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徐斌 《资源科学》2015,37(4):774-782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研究集聚现象的资源禀赋、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等关键概念,建立寡头垄断模型下的空间集聚机制,同时考虑产业之间的纵向关联和企业之间的策略性互动关系,借助博弈论分析,来解释煤电产业基地的地理集聚现象。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在不存在规模效应、运输成本和要素禀赋差异的情况下,煤电企业不会产生地理上的集聚。第二,逐步放开这些条件就会发现,要素禀赋差异引发了煤炭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规模效应加剧了煤炭企业的地理集聚。第三,当运输成本不存在时,煤炭产业的集聚不会引发相应的电力产业集聚,但是只要存在运输成本,即使运输成本很小,电力企业也会发生迁移从而集聚。可见,考虑了运输成本,煤炭企业的集聚带动了电力企业的集聚。第四,若考虑两地区煤炭企业存在技术上的差异,在不存在规模效应、运输成本和资源禀赋差异的情况下,西部地区煤炭企业将向东部集中。第五,在不存在运输成本和规模效应,但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的条件下,煤炭企业在东西部地区的聚散取决于技术进步和资源禀赋差异带来的成本权衡。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区位优势的概念内涵下,将地区生产成本差异引入标准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研究地区生产成本差异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生产成本优势将引导制造业将向该区域集聚,而区位优势所带来的生产资源节约将进一步强化这种集聚效应。产业集聚带来的运输成本节约将压低优势地区的价格,进而拉大地区收入差距。运输成本的提高将阻碍制造企业向具备区位优势的地区集中,阻止地区间收入差距拉大,制成品消费比重或者企业规模经济程度提高将促进两地制造业活动的分化,并相应地拉大地区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技术产业地理分布的分析和泰尔指数的测算,发现1997—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利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规模经济、交通便利度和人力资本因素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集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交通便利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呈倒"U"型,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需要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技术溢出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影响行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前者表现出负的外部性,后者则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不同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有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从根本缓解水资源对工业发展的束缚,反思现有环境规制政策能否有效实现节水效应。基于脱钩测度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别验证正式环境规制与工业用水以及非正式环境规制与工业用水的关系,进一步引入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交互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工业用水量处于从“震荡波动”到“持续脱钩”的状态,工业用水量随着环境规制的变化出现平稳或者减少的趋势。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与工业用水量之间都呈倒U型曲线关系,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此外,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之间存在双向传导路径,相互促进对方对工业用水的作用效果。因此,政府需要强化对非正式环境规制的重视,增强环境规制工具的节水效应,促进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选取2007—2017年黄河流域81个城市面板数据,借助MAXDEA软件,测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增长;实证分析黄河流域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期和长期的环境规制均能够显著促进黄河区域绿色经济增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增长均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明显。提出加强绿色技术研发以及充分考虑区域建设与治理成本关系等建议,促进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7.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通过确立创新空间报酬递增理念,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做了重新审视。我国省级空间尺度的实证结果表明:投入、需求、政策等传统区域差异变量未能完整解释导致我国区域创新差异产生的全部原因;新经济地理因素中的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及要素跨区域流动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也具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江苏省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研究环境规制与经济开放之间的关系,发现环境规制与FDI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环境规制水平不是吸引FDI的Granger原因,FDI是环境规制水平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环境规制与进出口之间呈正相关,但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即环境规制的严格化并没有导致FDI的减少,同时对进出口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崔格格  李腾  刘维奇 《预测》2022,(4):76-82
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城镇化的作用。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促进城镇化发展。其中专业化集聚对城镇化的解释力更强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多样化集聚在本地发挥集聚效应,但未对邻近地区形成扩散效应。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的作用路径存在异质性,专业化集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发展非农产业及人力资本的联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发展,多样化集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推动城镇化进程。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角度出发,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采用我国2000—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从FDI及其与环境规制相结合的角度实证分析FDI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规制强度跨越相应门槛时,其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环境规制会抑制FDI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政府应结合不同地区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制定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以此显著提升地区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相关数据,构造了可用于测度中国产业集聚水平的γsj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Fama-Macbeth估计法及GMM估计法,就产业协同集聚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倒逼手段驱动结构调整进行了讨论.面板回归和门槛检验结果表明,非正式环境规制下的产业协同集聚会驱动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产业协同集聚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调整效应,但存在门槛特征.根据研究结论,政府在对企业集聚行为进行事先干预时,应充分考虑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屏障"作用,利用这道"屏障"发挥好产业协同集聚的结构调整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垂直联系模型(CPVL模型),利用2006—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协同集聚现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促进制造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亦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空间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13.
