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发生在一个美国人身上的故事。有一天,他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兴奋地向他报告学到的新东西。儿子郑重其事地拿出一把水果刀和一只苹果,说:“您知道苹果里藏着什么吗?”做父亲的不以为然:“除了果核还有什么?”这时,儿子便把苹果切成两半。众所周知,通常的切法是从苹果茎部的凸处切到底部的凹处,而他的儿子却横着把苹果一分为二。他刚要批评儿子,儿子却举着切开的苹果说:“看哪,里面有颗星星。”果然,苹果的切面中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这个美国人沉默了,他一生中吃过多少苹果,然而就在举手之间却和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发现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2.
这是发生在一个美国人身上的故事。有一天,他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兴奋地向他报告学到的新东西。儿子郑重其事地拿出一把水果刀和一只苹果,说:“您知道苹果里藏着什么吗?”做父亲的不以为然:“除了果核还有什么?”这时,儿子便把苹果切成两半。通常的切法是从苹果茎部的凸处切到底部的凹处,而他的儿子却横着劈开。他刚要批评儿子,儿子却举着切开的苹果说:  相似文献   

3.
张英 《四川教育》2005,(5):47-47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有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兴奋地向父亲报告学到的新东西。儿子郑重其事地拿出一把水果刀和一只苹果,说:“您知道苹果里藏着什么吗?”父亲不以为然:“除了果核还有什么?”儿子把苹果切成两半。通常的切法是纵向从苹果顶部切到底部,而他的儿子却横着劈开。他刚要批评,儿子却举着切开的苹果说:“看哪。里面有颗星星!”果然,苹果的切面中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父亲沉默了。他从小到大吃过不少苹果,却因“惯性”和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发现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4.
一日,笔者偶然读到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迫不及待地告诉爸爸,说他今天在切苹果时,发现里面藏着一颗漂亮的星星。苹果里会有星星?爸爸大惑不解,他熟练地将一个苹果一分为二,看了看对孩子说:“小鬼头,哪里有星星?”儿子神秘地一笑,拿起另一个苹果用刀一切,在苹果切面处果真显现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父亲这才发现儿子的切法非同寻常,他不像多数人那  相似文献   

5.
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向父亲报告幼儿园中的新闻,并告诉父亲,他有一个重大发现。“什么发现?”父亲漫不经心地问。“苹果里藏着一颗小星星。”父亲瞪大了眼睛:怎么会呢?儿子拿出一个苹果,拿起小水果刀,郑重其事地向父亲展示他的发现。他费力地切开了苹果,但是孩子不是从茎部到底部这样竖着切下来,而是横向拦腰切了下去。儿子把切开的苹果放在父亲面前:“爸爸,看,多漂亮的星星。”父亲真正地惊呆了:我们吃过了多少个苹果,每一次都是“祖传”的规规矩矩的切法,从来也没有想到另一种切法,当然也从没有见到苹果中美丽的星星。筌苹果里的星星@…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有一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兴奋地向父亲报告学到的新东西.儿子郑重其事地拿出一把水果刀和一个苹果,说:"您知道苹果里藏着什么吗?"父亲不以为然:"除了果核还有什么?"儿子把苹果切成两半.通常的切法是纵向从苹果顶部切到底部,而他的儿子却横着劈开.他刚要批评,儿子却举着切开的苹果说:"看哪,里面有颗星星!"果然,苹果的切面中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父亲沉默了.他从小到大吃过不少苹果,却因"惯性"和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发现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7.
开心一刻     
《家长》1998,(3)
1.请在下列两个数字链的等号左端各填入两个相同的运算符号,使之成为两道得数为1995的等式。 一农夫有两棵果树,一棵在山南,一棵在山北。一天,农夫把两个儿子找来吩咐道:“你们去看看苹果长多大了。老大去山南,老二去山北。”两个儿子去了。回来后,老大说:“山南那棵树上的苹果有半个拳头大。”老二说:“山北那棵树上的苹果有一个拳头大。” 十天后,农夫亲自去看,只见两棵树上的苹果一般大。都有一个拳头大。 农夫气冲冲地回来了,说有个儿子欺骗了他。你知道是哪个儿子?为什么说欺骗了他? (赵新领) 从前,一位秀才到李庄访友,当他走到一个三…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迪·恩·帕金斯有一篇著名的短文,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我认为他切错了。我们普遍认为,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递到我面前“:爸爸,看呐,里面有颗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迪·恩·帕金斯有一篇十分著名的短文,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的面前,“爸爸,看呐,里面有颗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显出…  相似文献   

