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感悟足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活动,简单的说感悟就是感知与领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又是一种语言综合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
感悟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活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又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 ,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阅读感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阅读经验的有效积累 ,语文能力的综合反应 ,这需要反复锻炼 ,在读的实践中逐步养成。阅读过程中的感悟既不是一种单纯的心理活动 ,也不是一种单一的阅读理解 ,而应该是一种多维的综合的阅读心理过程。我认为它包括着以下几个方面内涵 ,教学中必须着力从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培养。感悟是对语意的迅速把握。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是以理解语意开始的 ,离开对语意的理解 ,语言其他内含的感悟就没有基…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意在指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 "  相似文献   

4.
5.
6.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感悟语文,把教学和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需求出发,贴近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一、用生活解读文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实的活水,最能激励学生的自得自悟.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用质疑的眼光来解读文本,用生活体验来验证文本.但我们在教学中不是将每一课都落到现实中去,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也没这个条件.学了《秦兵马俑》,我们总不能把学生带到西安去,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天下景物全部囊括在多媒体中,让学生通过眼睛来看世界,通过思维来验证文本的真实性及其艺术性.请看如《卢沟桥烽火》一课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7.
听、说、读、写是人们基本的语言应用能力,也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文从读的实践——增加语言积累量的有效方法;听说的实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写的实践——强化语言表现力的根本途径三方面论证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感悟能力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感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在语文课堂上,训练感悟的能力,培养感悟的方法,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目的之一。只有掌握了感悟能力,学生才能借助课文这个载体,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  相似文献   

9.
李健  周志英 《文教资料》2007,(20):172-174
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所负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合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总体综合性的感知和领悟。感悟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能力,它和语文素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是语文综合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感悟课文情感的能力,能帮助低年级学生跳出文字的局限,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感悟力。要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家庭成长生活;走出课本,走进学校学习生活;走出课本,走进社会见闻。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师的口中经常能听到这么一句感慨之言:“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作为语文老师,为什么说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呢?其实这句话是说明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语文感悟能力比较强,课堂上,老师稍微点拨一下,他们马上就能领会感悟到,这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一般又都比较感兴趣,所以学起语文来就显得相对轻松,不用老师费力而语文成绩都相当稳定。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感悟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敏锐和丰富的感受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展开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比照生活中理解语言的形象美、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语言的节奏美、在想象体验中感悟语言的情感美,这样才能敏锐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5.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的上述要求,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学会适应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人类社会,掌握必要的学习、生活、劳动、交往的本领,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其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在学好语文的同时 ,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并能把这种能力迁移至学习其它学科 ,乃至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在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有目标地读是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的有效策略。这里的“目标” ,首先是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和任务 ,如配合课文学习的拓展补充阅读计划、跨学科的知识性阅读计划等 ,让学生明确读什么、为什么读、怎样读。其次是指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重要篇目及文章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关注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 ,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有区别地阅读…  相似文献   

17.
对思想政治课这门学科来讲,其中阐述的观点和理论显得十分抽象,要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如先让学生感知教材内容,理解其中的某些观点和理论,再投入社会实践活动,然后回到课堂加以总结,并对活动效果给予评价,这种方法显然优于封闭的课堂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这一问题时,我采用了这种方法。课堂教学之后,我带领学生参观一家个体木器加工厂,让学生重点针对个体老板在家庭经济收入可观的情况下,不让自己16岁和13岁的孩子上学读书而学木工赚钱这一事例进行了调查。老板说:“读…  相似文献   

18.
金光 《现代语文》2006,(5):64-64
感悟是一一种能力,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培育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感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计娟 《教育艺术》2005,(6):16-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这是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的指导方针,同时也要求教师要从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来设计教学。那么,如何把新理念转化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这是语文单元教学中的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严清华 《新课程研究》2009,(11):158-158,162
笔者最近拜读了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小学语文教学》做客时的答记者问,颇受启发。对于一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探究的一些问题,获得了比较明确的答案。吴教授谈到,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在进行母语教学时都将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且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