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大体可以概括为"问答式教学",这与弗莱雷所提倡的"对话式教学"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层面和经验层面。文章论述两者之间的内涵差异,以期推动"对话式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围绕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可教"与"不可教"的困惑,分析得出:写作"可教"与"不可教"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得先是一个懂得写作规律、会写作的人,然后才能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真正"教"出学生好作文。  相似文献   

3.
一、加大理论的深度,增强说服力深刻的理论性是"两课"教学的"魂"。理论最有说服力,也最有震撼力,理论能直达人们的心灵。富于哲理的讲课能使人振聋发聩、茅塞顿开,产生学习  相似文献   

4.
结合教学实践,就语文教学离不开"善学"和"实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孔晔 《文教资料》2013,(7):33-34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具有不容小觑的地位。如今,作文教学已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在作文教学中"收"还是"放"的问题一直困扰许多教师。本文从这一问题切入,从内涵、意义、做法等方面讲讲作文教学中的"收"与"放"。  相似文献   

6.
向绍英 《西部素质教育》2019,(23):129-129,131
文章首先分析了"基础德语1"课程教学现状,然后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基础德语1"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最后论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基础德语1"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是对教材文本的尊重,而"生成"则是对学生的重视,在教学中属于辩证统一体。所以注重对两者在发展变化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可以在不断改革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共同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对"预设"和"生成"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苏黎 《高教论坛》2012,(12):84-86,94
高校"两课"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手段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机制等多方面着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中做"和"做中学",以克服"两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教、学、做相隔离等缺陷,增强"两课"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教学中,为了克服学生的厌学现象,改善教学过程,变"苦学"为"乐学",已日益成为人们探索的"焦点".本文就如何认识"苦学"与"乐学"、如何处理体育教学"苦"与"乐"的关系、如何变"苦学"为"乐学"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中职数学教学有"同"与"异"两个方面特征,"同"的方面包括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数学课程的辅助地位,教材、教学内容,教师的状态;"异"的方面包括学生差异、专业差异。处理好中职数学教学的"同"与"异",要化"同"为"异",要"异"途"同"归。  相似文献   

11.
"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两课"教学创新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通过在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好"四个结合",教学中进行创新,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两课"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严秋丽 《甘肃教育》2014,(22):102-102
正课堂教学活动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交流才能完成。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导"得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问"得好,教学才能出奇效,"读"得好,学生学得会更有"效"。1.教师"导"得好,教学有显"效""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好与坏与新课的导入是否精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切不可重"教"轻"导",只注意新课内容的教学而忽视导入环节。导入新课的环节可根据课程内容不可过长,一般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即可。比如,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导入新课便可以事先准备一本《山海经》,如果准备图书有难度,可以到网上下载一些《山海经》中的插图,借用这些非常神奇的插图,加上山海经中的文字描述,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山海经》是怎样一本书。当学生用惊奇的眼睛看着这些插图  相似文献   

13.
邱体强 《考试周刊》2014,(46):162-162
新一轮的生物课程改革对师生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响应和改变,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注入新理念、新方法,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运用"度"和"导",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提高综合能力,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关键。没有教师教师"教"的主导,就没有学生"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决定着学生的"学"。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好体现。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中,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所占用的时间比最少要达到1︰2。为了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还要优化教师的"问"、鼓励学生的"问"。要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就要优化学生的"练"。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会一改往日容颜。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以学生学习活动为线索,强调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实现主体参与教学事件的最佳整合。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学干预"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阅读学习的效果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最佳的教学行为是最小的,而最小的干预是不露行迹的,追求实现与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相吻合的教学行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最小"教学干预"主要有三种形态:一是"板块式"设计,推动学生阅读认知的深化;二是"诱导式"教学,激发学生阅读过程的参与;三是"迁移式"阅读,强化学生阅读学习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数"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数学抽象概念。小学阶段"数概念"教学的安排,使学生能够体验"数范围"的连续生成和扩展过程,实现对"数概念"的逐步完善和自我建构。因此,教师应具备"长程视野",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前提,在整体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思考"数概念"教学对小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以渐进式整体设计指导学生实现对"数"认识从"点状"分散到整体综合的转变,进而获得提升和超越。本文结合"小数"概念教学,从"知识结构""教学思路""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往往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纵观名师名校之所以成功,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他们探索出了目标明确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基于"目标教学"背景下对"163"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教学需要"实事求是"。"实"强调真实性,教学不是表演,它要求内容真实,表达实在。"事"强调主动性,教学不是应付,而应当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求"强调启发性,教学不是灌输,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反思质疑。"是"强调科学性,教学不是盲动,教学的宗旨在于爱智求真,应当遵循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9.
语文老师的有为,为的是文本的重点与特点,为的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为的是学生容易理解偏差或错误的点。语文老师的不为,不为的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点,是与教学的目标没有关联的点,是讲了学生也不理解的点,或者不适合升学考试的点。语文课只有勇于取舍,才能循序渐进,不断融会贯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为"与"不为"成为了当下语文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围绕"教学即研究"的思想,从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效益等三个维度阐述了中学化学教学中"教""研"相生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