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新儒学思潮历经近90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百年来的思想舞台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近年的学术界乃至文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全面了解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历史演变过程,正确评价其在理论和现实层面的得失,确立对待现代新儒学的正确立场,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评现代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认为,现代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均以批判、修正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端和现代化的负面效应为立足点,分别从前现代和后现代的视角消解现代性;这两种文化思潮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对接和联姻在客观上阻碍着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生成,必须从总体上拒绝现代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精神;中国无法避开现代化而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中国的首要问题是加速现代化,而不是医治现代化过分发达导致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的文化分为两大类: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基础,而东方文化则主要根源于以儒学为主于的中国文化。“儒”之涵义,先儒曾有诠释,而经典式的诠解,当推西汉刘歆之“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会,于道最为高.”孔子是因学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经立了以“仁”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仁者,人也mp,“人者,爱人峋@.对文是“人”,手段是“爱”,目的是“治”.从“仁”出发,通过忠想、正名、礼乐、教化…  相似文献   

4.
“七·七”抗战爆发,改变了五四以来中西文化发展的走向,在空前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下,五四时期批判传统和思想启蒙的狂热,似乎成了过眼烟云,以胡适为代表的“西化”论主张,这时也显得迂阔而不且实际,成为过时之论,而对民族文化的重视成为社会思潮的主导,从而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在这国难当头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东方文化派不失时机地利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创立体系,扩大影响,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5.
2004年高调出场的大陆新儒家学派,在意识形态上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表现出露骨的反马克思主义立场.他们认为民主政治并非天下共法,中国应该走"政教合一"的道路,明确提出了"重建儒教"、"儒化中国"的主张.他们是极端的文化特殊论者,公开标举起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的旗帜,拒斥现代先进文化.大陆新儒家的这些主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极其有害的,值得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6.
能否从传统儒学中引申出现代科学,能否从传统儒术里开发出当代民主,以及儒家伦理能否推进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这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研究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从宋明理学的逻辑分析切入,通过对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历史反思,揭露了其学术神话的诱惑实质及其学术思路的虚幻建构,指出,作为文化思想遗产,宋明理学和传统儒学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世界性的学术研究价值。但我们必须澄清三个理论问题。1.心性义理之学是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科学?2.义利公私之辨有没有管理学水平上的民主?3.天人内外合一之道能否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景海峰对现代新儒学予以较多关注。他认为,正是汉学的没落和宋学的复振,导致儒学身份的裂变和形上意义的迷失;而新的学科定位,又为被迫转型的儒学提供栖身之所。关于现代新儒学的发展,他着重剖析了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和牟宗三的学术思想,然由于海外新儒学尚处于发展中,故而没有从学术层面上给予评定。对于儒学的未来前景,他虽然没有指出具体的发展路径,但从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上作了宏观审视。总的来说,景氏之论对于人们了解现代新儒学,探索和思考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新儒学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有着多层面的复杂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构成中国近现代新儒学的事实前提和逻辑原点,而西方近代文化的危机则是新儒学产生的个别性和直接性根源;现代新儒学的产生也离不开它的“宿敌”——文化激进主义的刺激;现代新儒学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员还与中国近现代的其他文化保守主义有着理论上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鸦片战争以来的新儒学谈起,采用新儒家三代说的观点,通过对所选取的有代表性的人物思想进行梳理来对新儒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介绍,简述了现代新儒学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李翔海先生是现代新儒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其学术成果不乏真知灼见,自成一家之言。先生对现代新儒家概念的辨析、对现代新儒学理论特质的探索、对现代新儒学发展历程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现代新儒学的理性认知。从一定程度上说,现代新儒学研究成为理解先生思想的一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作了比较探析,认为:前者试图通过显发仁心与仁性的现代意义及建构以主客对置为基本特质的现代认识论,为人类确立足以安身立命的价值之源,后者从反本质主义和反基础主义出发,强调不存在永恒的精神家园,人只能永远流浪而四海为家;这些差异的形成既有时代性原因,又有民族性背景,即西方文化的理论逻辑是从自由到虚无,中国哲学则是通过内在超越的路向充分肯定现实人生世界的终极意义;后现代主义在弃置镜式哲学时寻求人与世界和谐的理论意向与现代新儒学天人合一"的理论归趋具有某种契合,二者对现代性负面效应的批判也保持了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二者的相似性并不足以表明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中国哲学仍然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必须真正完成价值系统的现代转换,另一方面又要充分体现中国哲学优良的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高校人文教学中的一部分。迄今为止,儒学已经具有2 500多年的生成与流传史,儒学的思想内容主要包含在五经、四书中,儒学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精神气质。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儒学必须实现典范转移与思想转换。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新儒学是对古代儒学思想的现代阐释,蕴含着重要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指导方针上坚守民族性原则,在教育目标上弘扬道德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在教育内容上注重传统文化的扬弃,在教育实施方面体现出“知行合一”的实践品格,在教育方法上倡导体验、感悟与内省.  相似文献   

14.
15.
刘基儒学思想刍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基的儒学思想特点有二:一是以"措诸用"为旨归,对于明初的学风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二是兼综众说:既融会理学诸派而以朱陆和会为主,又儒道互补,体现了明初思想多元的特征,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刘基得"濂洛心法"又兼融陆学,为心学在明代留下了发展的空间,为其后阳明学的兴起打下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伏笔.刘基的儒学思想对于明代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小燕 《现代语文》2007,(10):112-113
较之传统儒学,现代(当代)儒学已经或正在发生着某种整体的、根本性的改变。当代新儒家的兴起自有其时代性的眼光与迫切的使命感。本文力图探究新儒学的流派、在当下的存在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学术界对现代新儒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从一开始,其关注点就同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这个文化讨论的中心主题紧密相联,因此,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大陆学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对现代新儒家学派(大陆近几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对第一、二代现代新儒家思想理论的评价上)的思想理论和学术成果,给予了客观的分析和公允的评估。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大陆学者在有关研究中所表现出的客观、平实、公正、宽容、理智的态度,实为从前所罕见。”(郑家标《当代新儒学论文集·总结篇》第…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保持着新洞见的继续产生。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意义,为此,通过对多样性"文化"的观察和研究,人类学家们按其科学求真,搞清楚人类的"真相"的研究方法与目的试图综合个别性来找寻普遍性,试图将诸种文化与族群生活各个方面纳入人类学体系的知识性构建中。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内所指的现代性爱思潮是指一种以现代性学知识(包括性科学、性心理学)、现代人文主义思潮为主要内容的思潮.  相似文献   

20.
北大的特殊文化环境,西方批判、反省现代化的思潮,父亲之死给梁漱溟带来的心理动力和毅力,是梁漱溟实现由佛返儒的文化心路的原因.梁漱溟提出的力图解决文化与现实社会存弊相连问题的文化模式有独创性,它为新儒学在当今的活跃开了一代风气,并赋予了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