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为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有人认为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政治教师及班主任的任务,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关系不大,与信息技术教师更是不沾边。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推进教师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师资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大幅度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过程最优化。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匮乏,加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CAI有机结合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边远山区信息技术教育的调查和分析,目的就是为揭示山区教育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就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设想。我们首先看看凉山州边远山区几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通过对其信息技术教育状况的调查,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调查信息的分析,了解到边远山区信息技术教育所存在一些问题。1制约边远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1.1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因地处远边山区经济落后,学校收入较少,学校不能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经费不足给正常教学带来诸多问题。如缺少课堂教学实用的工具与软件。由于经费所限,不能购进好的软件资源,再先进的计算机也只能作摆设。1.2信息技术课的师资不足,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边远山区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教育文凭普遍偏低,在一个省级示范学校从事信息教育的教师只有3人,且其中有2人是大专文凭,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文凭基本上就是中专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自己都不能解决,对学生进行教育将存在很多教学问题。1.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问题,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计算机教育才兴起几年中,有很多教师还没经验或是受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较大,大多采用讲解式...  相似文献   

4.
探索教师培训策略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也是寿光工贸职业中专教师进修学习的工作目标。学校积极从本校教育环境及师资现状出发,提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开展实践,探索"以校本培训为主,其他培训辅助"的教师继续教育策略,使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崔霞 《考试周刊》2011,(18):56-57
实行大语文教育的瓶颈是各学科不平衡发展、恶性竞争,以及学校对学科建设缺乏宏观调控的必然产物。探讨"大语文"在校园内的生存空间问题,并非不合适宜,作者认为"大语文"的前提是语文学科得到应有的,和其他学科一样的尊重,同时因为语文的工具性,还应着力抓好各学科教师的语文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运用语文的自觉性,主动参与到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6.
记得某位教育部长曾经这样说过:"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这种说法充分显示了未来教育的综合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因为,信息技术是一种能够将教学变得多角度、多层次、多样性、科学化、民主化、艺术性、多渠道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科学和教学艺术完美融合的重要条件,能够做到高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培训对于学科教育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教师的培训关乎到师资力量和教学力量。因为教师只有不断的充电,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改革。教师的培训也要从学科教育的根本出发,培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际性,不能只流于表面,更不能只是形式。  相似文献   

8.
徐筱改 《考试周刊》2011,(40):202-203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而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农村学校教学资源较为匮乏,师资水平相对落后,加之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科学学科得不到学校和家庭应有的重视。一些学校根本不开设课程,有的学校即便开设,也被师生同认为是"副科",有语文、数学老师"捎带"凑合。这样,科学学科的教育目标得不到落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部曾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要求广大教师在其他学科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革。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逐步增加,均衡教育的实现,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在逐步完善。农村学校利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和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乡镇中学主要接受辐射范围内中心小学、村级小学和教学点的毕业生,这些学生受到原来学校教育设备不全、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等因素限制,往往学业水平参差不齐,而在信息技术学科水平展现上尤为突出。本文先阐述了传统教学与分层异步教学的对比,接着提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以便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做出简要的分析。一、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小学音乐新教材的使用,使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就小学的其他学科的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而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设施条件和教学水平仍是学校教育的最薄弱环节,这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要求很不相称,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与新课改的标准也很不协调,特别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是不利,所以我们要急需改变现在的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认为新时代的中小学校长如何任命,要依校情而定。一、行政聘任教育科研型校长。此种方式,一般适合出现在学生群体难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师资条件不稳定的薄弱学校。因为教育科研型校长,一般是科研型教育家,学校宏观管理模式上丰厚的理论底蕴、扎实的  相似文献   

14.
随班就读师资是指直接从事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资源。本文中的"随班就读师资",主要是指小学担任随班就读学生学科教学的任课教师、在资源教室工作的资源教师、随班就读学生的班主任及学校领导。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在小学主科教学中得到了普遍运用,教师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新颖。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如体育中应用还不普及,而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目标看,体育不仅要"动身"还要"动脑"。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小学体育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有机融汇,让小学体育教学更加精彩纷呈,让孩子爱上体育。  相似文献   

16.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和实际考察,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教材质量问题、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信息技术教师态度不端正、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目标误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从评选优质教材、组织研读“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和构建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思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一、信息技术教师生存现状 对于学科教师来说。专业成长是保证和拓展该教师群体生存成长的大事。谈起教师专业成长,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可谓不尴不尬、一言难尽。因为.普通学科教师只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在管好本学科教学之后便高枕无忧。而与此不同,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只是主任“技工”任务,而兼任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因此,要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提高信息技术技能,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师范院校里削弱或反对师范性的看法都是片面的。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加强教育学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专门训练,必须明确:教育学科的性质是应用学科,要密切结合实际;教育学科的内容必须更加丰富;道德教育的地位与分量必须加强;教育实习必须加强。而为了加强这种教育专业训练,就必须提高教育学科师资的水平,就必须对高师院校的教育系进行改建。教育系的任务应以培养研究生水平的专业师资为主,使学生在修完其他学科的本科学分的基础上,再专门学习一定的教育专业学科,使他们达到高校教育专业教师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英特尔未来教育家庭中有两名主要成员:核心课程项目和基础课程项目。核心课程项目因为被纳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而被大家所熟悉。基础课程项目则是面向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支持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在基础课程项目中,处于“国家-省-校”中间环节的主讲教师并非由省市学科骨干教师或有丰富培训经验的专家承担,而绝大多数是农远“模式三”项目学校的管理员或信息技术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