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其进步性广被关注 ,其局限性往往被人忽视。莎翁四大悲剧显示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局限性 :即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悲观主义的宿命论观点 ;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是伊丽沙白戏剧和十四行诗的集大成者。通过对莎翁第十八首十四行诗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莎翁如何将人文主义思想用于文艺创作,从而达到用以"人"为本的观点去反对神的权威和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中解放出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灌注着一种人文主义精神。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正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特征,能使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中两个永恒的形象,几百年来世人评论很多。堂吉诃德是一个热情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者,但他的经历恰恰证明了人文主义的缺憾;哈姆雷特以人文主义的理想为精神支柱,坚持与封建社会的罪恶势力斗争,他的战斗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对人文主义的高扬。通过对这两人物形象做比较,揭示出人文主义在他们身上的背离与统一。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理解,中学生也不例外,正因如此,我们在解读莎翁作品时才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在中学生的作文中,却出现了"千人一面"、  相似文献   

6.
莎翁名剧《哈姆雷特》以复仇起笔,贯穿全文的,是哈姆雷特的复仇过程;为了复仇,他甚至抛弃了心爱的女人奥菲利娅,最终导致后者因绝望疯狂而溺死。作为莎翁悲剧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悲剧爱情是《哈姆雷特》中一个重要的悲剧元素;爱情的幻灭与复仇的过程构成了剧本的主要框架。  相似文献   

7.
《哈姆雷特》作为莎翁戏剧中的精品,凝聚着其复杂的人文主义理想和卓越的戏剧表现技巧,可谓"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的不朽杰作。按照"文化诗学"的批评思路,通过贯通文本的外延研究和内部研究,分析剧作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并据此进一步指出其现实价值,以践行"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核心主张。  相似文献   

8.
"卟e sea of troubles"构成了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To be or not to be"独白段的主导性意象.人物在跨越这一"沟壑"过程中所表现的行动与迟疑的"哈姆雷特式"的悖论既是人物特定性格的表征,又折射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征,伴随着忧郁的行动酿成了哈姆雷特的悲剧,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不成熟性及人文主义斗争的悲壮色彩.  相似文献   

9.
杨坤 《华章》2011,(13)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创作出来的一篇反思人的命运以及社会的忧虑的代表作品;<哈利·波特>是J·K罗琳创作出的一系列关于"魔法世界"的神奇冒险故事.两部作品看似相差甚远,细读也可读出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初,在西欧与中欧许多国家先后发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这场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体系,就是以人为重,肯定人有享受现世幸福的权利,反对神权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耶时进步的文艺就是贯彻人文主义思想的文艺.莎士比亚就是该时期新文艺的最高峰,《哈姆雷特》就足他中期所写的悲剧之一。  相似文献   

11.
索尔贝娄第一部小说《挂起来的人》的主人公约瑟夫,在等待入伍的过程中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他是一个没有生活重心,挂起来的人。他与莎翁名剧《哈姆雷特》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王子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文章分别以哈姆雷特式孤独、失语和延宕三个方面对约瑟夫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并还原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试图对哈姆雷特复仇之延宕所包蕴的历史文化信息重新作出阐发。哈姆雷特复仇行动延宕的根本原因在于哈姆雷特找不到复仇的正义性和正当性。延宕本身既宣告了文艺复兴后期人文主义理想在欧洲大陆的陷落,也反映出人文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人文主义者悲剧性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13.
四、《哈姆雷特》:人文主义青年的困惑《哈姆雷特》(1601)一般都认为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内容丰富,深刻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问的矛盾以及人文主义者在这些矛盾面前的精神困惑和思想危机;而它所根据的题材,却只是一个丹麦王子装疯复仇的古老故事。就故事新编角度说,真可谓点铁成金,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4.
<正>《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它标志着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百年来,各国学者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研究热潮从未消减,解莎翁者莫不竭精尽力,试图探讨并解决《哈姆雷特》中有关"复仇""生存还是毁灭""戏中戏"等诸多问题。据统计,平均每12天就有一部关于《哈姆雷特》研究新成果的著作问世(见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影响颇为深远。《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已发展成为跨界文本,对其研究覆盖了文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等各个领域。本文通过运用精神分析学的无意识理论、福柯的"疯癫"哲学观以及雅思贝尔斯的边缘情景理论,以多元视角对哈姆雷特的延宕行为进行分析,进而阐明隐藏在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思想形态。  相似文献   

16.
哈姆雷特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笔下家喻户晓的悲剧人物。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历来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在分析莎翁的《哈姆雷特》的基础上,探索哈姆雷特的多重而又复杂的矛盾性格,进一步加深理解人物悲剧命运的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怎样达到和谐统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给我们带来了启示:教材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师生关系的人文主义方向;语文教育评价体系的人文主义方向.语文教育要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着重强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疯癫是西方哲学家用来批判黑暗社会以及黑暗势力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哈姆雷特》作为英国最为著名的文学名著,通过人文主义的思想,揭露了黑暗社会丑陋的一面,让人们意识到社会中所存在的正义感。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雷特的疯癫是理性的、是对人性的思考、是自我救赎。全文对哈姆雷特的疯癫进行详细解读,阐述了这一特殊时期疯癫的审美艺术。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悲剧理论认为,悲剧的主要人物应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他们的动机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悲剧要符合历史的真实,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不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哈姆雷特》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王子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复仇是对旧的封建势力的反抗,是历史的必然要求。而人文主义在16世纪末所显现出的弱点与局限性使人文主义理想陷入危机,哈姆雷特的精神危机导致行动的延宕,行动的延宕酿成了最终的悲剧。因此,可以说《哈姆雷特》是新旧交替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是特定时代造成的资产阶级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人文主义"一词是19世纪才出现的,但其精神则有着很深的渊源."人文主义"首先是一种原则和方向,那就是人的自由与解放,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人的自由与解放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而中国目前的人文主义思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基本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一为以新儒家学术思想传播为依托的对于传统儒学"人文主义"的阐扬与发挥;其二为以西方现代思想为支点的反科学宰割、反物质压迫的"人文主义".当代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其针对性需进一步联系中国实际,不能盲目仿效西方把科学技术当作"人文主义"的首要对立面.两千年以来的专制造留"官本位"思想,人对人的压迫应该是人文主义批判的首要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