,感触颇多。1998年,《湖北科技报》和全国许多科技报一样面临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9月底,报社决定推出《打工者》专版。在没有现成的稿件、没有稳定的通讯员队伍的情况下,我着手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准…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是《宁波日报》1980年复刊之初就设置的一个专版,每周一期。这个专版至今已发到680多期,成为该报时间最长的专版之一,并在历年举办的读者最喜爱的专版专栏评选中获得第一或第二。许多读者称赞它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和正当利益的保护者。党政部门和各社会团体对它产生的积极作用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它之所以能获得读者的欢迎和爱戴,笔者以为,正视读者需求,强化“版性”意识,为读者提供参与舆论监督的阵地,乃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报有两个反映党的建设和团员青年工作的专版。一个是每周三第六版的《党的建设》专版,另一个是每周六第三版的《青春方阵》专版。这两个专版秉承追逐前沿、勤于实践的主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精心策划、精心编辑,大胆实践,编发了许多质量上乘的作品,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今年初以来,中宣部《新闻阅评》对这两个专版的内容分别给予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6.
专刊要在“专”字上下功夫──浅谈怎样办好《党建》专版黄小榕在读者经济意识日益强烈的今天,办好政治色彩浓厚的《党的生活》或《党的建设》专版(以下统称为《党建》专版)的难度越来越大。笔者认为,《党建》专版的特殊性是该版的存在价值,提高版面的党建专业水准,...  相似文献   

7.
湖北日报今年推出的《读者与编者》专版,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许多读者积极参与这项读报评报活动。该报开办这个专版,目的就是让广大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工作,把报纸办得更好。这个专版开设有《请你挑刺》、《我为省报献一计》、《评报栏》、《栏目介绍》等栏目,敢于让读者“揭短亮丑”,献计献策,无形中架起了编者与读者紧密联系的桥梁,缩短了编者与读者的距离。这种欢迎读者评说的做法,值得办报的同行借鉴。报纸办得好不好,读者最有发言权。读者的正当需求就是报社编辑的追求。报纸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一个报纸的专版办得好还是不好,首先得向它的读者讨答案。换句话说,读者满意率的高低,是衡量与评价这个专版的至关重要的标准之一。 但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要求取读者满意率的确切数值却是万分困难的——要求每位读者都将其读报后的感受一一反馈给编辑部是不可能的。 尽管如此,我们在努力办好江城日报《农村经济》专版的过程中,仍然千方百计地向读者贴近,竭诚对读者的反馈予以补偿,以期尽可能地引起读者共鸣、增加读者满意率。 为了下一步探讨起来更方便些,我们先在此列举一些统计数字:1994年1月初至1995年2月末,江城日报《农村经济》专版共出版47期,已在专版上“挂牌”的常设专栏和不定期、短期专栏26个;共刊发新闻稿644条,其中报道对象属于农户或乡村以下单位的“贴近读者型”稿件有631条,占发稿总数的97.98%;专版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协助美国《侨报》开办的《侨报·今日北京》海外新闻专版到8月7日已刊出一周年。一年来,《今日北京》专版连续向海外报道北京的新面貌和新情况,推动北京的经贸发展和对外交流,成为广大海外读者了解北京的重要窗口。 《侨报》是美国的一家大型中文报纸,发行全美和加拿大地区。《今日北京》新闻专版每周一、三、五在《侨报》上与海外读者见面,至今已出版146期,累计刊出有关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消息、通讯、专稿及新闻照片等2400多件,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地向海外读者介绍北京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湖北日报》“读者与编者”专版自2001年1月12日复刊起,一直由群工部主办(此前一度由总编室主办),先是每月一期,半个版,后改为每半月一期,半个版。4年多来已刊发了近70期。“读者与编者”专版的编辑思想是:在报社编辑部和广大读者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为办好《湖北日报》服务,为读者服务。它是读者与编者(也包括作者)交流思想和信息的载体。专版注重贴近读者,以互动、接近、可读吸引读者,设置的主要栏目有:“栏目介绍”、“编辑部吹风”、“我为省报献一  相似文献   

11.
宁波日报的《读者来信》专版设置于1980年宁波日报复刊之时,每周一期。这个专版至今已逾千期,成为本报存续时间最长的专版之一,在历年举办的读者最喜爱的专版专栏评选中获得第一或第二。它之所以能获得读者的欢迎和爱戴,笔者以为,正视读者需求,强化“版性”意识,为读者提供参与舆论监督的阵地,乃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心曲》是我们长江日报《人与社会》专版上的的一个专栏。《人与社会》专版的宗旨是研究社会问题,提高人的素质。它要求以新闻的敏锐观察问题,以理论的深刻研究问题,以灵活多样的手法表现问题,以平等交流的态度与读者共同解决问题。根据专版的要求,我们开辟了《社会中来》专栏,以人为中心,研究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对其中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揭露、分析、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思路和意见,颇受读者欢迎。该专栏曾被评为1988年全国好新闻评比专栏一等奖。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辟了正  相似文献   

