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排列问题要讲究策略,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楚问题特征,然后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下面举例说明几种典型的解决排列问题的方法.一、特殊优先,一般在后解带有附加条件的排列应用题,常存在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我们可以从这些"特殊"人手,对于问题中的特殊元素、特殊位置要优先安排,再去满足其他元素或其他位置,这种解法叫特殊优先法.在具体应用时,针对实际问题,有时"元素优先",  相似文献   

2.
有几类特殊的排列组合应用题,是教学中应充分注意的。 (一)在或不在问题在排列问题中,某个(或某些)元素要排在(或不排在)某个(或某些)位置,即对某个(或某些)元素或位置有特殊要求,这时,解题的关键是如何恰当地满足这种特殊要求。为此,应使学生明确,一般想法是:先排好有特殊要求的元素或位置。再排其余(无特殊要求)的元素或位置;或者,先不考虑特殊要求,求出所有的排列种数,然后去掉不满足特殊要求的排列种数。例1 6名同学站成一排,其中某一名不站在排头,也不站在排尾,共有多少种站法?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如果问题所给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就需要根据数学对象的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然后对每一类研究,得出每一类的结果,最后综合各类的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称为分类讨论思想.进行分类讨论时,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1)确定讨论的对象以及所讨论对象的全域;(2)分类标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育案例研究从选题开始.题目选定后就要确定案例分析单位,以进一步明确研究的对象或内容范围,使研究问题具体可行.然后根据所确定的对象和内容范围收集案例材料,整理、分析案例材料,得出研究结论.最后将研究成果描述出来,写成案例研究报告.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工作作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动力学的任务是回答物体做各种不同运动的原因,即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具体说需要处理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知道物体的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也就是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第二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的力.解决动力学问题,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做好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弄清所给…  相似文献   

6.
晨宇 《成人教育》2000,(12):11-13
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农村”这一概念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农村教育”强调的范畴与对象也是有差别的。但为了实施全民教育计划,乃至实施终身教育,又必须在农村教育内涵上达成共识,以便在研究对象、确定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上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7.
分析物理问题,首先必须确定研究对象,如果研究对象确定得不妥当或错误,那将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或使我们陷入困境,所以研究对象的选取对正确分析、解决物理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1.准确地选取研究对象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而研究对象可能是整个体系,也可能是部分体系或体系中的某一物体,这需要我们作出准确无误的选择。正确的选择来自对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与对物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农村”这一概念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对“农村教育”强调的范畴与对象也是有差别的。为了实现全民教育计划,乃至实施终身教育,必须在农村教育内涵上达成共识,以便在研究对象、确定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上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9.
研究内容是从课题所规定的方向中选择出来的、带有一定预测性的成果目标,是一条服务于问题解决的整体研究思路。因此,这项工作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认真对待。我们可以从科学研究的目的这个角度来认识其意义与作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有四个,即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不同课题有不同研究目的。无论课题是要说明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解释变化的成因为什么,还是要推断理论预期的结果怎么样,都涉及科学理论中关于研究对象或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内容,而这种关系的建立或确认通常又有其特定范围和基础。研究内容的界定,就是借助科学理论来了…  相似文献   

10.
宋静 《考试周刊》2011,(66):215-216
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的对象和目标,确定合适的方法,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的过程。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由于教学系统是一个内含多种成分与要素的复杂适应系统.因而不同教学设计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总结出了多种教学设计的要素。我们将体验式教学设计具体分解为四大系统的设计,即目标的设计.旨在解决体验式教学的最终结果究竟想达到什么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求极值问题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困难:自变量或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有时它们还受到问题中条件的约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总是设法固定某些自变量或不确定因素,考虑尽可能少的自变量或不确定因素;研究它们的变化及其对整个问题的影响,以达到解题的目的.这种解题方法常称为局部固定法或局部调整法. 例1 已知正五边形的边长是1,试求在这个五边形内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件事在方针确定后,能否顺利地完成任务,方法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毛泽东同志曾对方法做过非常形象的比喻;“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教学方法和教学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法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教学工作,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所以,教学方法包含于教学法这一概念之中.教学方法要受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3.
耿道永 《高中生》2011,(3):24-25
小结 整体思维法就是要求我们要避开局部细节或单个元素的纠缠,有意识地放大考查问题的“视角”,将需要解决的问题看成一个整体,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或作某些整体处理,从而达到顺利而又简捷的目的.猜想f(x)+f(1-x)为定值是解决本题的难点,也是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构造性策略就是构造法,即构造性解题方法,它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特征,以问题中的数学关系为框架,以问题的数学元素为“元件”,构造出新的数学对象或者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得以转化并获得解决的方法.解题策略是在解题之前确定的总体思路和谋略,是带有原则性的思维方法.是主体认知的思维决策选择.什么是数学美呢?它就是数学的优美感.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  相似文献   

15.
在立体几何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会碰到一些不确定问题,如几何对象位置关系的不确定、运动变化过程的不确定等.解决这些问题时,分类讨论是基本逻辑方法,分类时,要依据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然后逐类解决.  相似文献   

16.
教育观察方案设计:教育观察是教育科学研究广泛应用的一种科研方法。观察之前,对于观察什么、在哪观察、怎样观察、观察时间、通过观察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等,都要作详尽的、周密的安排,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观察方案。一般的观察方案应包括:确定观察研究的题目,观察对象;明确观察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观察应遵循的原则;确定观察过程与要求;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组建课题领导机构,作好人员分工等。教育调查方案设计:教育调查是一项有计划、有程序的系统科研工程。调查之前,要作通盘考虑,周密安排。一般调查研究方案应包括:A.课题题目,力…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目标,确定正确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它是将教学各个要素有序地、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美国教育设计专家马杰认为,教学设计要解决三个问题:我要去那里,即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要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我怎样判断达到了那里,即通过信息反馈,对目标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与解决数学问题时,根据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逐类进行研究与解决,从而达到研究与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历年高考题中都有部分题目需要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去求解.  相似文献   

19.
题目1.采访一位同学或熟人,然后写一篇小通讯,要求能写出一两个生动的细节。2.到附近工厂、公司、农村,选择一个典型,进行调查采访,写一篇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的小通讯。学生:写通讯一定要采访吗?如果要采访,该如何进行呢?老师:写通讯一定要采访,只有全面接触被采访的对象,才能获得丰富、具体、真实的材料。同学们进行采访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选准对象,摸清情况。要注意的是在确定对象后,要初步了解受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时做到有的放矢。2.准备好要问的问题,拟出提纲,即根据采访重点列出问题。3.抓住时机,应变有…  相似文献   

20.
“构造法”即构造性解题方法,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特征,以问题中的教学元素为“元件”,数学关系为“框架”,构造出新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简便解决的方法。在中学数学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构造法解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解题方法的运用可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用构造法解题的关键有二:一是要有明确的方向,即要明确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建立一个相应的构造;二是要弄清条件的本质特点,以便重新进行逻辑整合。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对构造法的一些思维方式作一些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