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遵义人学习普通话声调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掌握普通话的调值,念准普通话的四声;二、学会辨认所读字在本地方言中所属的调类,利用声调对应规律正确变换调值;三、记住古入声字在普通话中的读法.  相似文献   

2.
江苏北部两市有入声方言的入声舒化后的声调归向有两种方式:一是如果被影响方言与接触方言舒声调调类相同,调值也相同,那么,舒化后与接触方言调类一致,调值也一样;二是被影响方言与接触方言的舒声调只是调类相同,调值不同,那么,舒化后调类归向与接触方言一致,但调值不同。江苏北部两市有入声方言的入声舒化没有明显的语音条件,也不遵循调值相近的原则归入相应的舒声调类,而是与接触方言或通语的归向一致。舒化的字往往有入声又读。因此,该地区方言的入声舒化不是原发性的音变,而是由方言接触引发的音变。  相似文献   

3.
鄂东方言入声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属所谓“楚语区”的鄂东方言,保留入声是其特点之一。就此,笔者选择了《广韵》等书中较为常用的900多个入声字(后附其中189个有变化的入声字)和鄂东部分“有音无字”的入声音节作为研究材料,调查了黄冈行署所辖九个县市和鄂州市共十个点的40位发音合作人。本文是这一调查的部分报告。一、声调鄂东各县市方言的声韵调系统,赵元任等先生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有全面的介绍。笔者的调查结果与之出入不大。这里仅简介一下入声声调的有关情况。鄂东方言调类凡六,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调值各地不一。其入声字都是以它们独有的调值而形成一个调  相似文献   

4.
在益阳话中入声仅仅是一个独立的调类,不具备中古入声“促”和“塞音尾”的特点,但它把中古入声完整地保留下来。中古去声字在益阳话中清声母读阳平,浊声母读去声,但有许多去声字向入声转移,如清去字“课”与入声“壳”、“阔”同音,浊去字“助”与入声“族”、“促”同音。这种古去声字向入声转变、迁移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去声变入”。本文首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发现在益阳话中有75.5%的古去声字倾向入声。然后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原理分析,认为这是益阳话受长沙话、普通话长期影响渗透的结果。最后指出这一现象对益阳话声调系统的影响:它不仅使益阳话的入声发生性质变化,而且会促使其消失。  相似文献   

5.
西充方言属于入声独立区,中古入声字独立一调,调值中平(33);但音系中的中平调不仅仅只表示中古入声字的调值,还出现于轻声、儿化音以及叠音词的次音节上,这便造成了调类和调值的错位。文章认为,这样的错位,首先源于儿化等语法层面因素的渗透,渐渐导致语音的弱化;而其调值与入声的趋同,则源自音系内部的整化原则的系统整合。  相似文献   

6.
一般情况下,古全浊入声字在今粤方言读不送气声母,古全浊入与次浊入今同为一个声调。在粤语中,古全浊入声字在今贵港白话演变呈现出不一样的类型:古全浊入声字有读送气声母,有按条件读送气与不送气声母,有读不送气声母;全浊入声字有一个调值,有按条件分化成两个调值。文章主要分析贵港白话古全浊入声字的声母及声调演变类型,并总结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话古入声字今仍保持着独立的调类,很多入声字有新旧两种读法,新读、旧读的不同表现为单双元音的差别以及元音开口度的大小.石家庄话入声字的新读、旧读有四种类型,分别属于不同的韵母层次.石家庄古入声字的演变既有声调系统内部调整,又有与其他方言接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徐氏类音字汇》是一部反映百年前盐城话语音系统的方言韵书,书中记录了五个声调,从古声调角度可以看出这五个声调的来源。研究发现,古平声分化为两个平声调;古上声分化为上声和去声两调;古去声大部分读为去声,少部分读为第一类平声;古入声自成一个调类。  相似文献   

