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异化理论不仅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更是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在马克思之后,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异化"进行了再阐释,也使"异化"出现众说纷纭的局面。后马克思时代的异化理论不仅是对马克思思想的延续,也是基于现实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创新。无论是马克思异化理论原型还是后来诸多的异化理论模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揭露无不表达对人的尊严、价值和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异化理论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产生、完善和发展是一个理论创立过程;它所揭示的异化概念的含义极具理论的包容性和深刻性;它以深厚的穿透力解析了异化得以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现实基础;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是任何其他“理论”和“体系”所不能企及和替代的。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既具有连续的继承性,更具有本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当代人生活在一个科学与技术统治的时代之中,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走着知识论的路线。这是一条崇尚理性主义的路线,它要求理性超越感性去切中那完美的实在。它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益处,同样也让我们痛苦。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就以睿智的目光发现了现实中的弊端,那便是异化。异化是资本本身的基础,同时资本又巩固着异化。异化表明着知识论路线给我们带来的悲哀。这种悲哀又表现为当代西方人的"无家可归的状态"。正是时代面临了这种困境,所以"坐而论道"的哲学家们挺身而出。他们深入时代深处,重新思考那隐藏在生活之中的"道",以图拯救芸芸众生。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的学说中,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维度。异化问题作为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学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马克思创立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分析、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理论武器。马克思作为异化理论成熟形态的创立者,其异化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了卢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目前国外学界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顶峰论”,二是“最远论”,都否认了异化理论对唯物史观确立的作用。我国学界把马克思异化理论当作仍未脱胎于黑格尔、费尔巴哈框架的不成熟作品,从而不太注重马克思异化理论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区别,相反地倾向于注重他们的联系,从而未能对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学理关联的深入揭示。其实,在理论过渡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是有深刻联系的,并且对唯物史观的确立有着重大的作用。这个作用主要是在变革近代哲学主题与范式上,通过“主体”的科学重构,克服西方传统认识论上“主客观同一性”论证的局限,使之转换和上升为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主客体同一性”证明,建立了以融合了主客观的价值规律为内容的理论对象,最终完成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为进一步与历史观的统一和通向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是唯物史观学理建构的必要环节,是唯物史观确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学界在这一问题上要么急于证明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就是整个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要么耽于辩白异化理论只不过是青年马克思的一种不成熟思想,却惟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反思视角,即对马克思异化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建构前提重新进行双向度审视和省察.研究发现:第一,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不是建基于先验预设的抽象人性论;第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未事先预设一个“不异”的“本”;第三,对人的物化理解,曲解人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与作用是致使马克思异化理论长期被拒斥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之外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德国观念论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提供建构主义的方法论启示。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主体性的弘扬,二是对主体与对象之间"关系"的强调。这两个方面对马克思有很大启发,但马克思丰富了建构主义的内涵,使其实现从认识论到实践哲学的转向。就第一个方面来说,马克思强调工人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就第二个方面来看,马克思将生产劳动的资本主义表现形式即异化劳动作为自己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都是从异化或物化现象的批判角度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他们的批判都紧紧围绕着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现象而展开的.但从其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涵义范围界定等方面,二者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创立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物化思想是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二者有着许多相似性,但在理论起点、概念表述和消灭途径等方面又存在着相异之处.这些方面需要我们从理论内涵上深入把握,以便厘清二者的异同.本文就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粗略的对比探讨,并且说明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于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美学的视角重新阐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于当今时代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结合现代社会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异化产生的原因,同时辩证地看待异化产生的影响,探索异化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人与自然的异化与回归中,体会生态美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异化”一词,在德国古典哲学以前,还不是一个专门的哲学术语,它指的是权利的转让、关系的疏远和精神错乱等等.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代,“异化”才被规定为重要的哲学范畴.马克思在扬弃了前人的异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异化理论,而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乔治·卢卡奇在其代表作中根据马克思的论述,阐述了资本主义物化现象,试图恢复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卢卡奇所说的物化也就等同于异化.  相似文献   

11.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异化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外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热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开展以来,国内学者也围绕此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归纳起来看,在理论层面突出地体现为三个方面:对异化概念的理解、对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对马克思异化理论内涵特质的诠释。这些研究成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回顾和反思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能为我们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提供理论养分,而且也能为我们深刻剖析现代社会、反思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2.
在后现代性的视野中思考马克思哲学,不仅仅使思考这一哲学的背景发生了置换,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作为现代哲学家,在现代性这一时代性、历史性的课题面前的独特批判视角所呈现的后现代意蕴引起了人们的再度思考。文章试图通过马克思哲学后现代意蕴中"经线"和"纬线"两方面的挖掘来揭示其哲学中曾被人们忽略,而又契合着当代社会问题,并展现其思想精华的部分,以期捕捉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一些画家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带动下,为求改善生存环境,而改变其作品———画的艺术创作方向,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顺应市场。也有部分当代画家一直坚守自身中国画之传承和发展,作品中也表现来自自然的灵性,和一些画家对于宁静与完美的向往,这也是当代画家自我人格之境的显现。但对于当代画家来说秉承传统的程式的同时,市场的认知和需求不可回避地成为新的问题。其中,当代画家与画的生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本文里当代画家特指当代中国画画家们。  相似文献   

14.
分析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具体内容,其核心是人与人的异化.异化劳动是人的解放过程中的必要阶段,共产主义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着眼于人本主义与经济学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过渡性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可以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剥削和异化现象,同时,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解读和发展,找到异化理论的来源与内涵,揭示异化中的内在矛盾,对我们解决现代性问题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劳动对象、劳动过程、人的类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现象。与历史上以往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强调异化不是虚幻的,异化是在劳动活动中产生的,本质上是劳动活动的异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克服异化的现实之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一个角度揭示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那就是异化的主体是人,人即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的改造者。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经历了从哲学异化到政治异化再到劳动异化理论的演变过程。从异化概念入手对"异化"这一概念追根溯源,厘清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路,可以为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生存主义的教育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存主义的教育选择,不是使学生被动地适应社会,更不是牺牲一切来融入社会,适应和融合应由学生自己去做,而教育的任务就在于通过探究、审视、批判和表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生存能力。教育乃是为了帮助学生发展正确地做出决定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寻找和发现自我,关键是培养其自主自立的精神,以保证学生的真正自由和个性发展,以至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选择继承马克思异化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遇到了新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家志趣以及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范式意义等方面,能够获得合理的诠释。思想家们将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的现实和问题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出各具特色、富有深度的批判理论,在批判理论的样态、批判的问题指向、批判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变革社会的主体等问题上,创新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认为人类理性思维的特质就是运用思维的“抽象力”通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而这种抽象力把世界作为整体把握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因而认为“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颠覆”,首先在于他意识到任何理性,观念不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只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幻觉”的观点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而且这种反本质的观点,又是一种标准的后现代哲学语境。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并不存在“认识过程”混同于“表达过程”,语言不仅不是消除哲学问题的工具,而且还是澄清哲学问题的砝码,马克思思想的连续性与“颠覆”一词是格格不入的,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旨在剥离它的唯心论外壳,决非要去颠覆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