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三月初指出:要紧紧抓住中央决定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把辽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不仅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经济任务,也是关系到东北三省特别是“共和国的长子”——辽宁在新的世纪人心向背.成败兴衰的重大发展任务。辽宁的各行各业、各方面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一全省中心工作.调动一切力量,打胜这场全新的“辽沈战役”。因此,抢抓振兴机遇,加快发展步伐.是辽宁广播电视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档案局于2002年11月7日在哈召开了省(中)直机关、在哈大专院校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创新经验交流会。这次经验交流会是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和深入贯彻全国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创新座谈会精神的一个具体步骤,也是进一步推动黑龙江省省(中)直机关、在哈大专院校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创新所作的一次实际探索。哈尔滨工业大学档案馆、省气象档案馆、省高级人民法院,分别介绍了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创新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哈工大档案馆的体会是“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努力构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基地”,省气象档案馆的做法是“运用高科技…  相似文献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项目开发、结构升级、总量扩张、位次提升的大好机遇,同时也是档案部门改革机制、强化功能、再创辉煌的大好机遇。在“振兴吉林,二次创业”热潮中,广大档案工作应该怎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笔认为,建立企业档案寄存中心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业竞争日趋激烈之时,一个话题进入人们的视野;“构筑新闻人才高地”,尽快吸纳和培养“高地人才”。请莫小视这一话题,因为它已成为制约报业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那么,“人才高地”与“高地效应”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求人才:如饥似渴你看,某家报社若有些领域领先于众报,报业有长足的发展,那它必定有领先于众报的高手,有领先于众报的各路精英(尤其是策划人才),有屯得住精兵强将的机制。一干人马在此“歇脚”,这个地方立马振兴起来,他们  相似文献   

5.
金玲 《记者摇篮》2004,(4):14-14,62
加快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目前全省上下齐心努力的一件大事。过去的一年,宣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意义.报道老工业基地改革的成果.增强人们振兴家乡,振兴辽宁的信心.对于我们这些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年初,省委宣传部评选2003年度“振兴老工业基地”暨“重大战  相似文献   

6.
当今新闻业竞争日趋激烈之时,一个话题进入人们的视野:“构筑新闻人才高地”,尽快吸纳和培养“高地人才”。请莫小视这一话题,因为它已成为制约报业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那么,“人才高地”与“高地效应”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里,笔者尝试着作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天津档案》2006,(12):I0001-I0001
天津市城建档案馆是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隶属天津市规划局.是天津市城建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基地。2000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加挂“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处”牌子,负责全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2002年,加挂“天津市地质资料馆”牌子.同年.被国土资源部认定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  相似文献   

8.
门方玉 《记者摇篮》2004,(10):30-31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报道.不同于前些年的“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等单纯企业改革的报道。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场新的辽沈战役。这里面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是我们从没有经历过的。因此,新闻宣传要担负起“舆论先行”的重任,必须与时俱进,力戒“三浮”,求新求实。  相似文献   

9.
档案工作能否收到“优质高效”的服务效果,得到重视和认可,这不仅取决于档案工作者的主观努力.同时也取决于服务对象的认可和配合.取决于服务机制的创新。笔者认为:增强效果意识.创新服务机制,以典型的实例效果为切入点,是赢得主动、扩大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前端控制理论被称为“电子文件时代的新思维”。这一针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重要理论逐步完善,许多档案管理者在实践中开始探索、运用。目前,高校档案工作迫切需要前端控制.因为这一理论的运用.对于提高高校电子文件档案管理质量,协凋高校档案部门与学校总体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了构筑和谐的图书馆人才高地的“二八”定律,探讨了构筑和谐的图书馆人才高地的结构和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战略决策。2006年6月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强调,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意义重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刘娜 《兰台内外》2023,(11):46-48
在对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入职审”“接收审”“任前审”“专项审”“日常审”“退出审”等,全方位、多角度、常态化的审核机制和多部门联动的材料收集补充机制,确保档案材料齐全、审核认定准确、信息真实有效,切实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培育干部队伍和服务人才等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迎春 《兰台世界》2007,(12S):58-59
高校是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建没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弘汤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作为历史真实记录的档案,在和谐校园的刨建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效果不佳的状况,试图寻找一种有效且能长期开展的模式,以促进高校图书馆广泛参与,更好地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方法/过程]以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从组织构建、运作模式、社会效益概述科普基地社会化服务模式,并分析该模式具有构建约束机制、资源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服务渠道的畅通机制的优势。[结果/结论]在自愿的原则下,高校图书馆与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联合共建科普基地以开展社会化服务,通过经费多家出,协调搭台,借用科普基地完善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构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长效机制。科普基地工作已在全国广泛开展,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服务单位位于申报对象之列且容易具备申报条件。因此,科普基地社会化服务模式是一种灵活的、有效的、可操作的,且具有广泛参与机制与可持续的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襄樊市档案工作以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三为服务”,创新服务机制,在档案馆爱国主教育基地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拓展服务功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传播高新科技的主要基地.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力军。高校档案工作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要想在学校管理中体现出自身价值,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实行变革,不断寻求创新。1.管理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贯穿于管理创新的全过程.是使管理创新得以成功的保证。高校档案部门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过去重藏轻用、被动服务的陈旧观念。树立现代化管理意识,适应档案管理知识化、网络化、社会化的需要。把发展创新作为高校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把“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作为高校档案工作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通篇贯穿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的机关报.是党的喉舌.是学校党委和行政联系师生员工的桥梁与纽带。办好高校校报,必须坚持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必须走群众路线,取得广大读者的支持;必须有一支素质较高、业务较精的通讯队伍。  相似文献   

19.
赵亮  李玲 《兰台世界》2006,(4S):30-31
高等院校是生产、汇集、传递知识的基地,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摇篮。本文就高校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建设管理与创新提出一些思考。提出了建立“以读者需求为核心”的服务机制这样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教育厅近日下发的《辽宁省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各高校要以校园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数字校园”、“数字辽宁”建设的总格局。这是辽宁省高校档案发展的新契机.也是向省内各高校的档案工作者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实现国家档案局提出的“文档一体化,归档双轨制,确保网络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