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之 《考试》1999,(10)
电化学知识包括原电池、电解和电镀,其原理均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完成电能和化学能之间转化:化学能原电池(?)电解池电能因此在掌握原电池、电解和电镀基本原理时要注重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一、原电池原电池实质上是依据一定条件,将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过导线传给氧化剂,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负极、正极进行。组成原电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必须有两种活泼程度不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做电极。2.电极必置于电解质溶液中。3.形成闭合回路。在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电化学是中学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学知识相互渗透、相互综合的知识点,其内容主要包括原电池和电解池,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必考的考点.考查的重点是①电化学基本理论,电极的种类和电子、离子移动的方向.②电极反应的类型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③电化学的简单计算等.以下用举例说明的形式谈谈电化学部分的复习要点.一、原电池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从理论上看,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发生电子转移,如果能够设法使转移的电子  相似文献   

3.
<正>原电池是利用两个电极的电势不同,产生电势差,从而使电子流动,产生电流的。需要注意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设计成原电池。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原电池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外接导线传递给氧化剂,使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原电池中  相似文献   

4.
题目图1装置是电解池的是( )答案:(B).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很多知识.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识别,中学阶段是按下列原则进行的:原电池是利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是在外接直流电作用下,发生非自发氧化还原反应,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一般以有无外接电  相似文献   

5.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它是将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上发生,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根据原电池电极材料和电极反应形式,原电池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根据原电池两极的活泼性不同,将原电池两极分为负极和正极.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称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称为正极.负极和正极是原电池中的顶梁柱.与原电池的2个电极有关的常见题型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金玲 《成才之路》2011,(20):90-I0019
一、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教材地位:本课题是从能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承接化学1的氧化还原反应,铺垫选修4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知识内容: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重点是解决原电池原理,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直接转化。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全国各地进行课改,高考的模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但是原电池这一部分知识仍然是各地高考的热点,比如最近几年安徽、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题中就涉及原电池.为了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明白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下面特将原电池考点作一小结,并以近几年的高考题为例做一分析,供正在学习这一部分的同学及高三学子参考.第一,原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第二,原电池的实质就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  相似文献   

9.
<正>原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它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在工农业生产以及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原电池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内容,是元素化合物和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载体。由于原电池知识与其他学科以及化学内部诸多知识的联系较多,是高考的热点。在实际教学中其灵活性和综合性也很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立足教材,结合实际教学,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1考纲解读 电化学知识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既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密切相关,是考查考生主干知识和各种能力很好的结合点.试题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解题时,要有效运用对比思维和守恒规律.2考点归纳1)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围绕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内容展开。其中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中,需要重点关注电子转移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这也是该反应的本质特征。而电化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映射,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可以利用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做原电池。电化学更多的是体现能量之间的转变,主要是电能及化学能的相互转换,通过能量转化装置,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化学的实际效用,有利于培养其实践能力。对此,本文就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为化学教材中相关内容的编排及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志立 《新高考》2006,(11):33-36
一、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关系原电池电解池能量转化化学能一电能电能一化学能反应特征自发进行反应非自发进行反应电极名称由电极本身决定负极:相对较活泼金属正极:相对不活泼金属或石墨由电源来决定阴极:与负极相连阳极:与正极相连电极反应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阴极:还原反  相似文献   

13.
周素洁 《甘肃教育》2011,(14):76-76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原电池”属于电化学的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原电池”与物理学科中的电学、能量的转换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现了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本质的拓展和应用。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原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原电池一般由2个电极(正极和负极)、电解质溶液(熔融态的电解质)及形成的闭合回路构成.电极分为负极与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导致电子从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从而形成电流.负极材料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材料(也可以是石墨、铂、金等导体),正极材料只要是导体即可.  相似文献   

15.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是:将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石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产生电流。一般认为原电池的构成需具备以下条件为:  相似文献   

16.
张玲 《高中数理化》2009,(4):56-57,59
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原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理论上说,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一般需具备3个条件:①有2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作负极的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材料,作正极的材料用一般导体即可;②有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  相似文献   

17.
“原电池”位于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电能是继化学能与热能之后的第三种能量转化,涉及内容既有学科交叉又与生活密切联系,更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延伸与应用,还是后续学习电化学知识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原电池工作原理》是鲁科版化学2(必修)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的内容"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的要求是,"知道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能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简单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9.
<正>高考对电化学知识的考察难度适中基本趋于稳定,有时甚至出现较简单的题,但很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不够,觉得很乱,无从下手。本文对学生必须熟记的一些电化学知识做总结,希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一、原电池1.原电池的基本情况(1)构成:两极、一液(电解质溶液)、一回路(闭合回路)、一反应(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2)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电极与电极反应:较活泼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  相似文献   

20.
电化学是农林院校本科生普化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中氧化还原知识是电化学的基础,而原电池的基本知识则是电化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如何讲好这一节课一直是普化教师十分重视的课题。 一、从氧化还原反应入手,导入正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导入正课,这是搞好原电池教学的重要环节。大家知道,将锌片插入铜的盐溶液,单质铜将在锌片上析出,这时锌与铜离子之间产生电子交换,体现的化学能将会全部转变成热能。但是,如果把锌片插入锌盐溶液,再把铜片插入铜盐溶液,用盐桥和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起来,闭合的线路中则会有电子流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