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友人在美国教中文,告诉我一桩趣事。一日,在课堂上教授“爱”字,友人照例告诉学生繁体字和简体字两种写法。孰料看到“愛”和“爱”两字后,一洋学生忽惊呼:“老师,为什么简体的‘爱’没有了‘心’?”友人定睛细看,果如学生所说,繁体字中间的“心”字不见了。友人一时发懵,不知如  相似文献   

2.
随笔     
谈谈情,吃吃饭 我从学校毕业的第一年,第一次被某人正式邀请吃饭——就是表示开始的那一种,从此不只是谈工作谈理想谈文学谈人生,也不只是隔着半米的距离散步——不知怎么,第一个感觉就是惶恐,很惶恐,死活不肯去。不记得对方又说了些什么,只记得他最后一句,好像很潇洒:“……那我可自己找人喝酒去了!”  相似文献   

3.
“观其人知其友”,反过来说:“观其友知其人”也是合适的吧?西洋人不也说过:“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人”吗? 基于此,我们从本世纪初我国报界奇才、名记者黄远生的一些友人来看黄远生,了解他为什么在弱冠之年即崭露头角,正当青年英俊峥嵘岁月时,便横遭摧折、血溅异域的悲惨结局。从他那些后死的友人归宿,论证如果他还活着,会是如何的发展和前途。不也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吗? 限于手头资料,我们只选黄远生友人中的李盛铎、梁启超、蓝公武、张君劢、林志钧、陈叔通、刘厚生、章士钊、梁漱溟、史量才——我国近现代史上十个知名人物来论述。  相似文献   

4.
据说,岭南著名漫画家廖冰兄有次与友人聊天,友人谈起目前社会上的种种现状,诸如“开后门”成风,沿海城市经久不衰的“出国热”等等,不免义形于色。末了。劝漫画家:“你何不画幅漫画,抨击抨击‘开后门’的不正之风呢?”谁知漫画家正色答道:“我不能。”“为什么?”“因为我平时生活中有某种需求时,有时也免不了要去走走熟人或朋友的‘后门’,否则只有坐以待毙,别想解决。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去画漫画讽刺别人呢?”  相似文献   

5.
1、我为什么首肯据说中央电视台杨伟光台长在一次会上说:“《爱你没商量》得到陈志昂同志的基本肯定,我心里就踏实了。”我听到这番话以后感到有点惶恐。我没有想到,也不相信自己有这样“一言九鼎”的份量。我想,杨台长这样说,大约是由于我看片一向很挑剔的缘故吧。何况我对“玩文学”的人们历来敬而远之,对于王朔“码”出来的“字儿”一行也没有拜读过,而现在竟然对《爱你没商量》“基本肯定”,这至少使中央电视台推出《爱》剧减少了一份阻力,所以杨台长要感到“踏实”了。那么,我是从哪些方面肯定《爱你没商量》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 ,有位朋友诚请笔者为人写个书评 ,我先是婉言谢绝 ,说自己人微言轻 ,没有什么名气 ,而且从没有为人写过书评 ,希望最好去找高人捉刀。再一听是为某个领导的著作写书评 ,心里更是惶恐。领导的著作、文章都有其特定的规矩 ,我们这些“文人墨客”往往不太能够把握 ,怎敢信口雌黄 ,妄加评论呢?然而 ,这位朋友一再请求我留下书来 ,看看再说。接过书 ,只是觉得沉甸甸的 ,因为领袖们的书往往都比较厚重 ,领导的也不会有什么区别。但一看到封面上的“来回想”三个字 ,便有了些诧异。虽然“求真、布理、探赜、臻美”八个字有些不伦不类 ,因为…  相似文献   

7.
我确信自己在那时被吓坏了!大约1987年,幽秘诡谲的畅销书《诺查丹玛斯大预言》让一个少年惶惶不可终日。事实上,诺查丹玛斯有关“1999年7月全世界遭遇灭顶之灾”的预言,一度置无数人于惶恐之中。  相似文献   

8.
果说党素珍在某种程度上因为《五十年的坚守》的宣传而荣获当年“感动中国的矿工”和“全国道德模范”,我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她老人家这是名至实归。但是说实在的,《五十年的坚守》这篇作品能够获奖,让我多少感到有些意外,特别是获了一等奖,更令我有些惶恐。我知道,如果说有些什么感动了评委,那一定是党素珍的事迹而不是我挂一漏万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医院的病床上有暇阅读了美国《时代》周刊今年5月10日一期关于中国的专题报道,它触发了我多年来对办好我们自己的新闻周刊的一些思考,其中,坦率地说,还夹杂着若干应列为“奢想”的东西,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新闻周刊《瞭望》杂志的创业者之一,我的这些思考,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在不断探索着,真有些萦绕于心,拂之不去之感,今天,虽然早已离开了岗位,“不谋其政”久矣,也还经不起友人的鼓动,信手写下一些感想。这期《时代》有关中国的专题报道,可谓这家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新闻周刊的“典型中之特例”。所谓典型,指每一期《时代》一般都以封面文章为主题,  相似文献   

