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志华 《教育探索》2008,(9):114-115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增强德育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刘自宏 《宁夏教育》2004,(12):25-2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原则,立足实际,以人为本,构建具体的工作模式,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针对黑龙江省目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特色德育模式的研究探索,破解难题,构建有效的德育体系,以期全面实现德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从分析高校德育现状及其相对失效的致因入手,提出了高校德育必须拓展目标、更新内容、变革模式、改进方法、优化环境等的理论构想,以加强物改善高校德育的功能,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立德树人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校不断改进德育方法,创新德育模式,让学校所有教职工都参与德育,所有课堂都是德育课堂,所有活动都承载提升道德素养的功能。一、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者我校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育人为本,师德为范"的教育观,加强教师品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每位教职员工都是德育主体,都参与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每位  相似文献   

6.
杜振庭  曹丽敏 《现代语文》2006,(11):102-1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化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加强社会主义化建设,促进化事业全面繁荣和化产业快速增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化,促进和谐化建设,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化基础,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就成为现阶段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7.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如何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一直是德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最近有机会读到新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育读本》,感到该书在增强实效性方面进行了探索。全书将高职高专德育教学内容划分为20个大问题.基本囊括了高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全部问题其中前四个大问题都是讲述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步入高职锻造银领、国防教育心系祖国、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党在心中永跟党走)。其次是教材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思想,从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富有针对性。在学法知法遵纪守法、优良学风求真务实、健康心态健全人格、与人为善人际和谐、反省自我再接再厉等大问题中,针对青年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三是结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德育内容的重点,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德育特点。在转变观念正确择业、展现自我善于自荐、更新观念自主创业、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志存高远平凡做起等大问题中。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以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为核心。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对职业、职业道德等有了明确地认识。该书的实效性探索还体现在问题分析上。在每个大问题里,都按引航、问题聚焦、实践探索、行动体验、心灵导航等分别论述,既有理论阐述又有问题探讨。既有实践探索又有成功的体验,很有说服力。学生通过例举问题可以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体验到在社会中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体验到人与人之间和谐、合作关系的重要意义,能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刊摘编转载了书中健康心态、健全人格这个大问题的部分内容。作为职业院校德育教学方法、教育形式、教学内容的案例.可供有关院校开展德育教学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蕊 《小学生》2010,(8):23-24
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尝试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一步拓宽德育詹动的方法与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德育工作创新、改革、实验和科研,全面深化德冉?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职业院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学院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我院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为师生员工创造了一个健康文明、和谐友爱、励学进取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  相似文献   

11.
一、德育实效性问题提出的背景 近些年来,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不仅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讨论有多种观点:有的认为包括德育在内的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无论从内容到方法都会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要使学校德育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超越现实的德育,改革内容和方法,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认为我国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转变人们价值取向和德育评价方式,更多地追求德育的实际表现和效果;还有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学校重视德育程度及德育投入和学生思想品德生成现状形成鲜明的反差,出现“德”和“育”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到全党全国面前。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如何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是核心。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探索的一个课题。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从贯彻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战略高度思考,从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思考,从细微处入手,从具体抓起,确定从2007年起,每年5月为全自治区  相似文献   

14.
陈玮 《天津教育》2007,(7):21-22
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以《公民道德建设实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以生活德育、实践德育为途径以各处活动为载体,努力构筑健康、和谐的校风,致力于推动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与提升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历史和社会的高度,提出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社会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学校德育要以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为主,辅以德育活动.德育的实效性有赖于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有赖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中道德规范的渗透,更有赖于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8.
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实现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而落实学生重心地位,中职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全面深刻的突出了德育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新课改的实施,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定位、总体思路、内容途径、实施策略、绩效评价等.都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理想之魂,立民族之根,培养可靠的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的第一重任。教育工作必须始终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我校在德育实践中。以“强化一个德育目标、优化两个实现途径、深化三项专题研究、细化四项特色活动”为重要载体,从德育研究的认知层面、制度层面、操作层面出发,开展德育科研,以全面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