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技术创新路径锁定与解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是一个历史依赖过程,路径锁定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类技术之间存在巨大转移成本和潜在不同市场均衡。报酬递增效应、自增强机制以及群体博弈均会影响到市场对技术的选择,这种选择会使技术发展陷入固定轨道。研究了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机理、锁定效应以及解锁模式,从提高参与人认知能力、改善外部环境、实施利益诱导和外部冲击四个方面提出实现技术创新解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化石能源系统的依赖日益加剧,逐渐出现“碳锁定”状态,其主要的原因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特定发展阶段对化石能源的长期依赖;自有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公众的低碳消费观念落后;政府对GDP过分追捧;在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利分工地位等.打破“碳锁定”须从技术、制度、产业三个层面实施相应的“解锁”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碳锁定”是指在一系列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具有超稳定结构的碳基技术体制主导经济社会发展路径,阻碍低碳技术应用和扩散的现象.碳基技术体制的形成要经过碳基技术市场化、制度化和社会嵌入三个阶段,相继形成技术锁定、制度锁定和社会锁定,进而导致“碳锁定”的出现.“碳解锁”的实质是实现碳基技术体制的替代或低碳化转型,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治理体系对“碳解锁”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管理.本文从技术体制的视角定义了“碳锁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碳锁定”形成的机理,以及“碳解锁”的基本模式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汪中华  成鹏飞 《资源科学》2016,38(5):909-917
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出现碳锁定现象。中国处在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很有必要对碳锁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选用合适的指标来衡量碳锁定有助于理解碳锁定。本文通过测算1990-2014年中国碳汇量和碳排放量,用两者的差值作为碳超载量,用碳超载率(碳超载量/碳汇量)对碳锁定的程度以及变化趋势做出基本判断,然后利用ECM模型对碳锁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以2003年为界限,1990-2002年期间中国未出现碳超载,从2003年开始碳超载为正,以后逐年增加,碳锁定程度越来越严重;②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增加技术投入在长期和短期内对碳锁定都有抑制作用,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对碳锁定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内是相反的;③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中国碳汇量比2014年增加5%~15%的目标,以期在“十三五”结束时基本实现中国碳平衡。本研究以丰富中国碳锁定及碳解锁理论研究为侧重点,着重为中国碳锁定程度和碳锁定变化趋势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对中国碳锁定解锁路径提出借鉴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技术进步视角,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分别对我国的碳锁定状况和碳解锁技术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1995—2009年,我国的碳锁定形势得到了较大改善,大部分产业部门从部门内和部门间两个层面实现了较大程度的碳解锁;增加科技活动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以及改善科技活动环境都会推动我国技术进步,进而实现我国的碳解锁,其中改善科技活动环境产生的碳解锁效应最大;虽然技术进步本身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碳解锁效应,但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耗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来间接地产生更大的碳解锁效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经济推动-技术投入-能源节控-环境规制-社会保障"制造业"解锁"能力测度体系,利用正态云模型与关联函数对其"解锁"能力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制造业"解锁"能力于2004~2014年期间呈总体上升态势,但仍具有较大提升潜力;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解锁"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国家政策的"敏感性"不同,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对政策"敏感性"最高;制造业总体"解锁"能力进一步提高,但还存在局部短板指标的制约,如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足等.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15,(10):33-38
基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视角,运用投入产出法和PLS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我国的碳锁定状况和碳解锁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995~2009年,我国的碳锁定形势总体上得到了较大改善;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可以直接产生一定程度的碳解锁效应,同时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还能够通过优化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来进一步实现碳解锁;制度创新还可以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Unruh“碳锁定”研究评述的基础上,从碳基技术体制的视角重新定义了“碳锁定”,并且指出了“碳锁定”与碳基技术体制演化之间的关系.经过市场化、制度化和社会嵌入三个阶段,碳基技术体制逐渐形成,并相继形成技术锁定、制度锁定、系统锁定和社会锁定,最终导致“碳锁定”的出现.只有通过社会技术景观、关联体制和缝隙创新等外部力量与碳基技术体制的内在动力机制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碳解锁”,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战略管理体系对“碳解锁”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管理.“碳解锁”战略管理体系是由战略层、计划层和操作层等三个层次的管理活动构成的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机床制造业和绿色制造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在机床制造业中实行绿色制造模式的必要性。