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老漂族"的数量也相应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文章运用推拉理论,通过分析城市的推力和拉力,探索了"老漂族"在进行养老地点选择时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家庭照料行为和社会环境是吸引"老漂族"留城的主要拉力,而代际冲突、社会政策和社会融入推动着"老漂族"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养老。如何使得"老漂族"安心养老度过幸福的晚年,还需要通过政府、社会、子辈和"老漂族"自身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2.
《楢山小调考》表现的是古时候日本信州一带贫苦农民中流行的弃老习俗.文中出现的大量小调传承着世代相袭的乡俗、蕴藏着楢山进神的规约.笔者借阿玲和辰平的遭遇反映彼时小人物在生存困境挣扎中的无奈.这对母子在面对弃老这一悲剧宿命时采取了与身边村民截然不同的态度,有对悲凉命运的坦然面对,更饱含着对亲情的眷恋和不舍.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日本文学作品中,关于母亲形象的塑造不在少数。《弃老》和《楢山节考》便是两部以弃老为题材,反映社会现实,描写了母亲形象的作品。本文通过对文本的解析,通过对小说的背景、母亲的性格、选择不同的分析,主要探讨两部小说中母亲形象的异同。相比之后可以看出,两者的主人公都是独立刚强的日本女性,《楢山节考》中刻画了一位慈爱而无私母亲形象,为家庭大局考虑选择了上山。在相比之下,《弃老》中的母亲的选择是一种厌世观的体现,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
“以房养老”以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为基本模式,以明晰的房屋产权为前提,贷款金额取决于房产价值等因素,贷款领取方式灵活多样。“以房养老”是养老体系的重要补充,但由于产权制度不完善、市场环境不匹配、法律支持不成熟以及传统观念的束缚,目前我国各地的试点进展缓慢。根据国外实践经验,要使“以房养老”成功运作和顺利推广,合理的、多层次的产品设计是基础,政府担保和监管是关键,法律健全是保障。因此,我国“以房养老”体系的构建应从相关市场环境的建设、法律法规的探索与完善、系统性风险的控制等方面入手,推进“以房养老”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当前的试点,应针对潜在的“以房养老”需求群体(如拥有住房产权的失独家庭、孤寡老人)进行适宜的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形势.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较早,通过实践逐渐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养老模式.我国现行的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面临诸多问题,而新型的养老模式的推行需要改变传统的养老理念、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等[1],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6.
伴随老龄社会的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是解决我国老龄人口养老问题的重要方式。本文总结了郑州市管城区托老站的发展现状,结合社区老龄人口的养老需求,从运营资金、场地供给以及服务状况等方面阐述了托老站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实现管城区社区养老服务的提升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浅析“以房养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面临巨大的压力,单纯依靠现有的社保制度和传统的家庭养老,越来越难以适应加速来到的老龄化危机。面对汹涌到来的银色浪潮,"以房养老"模式,也即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以缓解我国的养老压力,本文分析了以房养老在我国推行的市场前景,同时也指出了相应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社会流动日益频繁,出现了老漂族这一新的社会群体.他们为了养老或者抚育孙辈,背井离乡.因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社会交往、代际关系等方面的障碍,他们在文化、社会关系、心理等方面的社会融入存在困境,精神和心理空巢问题严重.为了帮助这一特殊老年群体消除孤独,安享晚年,可从家庭文化建设、流动人...  相似文献   

9.
吴静 《江汉学术》2022,(5):73-83
通过对武汉市二十多家养老机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和生活小区的实地调研,结合对412位60岁以上老人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比分析了武汉市居家养老、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和各种不同类型养老机构的运营状况和不同养老模式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现状。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考虑入住养老院的意愿逐渐增强;男性较女性更不愿入住养老院;和子女同住的老人最不愿考虑将来入住养老院,而空巢老人最愿意入住养老院;与互联网社会融入程度越高的老人越不想入住养老院。研究还发现,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同质化严重,无法真正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即使是最受欢迎的文体活动,经常参与的老人也只占50%,基本不能提供老年人需要的精神慰藉服务。受老年人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限制,养老机构存在高档的空床率高、低档的一床难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家庭结构核心化及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在逐步增多。但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弱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养老机构少等因素,使得"空巢老人"养老困难重重。本文在分析目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过劳死"现象越来越多。究其根源,在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笔者从"过劳死"基本问题出发,对"过劳死"的定义、产生原因、危害进行简单的阐述,提出关于"过劳死"的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包括加强公会以及劳动保障部门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提供定期健康检查、心理疏导以及立法部门对于"过劳死"工伤认定标准的细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它不同于家庭养老和院舍养老,而是住在家里,通过完善社区服务,来帮助老年人幸福安度晚年的一种方式。因此,发展社区服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双重影响下,"空巢"老人问题日益凸显。选择何种养老最优模式和养老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这一群体,成为当前社会保障领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现行的四种不同养老模式进行综合比较,发现机构养老为最优模式,以此为基础提出鼓励多元化参与,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化、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支持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养老负担十分繁重,单纯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存钱养老以及国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能很好的解决养老问题;"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缓解我国的养老压力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努力破除"以房养老"模式实践当中的障碍,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以房养老"道路。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烟台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以及由此产生的养老服务需求对烟台市养老事业加速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但传统养老机构和模式面临的挑战和弊端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而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就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多措并举建立与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成为今后烟台市发展养老事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社区嵌入型养老机构的发展是居家养老与传统院舍养老的重要补充,是养老社会化、市场化的结果,也是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和社区地缘性依赖的产物。文章分析了我国养老服务的现状,特别是我国社区嵌入型养老机构的优势,找出了其运作困境及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分离现象日益凸显,传统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出现危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为农村居民养老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持,也建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其保障水平不高、保障范围有限,也进一步弱化了农村家庭养老。对新疆M村的田野调查显示,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其中维吾尔族居民的家庭养老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养老正式制度还不能完全有效发挥其保障功能时,应重视家庭养老这一非正式制度的功能。不但要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拓展保障范围;还应基于一定程度代际分离的现实重建农村家庭养老制度,使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成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两个支柱”。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老龄化步伐越来越快,传统养老模式的局限以及各国所面临的经济与社会环境,学术界越来越关注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和探索。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目前国内外学界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有关研究成果和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更好地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居家养老服务是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籍、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更新和补充。  相似文献   

20.
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如何有效解决养老问题,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资产为本"的社区养老,可以充分激发社区要素的活力,调动可以运用的资产,有效缓解政府养老压力,也可以满足我国老人社区养老的愿望。文章结合兰亭社区养老项目,阐述如何以"资产为本",构建社区养老服务支持系统,为有效解决目前养老的困境提出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