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块干燥的锌极板上涂一薄层凡士林油,然后用一块干净的布向着一个方向用力擦,擦去多余的凡士林,使薄膜越薄越好。用凡士  相似文献   

2.
3.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在讲授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有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教材中要求:"锌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铜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盐桥插入两只烧杯内的电解质溶液中,观察现象。"综合现象是:电流计指针偏转,锌片溶解,铜片上有红色物质铜析出。为了进一步弄清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将实验拓展如下。1棉线代替盐桥教材上注明盐桥内装有含氯化钾饱和溶液的琼  相似文献   

4.
1.实验改进的目的通过改进铜电极来增强原电池的实验效果.2.实验用品反射式化学投影仪,投影用电解槽及支架,自制投影检流计,漆包线铜丝(r=1mm,1=10cm),干电池的负极锌皮,3%~5%的稀硫酸.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课本(选修)第三册第55页[实验23],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三个:①形成原电池后,所接电流计指针摆动。②未形成原电池闭合电路时,锌片上有气泡产生。③形成原电池闭合电路时,铜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而锌片上很少有气泡。但按课本上的装置操作,第②、第...  相似文献   

6.
在讲授原电池原理时,课本上的演示实验[2—3],其现象是:铜片上产生气泡,锌片溶解且也可见气泡产生.在学生没有掌握原电池原理前,教师很难将锌片上产生气泡的原因解释清楚,从而影响学生逐步理解原电池原理.笔者认为,只有极大程度地提高锌片的表面纯度.对此,特将本实验做如下改进. 在大烧杯里加入浓ZnCl_2溶液,用一块锌片作阳极,另一块锌片作阴极.接通电压为12V的直流电源,阳极反应:Zn-2e=Zn~(2 )阴极反应:Zn~(2 ) 2e=Zn数小时后,作为阴极  相似文献   

7.
高中化学课本(选修)第三册第55页[实验2-3],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三个: ①形成原电池后,所接电流计指针摆动. ②未形成原电池闭合电路时,锌片上有气泡产生. ③形成原电池闭合电路时,铜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而锌片上很少有气泡.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传统实验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利用氯离子传感器直接测量了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Cl-的浓度,通过两电极Cl-浓度的变化,成功演示出了铜锌原电池中氯离子移动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9.
原电池实验是电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理解电化学知识的关键。在高一化学必修二第40~41页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探究活动中,按【实验2-4】的要求很容易做成原电池,但在实验时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铜片上产生的气泡非常少,甚至几乎见不到,但锌片上却产生大量气泡;二是产生的电流非常微弱,电流表的指针一摆而过,供电时间短暂。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电池的电流密度大小与电极的表面积、极板之间的距离和介质等因素有关,同时电极的极化作用会使电极的放电反应变得迟钝,从而影响电池的工作时间。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反  相似文献   

10.
11.
铜锌原电池作为学生学习原电池的基本模型,不具备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普适性,从而导致师生对原电池的理解存在诸多困境.对北京市某示范高中的158名高一学生进行测试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电极材料必然活泼性不同","电极材料的不同是产生电势差的本质原因",学生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局限于铜锌原电池模型.基于此,构建了原电池认知的通用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物理化学实验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基础上,从另外一个视角探究了锌-铜电池的电动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锌-铜原电池电动势与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锌铜稀硫酸原电池是高中阶段认知原电池的启蒙性实验。文中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和创新设计:①采用石蜡处理锌片解决了单液锌铜稀硫酸原电池的实际现象和理论现象不一致的困惑。②通过对琼脂盐桥的创新设计,知道水果泥也可以用来做盐桥。③采用吸水性较好的生活用品,如脱脂棉、滤纸、纸巾、毛巾、纱巾等材料成功制作微型化的锌铜原电池。这些改进避免了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实验在教学中应用的不便,具有操作简易、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实验效率高等特点,且在探究中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得以培养。  相似文献   

14.
原电池实验     
原电池实验陕西师范大学高改玲江苏省姜堰中学张道京陕西省大荔县羌白中学党双彩凡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原则上都能设计成原电池。例如,锌能置换铜:Zn+Cu2+=Cu+Zn2+该反应可设计成丹尼尔(Daniel)电池:(-)Zn(s)|Zn2+(aq...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用Cu—Zn原电池,铜棒做电极,硫酸钠溶液做电解液(滴入酚酞溶液)的实验内容作了改进,做原实验时很难看到溶液有颜色的变化;而改进后的实验用Cu—Mg原电池,石墨做电极,碘化钾溶液做电解液(加入少量淀粉溶液和酚酞溶液),做此实验时立即可看到溶液颜色的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明显度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八,安排有金属锌置换硫酸铜溶液中Cu~(2+)的实验。此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和巩固金属与盐之间相互反应的规律,以及进一步加深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知识的认识。但是,我们在做此实验时发现金属锌(不论是锌片、锌粒、纯锌或不纯锌)与硫酸铜溶液(不论浓度大小)直接作用,置换出的生成物,不是具有金属光泽的红色铜,而是一种附着在锌表面的黑色沉淀物。只有把锌在硫酸铜溶液中放置一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17.
水果原电池实验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41000)周瑞萼,唐业仓众所周知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这里介绍的电池是有趣的“水果电池”.当把锌片和钢片两电极插入各种不同的水果(一块或三块用钢导线串联)或水果汁会产生一定的电势和电流.它不仅能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8.
1问题提出背景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粤教版高中物理各册教材均已出炉,这些教材都明显地彰显出了“反映课改理念、顺应时代要求”的特征,特别是教材中无论是课堂演示实验还是学生探究实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再是那种“菜谱式”的实验。其中粤教版第3册第4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安排为探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相似文献   

19.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恒定电流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必须做好原电池分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制作电压高且稳定的原电池至关重要.笔者根据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1教师用书提供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显示电源电动势比较低,无法完成教材要求的探究性实验.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和拓展,具体介绍如下.一、制作原电池1.配制电解质溶液(1)改进:氧化剂改用重铬酸钾,重铬酸钾的氧化性比高锰  相似文献   

20.
1问题的提出原电也实验是电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理解电化学知识的关键。学生最初接触到的原电池装置是锌片和铜片直接置于稀硫酸溶液中组装而成的(如图1),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装置改为如下图2装置,使用了盐桥(作用:一是使两个半电池溶液连成一个通路,二是使两溶液保持电中性)。但有些中学实验条件较差,可能没有盐桥,而不能演示原电池实验,影响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