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传播》2006,(1):60-60
《青年记者》2005年第10期发表廖金英、谢太平的文章《“媒介审判”未必有碍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3.
司法与传媒的关系一直很微妙,近年来频繁出现"媒介审判"事件令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的矛盾凸显,媒体报道带给社会与司法公正的消极影响渐渐占据其主导作用。媒介审判该何去何从?是该彻底杜绝还是适当参与?引发学术界争论,在此,借由案例例证媒介审判可去可取之处,并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少女周岩毁容事件"过去不久,在惋惜之余,媒体的报道也引人注意。很多报道中都有"富二代"、"追求未遂"这样的字眼,更不乏"拒绝求爱惨遭毁容"这样带有倾向性的标题。加之近些年媒体对司法案件更多的关注和影响,"媒介审判"正在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现象。虽然媒介审判对司法会有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对引导舆论、监督司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法制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媒介审判现象,即媒介在司法审判前对涉案人员做了超前的审判预测.媒介通过带有主观倾向性的报道向受众展示"真相",进而影响社会舆论,用"媒介真实"向"客观真实"发出挑战.要使媒介审判回归于正当的舆论监督,新闻媒介要规范新闻报道、严肃新闻评论,对法制新闻报道、评论的最终目标应定位于普及法律知识、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关系,用真实可靠的事实和公正客观的评论为受众展现真实客观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等自媒体的使用,传统"媒介审判"在互联网时代有了新的发展,新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媒介审判"与传统"媒介审判"有哪些区别,网络"媒介审判"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从加强网民素质、加强媒介自律,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和司法机关的良性互动四个方面防范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媒介审判和媒介监督的概念、功能、效果等方面对二者作了比较和区分,指出媒介审判的形式及其危害所在,给出相应的对策,以防止正当的媒介监督滑向媒介审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媒介审判现象成为新闻界、法律界甚至整个社会所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关于媒介审判的研究多为讨论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及消除媒介审判的对策。本文从我国媒介审判产生的根源出发,考察它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力丹 《新闻记者》2001,(10):50-50
如何处理好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西方法律界 ,不论是海洋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国家 ,都排斥“舆论监督司法”这样的概念 ,因为担心这可能造成公众对司法的不信任 ,从而损害法律的权威性。而对新闻界而言 ,则习惯于扮演与主流政治制度对抗的角色 ,而司法便是主流政治制度的替身。当然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媒介与司法都是在党的领导下 ,都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因此不应处于根本对立的地位。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确实出现过媒介发表不正确的意见 ,从而影响司法公正的事件 ;当然 ,也出现过司法压制舆论监督的…  相似文献   

10.
从媒体诞生之日起,"媒介审判"作为舆论监督司法的一个副产品,便引起了新闻界和司法界的争论.媒体利用自己舆论监督的职能对司法案件进行先入为主的审判,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司法独立,影响了案件的正常审判,不利于社会的法治化进程.但是,造成"媒介审判"的责任不仅仅应该由媒体一方来承担,它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司法机关职责的缺位、司法机关本身的封闭性、法官独立人格的缺失、舆论的非理性以及舆论监督方面制度与法律的不健全等,都是导致"媒介审判"的原因.因此,要防止"媒介审判",需要司法部门、媒体、大众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媒介审判"的机理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平衡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中,"媒介审判"具有极大的负面作用,它妨碍司法公正的实现."媒介审判"的实质是以新闻自由为由干预司法独立,以道德评判取代司法审判,以"话语强权"代替舆论监督."媒介审判"的产生归结于司法的缺位、新闻界的越位、媒体商业利益的驱动、公众人治情结的执着及制度建设的空白等多重因素.防治"媒介审判",新闻界重在明确媒介在舆论监督中的角色定位,规范监督行为,信守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司法界则应在增大司法的透明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保护司法独立,限制过度的舆论压力的司法屏蔽机制.  相似文献   

12.
沟通理解合作--『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勰 《新闻记者》2004,(1):43-44
2003年11月1日至2日,由中国记协国内部和中国法官协会研究部共同主办、吉 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的“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研讨会在江西省井冈山市举行,与会者有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高级和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大专院校的学者、律师共54人。现将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  相似文献   

13.
论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 《新闻知识》2000,(6):21-23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法治国家,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的基本的、也是最后的合法手段。司法公正对于我国社会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现阶段,司法腐败现象大量存在。人们普遍认识到必须强化对司法权的监督,以清除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传媒作为重要的社会监督力量,在这方面被寄予厚望。对此,笔者认为,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看到传媒监督司法的复杂性,即它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传媒监督要趋于良性,必须寻求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合理平衡。 一、传媒监督司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去年,李鹏委员长明确指…  相似文献   

14.
新闻自由权利的异化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大潮澎湃的背景下,某些媒体淡忘了自身的角色和使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片面追求所谓的“市场新闻”和“话语经济”,新闻报道面临着蜕变为准经济行为的尴尬。时下的新闻媒体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热衷于话语炒作、制造“话语爆炸”的特殊行当,这种报道风格和方式也是新闻媒体对新闻自由的滥用,使新闻自由没有发挥出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作用,而将新闻媒介所具有的特权运用到毫无意义的报道中,甚至影响到了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刘智丹 《大观周刊》2011,(19):17-18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网络的日益发达,以及人们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日益增强,普通民众对涉及司法公正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舆论监督对实现司法公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监督不当亦会干涉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就有效平衡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民主化建设的进程中,与公众权利有直接关系的司法公正工作建设也受到了相应的关注,关注途径主要是新闻媒体。因此,新闻媒体舆论也就相应地变成了公众对于司法工作公正程度的一种监督方式,这种方式也是我国每位公民应享有的维权方式之一。本文对新闻舆论监督和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永亮 《声屏世界》2004,(11):25-25
培根说:“一次不公的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流败坏了。”司法公正分为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部分,而核心是程序的公正。没有程序的公正.一切都无从谈起。司法公开是程序公正的前提,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司法公开。  相似文献   

18.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05,(11):16-17
去年上半年,深圳市曾经发生有人叫嚣要“百万元买记人头”,威胁干涉舆论监督的恶性事件.如今,在记节前夕,浙江台州市又发生了交警大队长率众冲击报社,掳走报社副总编的更为粗暴严重的干涉舆论监督事件.  相似文献   

19.
贾岳  薄锋利 《青年记者》2005,(11):40-40
据《燕赵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9月13日,河北安平发生了一起县电视台台长聚众打人的骇人事件.该事件的起因是台长的儿子因琐事与邻居发生冲突,紧接着这位台长纠集七八个人到这位邻居家进行打砸,并把男主人打伤.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当时这位台长是用县电视台《七彩银屏》的采访车载着大队人马前往的,可谓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由于打人的身份特殊、性质恶劣,在当地群众中引起极大愤慨,一时形成街谈巷议的“口头舆论场”.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公民更多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公民开始参与到司法事件的监督、调查和评论当中,成为网络媒介审判的主体。与传统媒体报道司法案件不同,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的匿名性使受众也能够参与司法事件的调查,探究事件的真相以及积极主动地表达对审判结果持有的观点和意见,当多数人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时,便容易出现压倒性的、甚至是极端的公众意见,影响司法的公正。文章从网络时代下公民的舆论监督、调查、刻板成见评论以及公众心理和人际格局的变化四个方面探究当下网络媒介审判的特殊性,进而提出对网络媒介审判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