9.
团风方言的入声是以 2 1 3的调值形成的一个调类。在团风方言中 ,中古入声字 80 %以上念入声 ,近 2 0 %出现归类异变即派入其他五声或存在涉及声调的异读。这些入声字归类异变的内因有浊音清化等 ,而外因则主要是不同时期武汉方言的影响。文中对各类中古入声字归类异变的大致时间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对团风方言中并非来自中古入声的入声字亦进行了讨论 ,认为团风方言入声的范围受权威方言的影响在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0.
南京方言中的入声喉塞尾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声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以韵尾的演变为始,进一步带动声调的变化.喉塞尾阶段是大多数方言入声消失的前奏,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喉塞尾逐步弱化,音节时长逐渐变长;第二阶段喉塞尾完全脱落,时长上的舒促对立消失,但还保留入声调类,入声调值不变;第三阶段入声并入其他调类,最终消失.目前,南京方言整体上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同时个别入声音节已归入舒声调类,这是语音自身演变和普通话影响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属西南官话的贵州都匀方言保存了中古入声调类,但塞音韵尾已消失,调值已舒化。都匀方言入声的分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与西南官话"入声归阳"的规律不同。有一些入声字已经完全归入阴平、上声、去声三调,还有部分入声字有入声和非入声两读。另外有少数舒声字有入声化现象,与上古汉语长入字在都匀方言中的遗留有关。  相似文献   

12.
受普通话影响,遵义市城区青少年入声字的调类归属出现了分化,分化的结果与入声字在普通话声调里的分布一致,即普通话读阳平的字遵义话仍读阳平。普通话分别读阴平、上声、去声的字遵义话也相应读阴平、上声、去声。同时,出现异读的入声字的韵母也向普通话靠拢,部分字与普通话韵母完全相同。这说明。普通话向方言区渗透的速度明显加快,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调类这个角度对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状况进行考察,指出辉县方言的入声调不分阴阳,调值为一中短促调,并且正由促声向舒声转化,入声舒化后入声调归平声的较多。并探讨了造成变化的原因,展示了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4.
春天花开     
春来了,花儿开放。 "春天花开"四个字都是平声字。古今南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念这四个字虽然具体读音不同,即声调调值不同,如山东话这四个字读起来像普通话的上声,宁波话这四个字读起来像普通话的去声,但这四个字都是同一腔调,即同一声调调类。基于这一点,人们读古诗文就有可能辨明平仄。 平声字,包括清音和浊音的平声字(相当  相似文献   

15.
四川方言区普通话学习中的声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除古入声字外,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的声调存在着整齐的对应关系,但在四川方言区的人们说(读)普通话时,往往调值不准,出现读音错误和读音缺陷。四川方言区人说(读)普通话的声调读音错误表现为:入声字归错类;调形和调值都改变,或调形虽未改变,但调值变化太大;比附变读变错。其读音缺陷表现为:高平调不够高或不够平;高升调上升不够,或在上升过程中有拐弯;降升调降不到位或升不到位;全降调降不到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实践中采取正确的正音方法,矫正读音  相似文献   

16.
运用传统的听音、辨音的方法研究方言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实验手段对怀宁方言高洪片的单音节声调进行研究,得到高洪片单音节声调的调类和调值为:阴平41,阳平35,上声325,阴去52,阳去32,入声45。  相似文献   

17.
公安方言一般被认为属西南官话,但其入声不像其他西南官话,归入阳平,而是以24的调值形成的一个独立的调类。在公安方言中,中古入声字中大部分上念入声,少数出现归类异变即派入其他四声中,这些入声字归类异变的主要原因则是受普通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西龙胜和平乡优念话有声母22个,韵母37个,声调5个。其主要音系特点:声母方面,心母今绝大多数读[k];书母入声多读[];见母今绝大多数读[k];匣母大部分没有发生鄂化,今多读为[x];次浊声母中除明母、泥来母外,大部分读[¢];韵母方面,无塞音尾,[-m]绝大部分并入[-n]。声调方面,无入声调,上声不分阴阳,平声和去声大多依声母的清浊分阴阳两类;早期官话借词多依调类进行匹配,晚期官话借词多依调值进行匹配。  相似文献   

19.
袁亮 《教师》2010,(21):118-118
一、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和调类 在汉语里,音节的高低升降能够区别意义。这种能区别意义的高低升降叫做声调。声调包括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具体来说,调值是指声调的实际读法,主要由音高构成。这里的音高指的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只观察声音高低的变化形式、变化幅度的相对音高,所以在同一种语言(或方言)系统中,调值不会因人而异。我们采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调值的相对音高,即把最高音定为5度、  相似文献   

20.
袁亮 《教师》2010,(18)
一、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和调类 在汉语里,音节的高低升降能够区别意义.这种能区别意义的高低升降叫做声调.声调包括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具体来说,调值是指声调的实际读法,主要由音高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