13.
专业报纸要有自己特色的专版专版在报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专版的定位是否准确,特色是否鲜明,直接关乎其生命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进入新世纪,面对新的报业格局和市场形势,报纸专版的定位和创新成了颇受新闻界关注的一个课题。现在不少综合类的报纸都结合广告设置专版,譬如《汽车》、《楼市》、《教育》、《电子》等,这些专版虽说各具特色,但许多雷同的设置却让读者没有了新鲜感,“千版一面”的现象让报纸失去自己独特的风格。专业报纸的专版显然不能走这条路子。专业报纸的出路在于圈定自己的读者群,在夹缝中求生存,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办报思路。版面的风格要适合特定的读者群“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开辟专版的宗旨就是为特定的读者群服务。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口味,这就需要专版办出独特的风格,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老年生活报》把“维权、益寿、温故、知新”作为办报宗旨,其专版也就应该围绕这一宗旨设置,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与特色,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求。针对老年人关心健康的问题,我们把三版定为“延年益寿”版,每期必出,从健康知识谈到治病小偏方,通俗易懂,方便实用;围绕“六个老有”,我们还分别开没了“学府”、“...  相似文献   

14.
一些省级党报或者市级党报,都曾有过创办地方专版的经历,但其中能够坚持下来并受到读者欢迎的并不多。《柳州日报》自2004年起,相继推出了《鹿寨新闻》、《柳江新闻》、《柳城新闻》、《融安新闻》、《今日三江》、《今日融水》等6个县域新闻专版,6年多来从不间断  相似文献   

15.
《读者之友》专版在选题上注意与整个报纸的宣传重点和报道主题保持一致,又与要闻版及其他专版有着显著区别,能够更加直接地与读者沟通,更好地体现报纸的服务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读者的阅历、习惯、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审美意识、观察方式、所处环境等不同情况,从1988年初起《河南石油报》设置了旨在反映社会生活的专版,栏目有《为读者服务》、《读者来信》、《多棱镜》(社会与法制)等。经过一年多的辛勤耕耘,在读者中已产生较大影响。这个情况说明,读者之所以对社会生活版感兴趣,是因为这类专版与读者接近性强,能够使读者产生某种兴趣和阅读欲,自觉自愿地去读去看,并通过读和看有所知、有所感。那么,构成报纸与读者的接近性有哪些因素呢?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法制建设仍较滞后。一方面,老百姓的法制观念不强、法律素质不高:另一方面,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渴求却在日益增加。基于此,《农村新报》应时推出《政策与法》专版,为农民朋友讲法并帮助他们维权。该版推出后,立即得到读者的好评。在近三年来的读者调查中,该版一直是农民最喜爱的专版。  相似文献   

18.
对于党报,特别是地方党报,它的副刊该怎样办?可以怎样办?我一直在思考。以前,《黔西南日报》的副刊主要是文学板块《盘江潮》和为数不多的几个诸如《万家灯火》之类的专版。《盘江潮》发表的是文学、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篇幅较长、内容较深,作者和读者都以州内一些成熟写手为主,有点曲高和寡;《万家灯火》则是以人物通讯为主,严格地说,不属于副刊的范畴;其他的一些专版都还没有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给读者的印象不深刻。似乎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7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刊出“读后随感”专版专门发表各方面读者的意见、建议。专版共发表8篇随感,既有《敢提意见好》、《博士也来读理论周刊》等褒扬、肯定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浅论娱乐新闻言论对娱乐新闻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娱乐新闻更多地牵扯了读者(听、观众)的视线,人们在关心时政之外,也希望愉悦感官,放松身心。而各类报纸娱乐版面上的“眼睛”──娱乐新闻言论,更以新颖活泼的面孔,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娱乐新闻言论属于新闻小言论的一种,目前相当一部分娱乐新闻言论是以专栏或专版的形式出现的,例如专栏有羊城晚报的《众议院》和《龙眼碌碌》,深圳特区报的《娱情评弹》,深圳晚报的《娱情末了》和《观众席》等等,专版有南方都市报的《娱乐评介·四人吧》。出现在这些专栏或专版里的评论,都是对新近发生在娱乐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