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沿海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现状与协同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野  马庆国 《科学学研究》2008,26(5):962-969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和科技最发达、产业结构最成熟、经济扩散能力最强大的区域,对我国其他区域的科技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带动和促进效应。通过对沿海三大经济圈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历史分析和对比研究,本文讨论了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布局中的特点与主要问题,并提出三大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全球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面临环境、人类和经济健康发展的三重挑战。目前的经济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基础上显得繁荣,却产生大量污染物,破坏自然循环,对环境造成日益增加的负担。像湿地和珊瑚礁这样一些关键生态系统的退化将产生严重的后果:人类社会对极端的天气事件缺少防护屏障,病菌更容易传播,危及人类健康和幸福。从另一方面来看,为促进公众健康所采取的措施有时会影响自然良好状态的平衡:例如,大量采用抗生素将导致产生更为致命的传染病菌种。环境危机和传染病通过天然灾害导致财产损失和日益增加的医疗费用的形成,使经济付出日益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河北高等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高等教育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定位,并进一步提出了在京津冀经济圈背景下,河北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域性特点,提出了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系统地剖析了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系统,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环境重建-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贫困陷阱”是我国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贫困地区要贫困、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找出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其途径在于进行全国系统的环境重建。针对环境重建的主要内容、环境重建的实施,以及环境重建在我国贫困地区是否可行等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建立了环境重建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6.
7.
依据广州1978-2003年的城市发展统计数据,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造并模拟广州可持续发展系统,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评价。指出广州市当前选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基本是正确的;在广州未来的发展中,积极的促进经济发展的策略和适度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将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尝试采用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圈城市服务业14个子行业2005-2010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两个经济圈内城市服务业专业化指标并进行具体特征的分析比较,进而分别考察两个经济圈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国内部服务业产业趋同存在合意性,而且这种产业结构趋同合意性背后所呈现的多样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9.
合肥经济圈产业整合将会推动合肥经济圈的建设,进而成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合肥经济圈内各市产业发展层次和产业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整理出产业整合存在着中心城市凝聚力弱、圈内各市产业分工协作水平低、产业投入中科技含量低三方面不利因素。结论围绕着增强合肥中心城市带动力、加快经济圈产业集群发展以及将科技创新因素融入产业整合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以期待对合肥经济圈产业整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宏秋 《情报杂志》2000,19(2):16-18
探讨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观,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观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观需要努力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以往人们只是就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理念及发展原则等诸方面取得了统一认识,而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依据标准等问题,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匹配性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经济发展阶段决定区域经济发展任务、经济水平、技术水平、环境与生态标准等,所以,始于经济发展阶段,有一条与经济发展各阶段相匹配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推动城市协调发展是贯彻实施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构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两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常用协调发展系数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新的协调发展系数。最后利用天津市的数据进行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朝全 《软科学》2003,17(3):66-68,73
经济人概念无论在古典还是新古典经济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其自利性动机、理性行为和最大化倾向似乎与通行于当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一致,甚至明显相悖。是经济学大厦的基础———经济人假设发生了动摇,还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缺乏根据?本文将在深入分析经济人和可持续发展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统一协调关系,进而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经济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环境约束下粮食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慧玲  卢锦培 《资源科学》2014,36(10):2149-2156
考虑资源环境的约束,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中国30个省市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做出了测算。研究发现中国从1997-2010年以来,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得益于生产技术和效率的进步,但其背后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进一步对各个省市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粮食产量占比高的省份粮食生产率呈现出不断进步的状态,粮食产量占比中等的省份却相反,粮食产量占比低的省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或退步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最后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回顾了我国环境与发展领域的成果和成效,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不断改革创新环境保护政策,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涛  李蜀庆 《软科学》2004,18(3):30-33,37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新战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关系进行模型分析,并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阐述,进而对我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的三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全世界公布划时代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理念和行动已遍及世界各国和地区,成为指导发展的战略首选。在作者长期的研究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被提取出三个本质元素,即发展的"动力"、发展的"质量"、发展的"公平",只有上述三大本质元素的宏观表达,包容在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不同水平和不同阶段并获得最佳映射时,存在的"发展内涵"就具有了统一可比的基础,对于发展的追求才具备了可观控的和可测度的共同标准。所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能力建设在本质上的逻辑自洽,其目标函数最终就是为了追逐上述三大元素的交集最大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DS)、质量(QS)、公平(ES)的交集最大化,应当是实现可持续战略目标与推进可持续能力建设的最高要求,即可持续发展SD最终必须服从MaxSD={(DS,QS,ES)|φ1(DS)max,φ2(QS)max,φ3(ES)max}式中,φ1、φ2、φ3是三元素DS、QS、ES的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鄢一龙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375-1384
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经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将中国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总结为:(1)保持了较高的广义积累率,使得发展可持续、有后劲;(2)充分尊重企业发展主体的同时,政府作为推动发展和调控发展的主体,实现发展的自发性和自觉性的统一;(3)实现不平衡性与平衡性的辩证统一,推动经济发展的螺旋式上升;(4)实现自主性开放,从而成为全球化的赢家;(5)通过两个发挥两个积极性,实现人民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生态林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它的核心是追求生态经济的最佳平衡.在理论上可用森林环境保护工程、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工程和林业生态产业工程来"圈层"构建.在实践中则可采取建设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公园、循环经济、构建森林分类经营的林业管理体制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西部大开发的依据,内容,原则,目标进行了审视,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法律体系,科技体系,教育体系,共同参与体系是实现代内平等与代际平等两大目标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