机床制造业有自身的产品生命周期,在制造的过程中,应用了绿色制造模不仅可以利用原有的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价值。本文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介绍了了一种基于物料流、资源流、环境流和信息流集成分析的生产过程绿色规划优化运行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考察绿色技术创新与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产业升级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和深化,将其分为价值导向型、资源导向型和环境导向型3种类型;继而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就绿色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加强了绿色技术创新的产业升级效应,同时,绿色技术创新通过马太效应提高行业集中度来实现全行业进入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有效地降低了能耗和减少了污染排放,而现阶段出口贸易低端化的现状使得绿色技术创新并不能通过出口作用于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绿色制造业的伦理约束与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詹绍芬  章恒全  张武昌 《预测》2004,23(1):22-25
本文利用博弈、规划的方法,分析了绿色制造模式实施的价值及其实施的困境,指出了代际公平观是实施绿色制造模式的伦理基础,同时指出了市场激励、政府激励及制造团队内部的激励是实施绿色制造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2.
制造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能民  孙林岩  汪应洛 《预测》2002,21(1):51-54
绿色制造模式是实现人类与环境相容的先进制造模式,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制造商选择制造模式:绿色制造模式或传统制造模式是制造商、消费才以及政府三者博弈的结果。本文利用博弈的基本方法对制造商、消费者以及政府三者间的两人博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绿色制造模式顺利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双碳”目标下创新转型及区域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分绿色科技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两阶段,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及GML指数测度具有典型创新效应的高技术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率,使用空间自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方法研究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论表明: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呈上升走势,成果转化阶段绿色创新效率相对低,存在区域异质性;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7个影响因素分阶段存在正负不同的空间溢出效应。针对结论,从推动产学研联动、促进区域协同、放大环境规制外部正效应、增强区域基础设施连接以扩大绿色技术辐射面等角度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界定工业绿色制造的内涵,构建区域工业绿色制造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绿色生产、绿色排放、绿色科技和绿色质效4个方面。使用熵权法和TOPSIS法对30个地区工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影响工业绿色制造水平的重要因素是绿色产品、SO2、绿色制造发明专利、煤耗和绿色制造科技奖。研究表明,中国工业绿色制造水平整体一般,"很高"的地区只有北京和广东;"较高"的地区只有山东和上海;安徽等4个地区为"一般";其余22个地区为"较低"和"很低";东部地区优于中部和西部。最后提出增强区域工业绿色制造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使得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作为贸易保护手段的作用逐渐减弱.绿色壁垒正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严重障碍。企业唯有开展绿色营销,寻求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才有可能获得生存、发展并壮大。文章从绿色壁垒的相关分析入手,对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现状及成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并由此提出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打破绿色壁垒的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借助绿色营销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李成金 《软科学》2006,20(4):82-85
从德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形成历史和其经济发展的重工业化特征出发,分析了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我国装备业主要国际竞争对手以及德阳装备制造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德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天津市及国内智能制造先进地区的40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企业智能制造实施背景、存在问题、机遇挑战、解决方案以及未来计划,并结合天津的地理、历史和经济优势,分析天津市智能制造发展背景和重大意义,厘清天津发展智能制造的产业基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规划天津智能制造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提出天津智能制造发展的保障措施,可为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树立"天津样板",为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打造"天津范式",为天津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田红娜  毕克新  李海涛 《软科学》2012,26(5):10-14,26
将技术预见引入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中,概述了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提出背景和意义,并剖析了技术预见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作用。从创新战略制定过程的角度,将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划分为"关键绿色工艺确定、战略问题系统分析、战略方案产生与选择、战略方案修改与完善"四个阶段,提出将"文献计量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关键技术选择法和路线图法"五种技术预见方法分别融入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过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