11.
校园逸趣     
事出有因老师:“你的《抢救亲人》的作文怎么连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学生:“那么急的事怎么能停顿呢?”老师:“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大?”学生:“眼皮。”老师:“为什么?”学生:“只要把眼一闭,全世界都被遮住了。”父亲很关心儿子的学习。一次闲暇时,他问儿子:“自习课时一般你们教室有多少人?”儿子说:“如果老师在的话,一共有35人。”“那么老师不在的话,又有多少人?”“一个人也没有。”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正在讲“现在进行时”,她问道:“现在我说一句话:‘老师长得漂亮。’大家看一下该用什么时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过去时。”约翰哭…  相似文献   

12.
开心词典     
《中等职业教育》2004,(21):36-36
谁的孩子 儿子回家后兴高采烈地告诉大家:“今天上课时老师说,一个孩子吃河马的奶,一个月长了二十多斤。” 爸爸大声吼道:“胡说八道,哪有这回事,是谁家的孩子?” 儿子认真地回答:“就是河马的孩子啊。” 美国人鄙夷地说:“这种玩艺在美国只用10年就足够了!” 经过爱丽舍宫时,美国人问司机:“这是什么?”司机自豪地说:“这是爱丽舍宫,我们用了20年才建好。”美国人鄙夷地说:“这种玩艺在美国只用5年就足够了!” 经过埃菲尔铁塔时,美国人问司机:“这是什么?”司机说:“这个我不知道,10分钟前我从这经过时,这儿还什么都没有…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儿子走上前来,告诉我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a)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b)“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来切给您看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说:“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  相似文献   

14.
娱乐逗秀场     
母亲:“你的脸还干净,可手怎么这样脏?”儿子:“我刚才用手擦脸了。”两人分有一男孩在水果店里偷了两个苹果,当场被抓获。老板问他:“小鬼,是谁要你来偷的?”“是、是你家的小约翰……他说了一人分一个。”称一称您的儿子一位妇女急匆匆地走进一家商店。“5分钟前我让小儿子来买一磅果酱,回去时分量不够,这个你怎么解释?”售货员礼貌地答道:“太太,回去称一称您的儿子。”手脸之间天刚黑,小约翰的父亲就上床睡了。那又粗又讨厌的鼾声弄得小约翰无法再把作业做下去。“喂,快醒醒!喂,快醒醒!”小约翰使劲地把父亲摇醒。“我才刚躺下,喊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  相似文献   

16.
儿子刚过两周岁。有一天,他把家里的玩具一件件整齐地摆放在客厅的榻榻米上。我走过去问他:“儿子,你在干什么?”不料儿子却一本正经地说:“欢迎光临,请问你要买什么?”我一下子明白了,也一本正经地说:“请问小白兔多少钱一只?”他只知道一元钱,就爽快地说:“一元钱。”我拿了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儿子走上前来,告诉我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a)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b)“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来切给您看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说:“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语文》2005,(4):17-17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有一天,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你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切给你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轻松的聚会上,一位很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学家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故事是他给EMBA学员上课时列举的有关“撮合”的基本训练的例子: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头儿,他有个儿子,儿子和他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儿,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儿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儿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儿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  相似文献   

20.
快乐的理由     
快乐的理由其实很简单。近日,读到一篇关于快乐的文章是这样的:一位作家移居美国,他的儿子在美国出生,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儿子的思维方式常常令这个当作家父亲吃惊:有一次,正受案牍劳神之苦的作家,见儿子放学笑嘻嘻地回来,便奇怪地问, “什么事把你乐坏了?”儿子却说没什么事, “没什么事,那你乐什么呀?”“如果非得有快乐的事才乐,每天有那么多快乐的事吗?没有开心的事整天绷着脸不难受?”父亲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又问是谁教的,儿子说,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有人教吗?作家目瞪口呆了。在儿子的启发下,作家学会了找理由让自己快乐,愉快的情绪使他写下了大量的作品。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渔夫在沙滩上晒太阳,富人过来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去工作而在这里浪费时间?渔夫说: “为什么要去工作啊?”富人说:“赚钱。”“那有钱可以干什么?”富人说:可以周游世界、休闲渡假啊!渔夫说: “那么,我现在又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