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MBO     
《技术创新》2003,(3):40-40
  相似文献   

2.
3.
十六大后,一向遮遮掩掩的管理层收购(MBO)从幕后走到台前,并且伴随着国企改革在中国市场上热了起来。然而近日,国家政府却暂停了MBO的实施。本文就此展开了对我国MBO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进行分,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陈磊 《未来与发展》2002,23(2):45-47
2001年12月6日,美国能源巨人、2000年《财富》全美500强排名第七的安然公司,因关联交易、虚假信息披露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曾高达每股80余美元的股价跌至50美分/股左右,被迫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在相对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上依然存在的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留给我们的思考则是,中国企业尤其是国企如何真正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关系明晰化、制衡关系规范化、保护机制法律化?更深层的问题依然是:产权改革的突破点究竟在哪里?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觅解开产权之结的良方。眼下,若有人声称“找到了”,那他一定是看到了暗流涌动的MBO潮。除去著名的1999年  相似文献   

5.
MBO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反叛,又是一种创新.它是现代中国经济的最热门话题之一,是目前国有资产退出方式的又一新尝试.文章由中外MBO的产生渊源引出,通过粤美、胜利、宇通三家上市公司实施MBO过程研究,并对比西方MBO的操作方式差异,将中国版MBO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特色"逐一突现.最后展望随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成熟,中国的MBO将会是"典型"的MBO!  相似文献   

6.
MBO及中国特色的MB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春梅 《现代情报》2005,25(8):217-218
近几年MBO也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通过西方国家实施的MB0与我国的比较。来充分认识具有中国特色的MBO。  相似文献   

7.
吴春红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4):118-119,126
管理层收购(MBO)进入中国的主流市场是中国企业家迎来的时代机遇。从管理层收购的历史背景、理论知识及其相对于其他产权激励模式的优越性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又说明了MBO对企业家的激励机理,论证了MBO作为一种长期的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励企业家的一味良药,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外MBO的实践表明,MBO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基于不同的治理模式对MBO的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但结论并不一致。我国MBO不规范运作源于制度设计的缺陷。发展国内MBO市场,应从企业治理的特征出发,在融资、定价、股权设置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试析我国MBO定价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MBO的实施主要以受让非流通股(国家股/法人股)的方式进行。由于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之间存在人为的割裂现象,其定价标准也不一样,非流通股以每股净资产为标准或低于每股净资产转让给管理层是显失公允的。我们应综合考虑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管理层的历史贡献等因素,通过构建完整的市场机制为公司MB0正确定价。  相似文献   

10.
本专论述了近年来我国管理当局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的最新实肇,对这几年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最新和有效融资创新进行了分析,希望从中得出一些启示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MBO与企业家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强 《软科学》2003,17(6):60-62
企业竞争力首先依赖于企业家的数量和质量。企业家资源的严重短缺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没有良好的企业家激励机制。本文首先指出企业家激励研究的必要性,其次讨论了MBO对企业家的激励机理,最后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就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管理者收购(MBO)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可应用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谭志坚  覃家君 《软科学》2000,14(3):60-62
一、管理者收购 (MBO)的内涵分析管理者收购 (ManagementBuy -outs)是指目标公司管理者或经理层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 ,通过大量举债 ,增加财务杠杆 ,收购本公司的股份来拥有企业的控制权 ,进而达到重组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管理者收购 (MBO)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目标公司管理者或经理层自有资金比例小 ,金融融资多。管理者或经理层通过金融机构融资这一杠杆以收购本公司的股份 ,金融机构通过大量融资 ,以获取高回报 ,融资是MBO杠杆。二是MBO中由债务融资引起的债务由目标公司出售部分资…  相似文献   

13.
王毅敏  封铁英  段兴民 《预测》2004,23(4):6-9,15
本文具体研究了国外企业实施MBO的制度前提,认为其主要是由所有者推动的,同时对照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制度特征,认为其主要是由经营者推动的。提出国有企业实施MBO不具备基本的制度基础,贸然实施.会导致对所有者财富的掠夺、引发社会矛盾,是一个陷阱。本文根据国务院8部委文件的精神,认为国有企业产权和职工全民身份的双重置换是科学合理的,同时提出置换的范围应该是全面的,置换获得的股权应该是无偿的。  相似文献   

14.
MBO在国企中的重新运作是大势所趋,本文从MBO对解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委托代理的困境、明晰产权、提高资本市场运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等方面论述了重启MBO的必要性,同时也结合我国在实施MBO时所遇到的困境分析了实施MBO所存在的制度缺失和重启MBO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收购的中外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MBO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首先对国外MBO的发展历史和实施动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着重分析了中外差异,并针对我国国企实施MBO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急速窜红,伴随着“国退民进”的大潮和眼花缭乱的收购,一场巨大的利益分配格局正在形成。本文试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MBO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对治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中,核心管理层作为控制性股东,利用金字塔型的控股结构,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分离,为侵害少数股东利益和形成管理层盘踞效应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在核心管理层及其他成员之外,缺乏一个以专业收购公司为核心的收购联合体参与收购主体公司的融资过程,从而无法实现对管理层的有效约束与监督。  相似文献   

18.
MBO(Management Buyouts)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重要形式,20世纪70-80年代风靡欧美,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企业改革实践,曾一度成为我国产权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MBO相关法规不健全,MBO动因背离了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改善经理激励等积极动因理论,管理层利益侵占成为当前我国MBO的重要动因,产生当前这种异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经理人市场的缺失和股权交易市场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9.
王进 《软科学》2003,17(6):63-64,69
MBO对于转型过渡期的企业来讲,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MBO有效地将企业以产权为纽带和企业需要职业经理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体制的创新带来管理的创新,创新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MBO提升了企业的价值和企业家的个人价值,是一个值得肯定的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各种并购融资方式,并对每种并购融资方式的优缺点逐一探讨;接着结合有关法规与并购案例分析了我国目前并购融资的现状,发现并购融资方式有限,创新不足,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最后结合理论与现实总结了我国并购融资的可能发展方向,建议促进MBO与换股并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