10.
该奖谁     
大年初二,我得知本人的一篇拙稿在中央某大报“好稿”评审过程中“中奖”了。在过年的喜庆日子里,得到这样的消息不能说不喜。 然而,当我向告知此消息的友人进一步说明,第一不知哪篇拙作中奖,中几等奖,既没有得到通知,又没有收到奖金或证书时,友人告知“这是内部评奖,只奖编辑,不奖作者”,于是我不由得喜而转“悲”了。 其实,我得到这样的“获奖”喜讯,既不是第一次,也非第一家报纸了。 我想说的是某些新闻单位,应该界定“评奖”的概念:评什么?评谁?奖励谁?鼓舞谁? 如果评的是好稿,而且名单上的署名又是作者,那么荣誉和奖励当然应该首先是作者。如果要奖励、鼓舞编辑,  相似文献   

11.
姑娘     
自从“小姐”这个词被扩大化解释以后,“姑娘”的含义似乎也丰富起来。多年以前,有人对我说:“你可真是个痴情的姑娘。”我对此赞美十分惶恐,因为我并不痴情,更重要的是,我自觉早不是姑娘了。从大学出来后,一水儿平板直发都让我觉得有装嫩之嫌,而一声姑娘,更是宛如往我身上泼了瓢绿漆。  相似文献   

12.
我刊自今年第二期起开辟图书馆专业外语栏目,以提高广大读者对图书馆专业外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外语阅读和理解能力。本期从英语着手,刊登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指南”和“国会图书馆1979年度报告”的部分原文和参考译文,并给出一定的注释,期望能抛砖引玉。欢迎各位读者来稿或来信提出批评和建议,帮助我们把这一栏目办得好些。  相似文献   

13.
正人,更需正已早行一位“得意”于新闻传播研究机构的友人对我说:最近他们单位整顿纪律,初见成效,真乃大快人心。再问细由,方知他们单位过去也曾几次试图刷新,但每次均以有那么几位敢骂、敢泼的“勇士”鼓捣,结果不善而终。友人意下颇为愤愤不平:。我不禁感慨系之...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个怪癖,看到自己认为优秀的文章或书刊。总不愿“独吞”,往往拍案而起,匆匆迈出书屋,极力向友人推荐,与人同乐、同受用。学生时代我便醉心于新闻,但苦于没“师傅”,自个儿“摸着石头过河”好几年。早就渴望能有个写新闻的朋友聚聚聊聊。可茫茫人海,哪个是朋友呢?自己摸着石头渡过的惊喜,河水冰冷刺骨的感受,向谁吐诉呢?  相似文献   

15.
学刊约我给“名人书缘”栏目写点东西,实在有点惶恐。首先我哪里是什么“名人”,不仅跟名人沾不上边,甚至见了所谓红得发紫的“明星、名人”,也常常退避三舍。正忧郁间,突然电视里出现了香港当红的大明星、大名人刘德华的一则广告“有情人早晚是名人”。原来当名人也不难,只要对他推销的产品有情。是有情人,则早晚是名人。如果对书有情、有缘,是书的有情人,岂不是比刘德华推销的“名人牌牙膏”还要高雅一些。早晚成为“名人”,不也就“当之无愧”了。想到此,倒也心安理得了。  相似文献   

16.
刘冰  张晓雯 《大观周刊》2013,(3):197-197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无名有实”,但在美国社会上却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虽异于我国,但究其本质也是道德与政治教育的综合,所以研究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助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吸收借鉴其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一南京旧友来并,我说你离上海近,去“世博”了吗?他说那不是“世博”,简直就是“肉博”。饭桌上另一位太原友人说,凡是从“世博”回来的,没有不后悔的!你后悔吗?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没有正面回答。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媒语言的发展特点 传媒语言的外语化。伴随着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带动了国内传媒语言的外语化。所谓传媒语言的外语化,是指在各种传媒中运用外国语言来阐释相关的事物。传媒语言的外语化主要体现在报刊内文或标题上,吸收了英语广泛使用的词语,使文章生动而形象,且贴近百姓,贴近社会,为文章增色不少。例如:“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会见了美国IBM公司董事长”,“国务院总理李鹏昨天会见了国际SOS儿童村主席”,“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这次来华是为GE公司牵线搭桥的”,“最能代表国产软件水平的DOS中文系统,已从创新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9.
佟伶 《现代出版》2013,(1):62-64
编辑归编辑,校对归校对。即使现代出版业产生了编校一体化.这也不是纯粹的谁吞了谁的“编校合一”问题,两者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交叉重叠,但业务性质上各自独立。用哲学的眼光审视现代校对工作,便可较为清晰地了解校对的渊源,对其未来也不再有惶恐。  相似文献   

20.
“我能行吗?”“我能完成任务吗?”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1988年第15届冬季奥运会序幕揭开前一个月,这两个问题像警车上的警灯似的老在脑海里闪现。的确,这担子太重了,单枪匹马担负一个世界性运动会的摄影采访,既要报道中国运动员的比赛情况,也要反映世界名将的优秀成绩,而我从来没有采访过冬季运动会,比赛的十几个项目,对我来说,几乎每项都是陌生的,何况这次访、拍、冲、放全集于一身。面对这一繁重的任务,我犹豫、胆怯、甚至有些惶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