邹志明  陈迅 《科研管理》2023,(2):165-175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理论机制的分析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法(IV-2SLS)等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FDI、环境规制对我国技术创新及经济发展质量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对FDI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FDI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生产率效应等途径和机制作用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相比FDI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中介传导途径,FDI的生产率效应机制作用更为明显;技术创新、FDI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双门槛效应,且技术创新及FDI均需要跨越较高的门槛条件才有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8~2017年的数据,构建Super-SBM模型测度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而利用门槛面板模型,以环境规制和产业集聚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贸易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溢出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1)从效率值来看,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增长迅速,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严重,东部地区的效率值遥遥领先于中西部地区;(2)从门槛结果来看,贸易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溢出显著存在环境规制、产业集聚的“双门槛”效应;(3)从作用机制来看,环境规制下的贸易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随着环境规制强度提高,溢出的“挤出效应”逐步转为“激励效应”,影响由负变正且作用逐渐增大;产业集聚下的贸易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N”型关系,仅当产业集聚水平跨过第二门槛时,影响显著为正;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为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和间接门槛作用,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仅表现为间接门槛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环境规制作为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其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但目前专门针对海洋领域的研究不多。本文以我国海洋经济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相关文献和理论,从直接和间接效应出发分析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其次将资源的刚性约束与环境负效应纳入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测度模型中,采用混合EBM模型和全局GML指数分解相结合的方法测算我国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再次通过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我国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对我国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存在“倒N型”的非线性关系,表明就提升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而言,恰恰是中等适度的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的提升是最优的。(2)环境规制对我国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存在多种间接影响路径,其中,环境规制加强了产业结构对我国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同时抑制了人力资本、科教投入对其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环境规制还抑制了沿海地区进出口及陆域工业规模对我国海洋经济绿色技术进步的负向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首先针对和谐管理理论的提出对科技人才集聚的微环境优化的推动作用,同时从环境角度分析了湖北省促进科技人才集聚效应现状;最后讨论了从微观环境和制度层面优化湖北省科技人才集聚环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温室气体的无序排放是市场失灵的重要表象,必须通过政府的环境规制弥补市场自身缺陷性.环境规制的成效取决于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的大小,而创新补偿效应的本质可归结为环境规制能否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基于技术进步视角,实证分析2000-2014年中国环境规制与碳排放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进步为碳排放绩效提升的重要动因,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绩效不产生显著直接影响,但在滞后1~3年,环境规制通过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且这种作用高于技术进步本身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杨艳芳  程翔 《中国软科学》2021,(z1):247-252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如何通过环境规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2001-2019年30个省份的工业行业面板数据验证了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短期,命令控制性工具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作用最大;(2)在长期,市场性工具存在三年的滞后...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解释落后或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与环境保护“两难困境”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基于FCVL模型框架分析环境政策、企业区位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内在传导机制的分析,从微观角度较详细地刻画了异质性企业的区位转移活动,同时分析了在合作与非合作的环境规制政策情况下,相应的均衡区位的形成以及污染量的显性解,为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撑。对于贸易成本这一环境污染区域传导机制中的关键因素,通过对2010—2018年中国工业制造业38个行业动态面板模型的广义矩估计。研究表明,企业拥有的总资本大小对环境规制具有直接正向的影响,又能够通过单位产品产生的污染量、消费者价格指数和总资本大小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环境规制。实证研究表明,在较高的贸易自由度下非合作的环境规制会增加总污染量,合作的环境规制可以降低总污染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