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在郭敬明就自己的抄袭行为拒绝道歉并进而引发了文学界群情激愤的“封杀”之后,成君忆就《水煮三国》抄袭的侵权事实却迟迟没有道歉。该案已经于今年6月19日由北京市二中院做出终审判决,纠正了朝阳法院一审对中信出版社允责的判决,同时判令成君忆在判决生效一个月内在《中国经营报》公开赔礼道歉。针对这一名人抄袭事件的台前幕后,近日,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水煮三国》抄袭事件的当事人中国企业报评论员相晓冬。  相似文献   

2.
学术失范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许多学者呼吁,如果再不对学术规范问题予以关注,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中国学术将不知堕落到何种程度。目前,关于这个问题讨论,基本上还没有触及到出版界。其实,在学术失范问题上,出版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如果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恐怕批评的火焰就要烧到我们头上来了。 现在学术界有一股不好的学风。其表现无非是剽窃、抄袭、拼凑,粗制滥造。大家想必还记得,很多年前,号称“词典大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近日,出版界遭遇"撞脸门",读客图书怒指磨铁图书抄袭其旗下图书"脸面"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两公司主管在微博上大打笔仗。读客图书董事长华楠刚刚指责磨铁涉嫌恶意抄袭,磨铁图书总裁沈浩波立刻回应,声称根本不存在抄袭,只是学习。他们从各自角度出发,给读者们上演了一出出版界的"罗生门"。著名律师、版权专家翁冶中指出,目前法律上对封面抄袭  相似文献   

4.
某公三态     
日前,我的那位编辑报纸副刊的朋友总算露出了笑容,兴冲冲地跑来对我说:“这下可好了,再也不怕抄袭了!”我记得这是他关于抄袭问题的第三次表态了。早些时候,有位揭发抄袭事件的来访者捧着报纸和被抄袭的原作找到他.结果使来访者讨了个没趣怏怏而去,因为他给来访者的答复是:“你看,总有两个字不一样么?怎么是抄袭!”晚些时候,又有不少读者来信,指出副刊上署名“××辑”、“××集”之类的文字大多是一字不漏、原封不动地从它处抄来的,同样是一种抄袭行为。结果他给人们的答复又是:“已经标上是辑录的了,不能说是抄袭!”  相似文献   

5.
书业内外     
“抄袭事件”牵连出版社呼吁建立诚信档案据《青年报》报道:最近书坛“抄袭事件”一时间成为谈论热点,郭敬明、成君忆等写手身陷抄袭官司不能自拔。资深出版人李孝国认为,尽管在书海中搜寻所谓“抄袭”线索,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鉴别图书独创性是出版社不可推卸的责任,编辑是预防“抄袭”的重要“把关人”,但这“把关人”的能力却逐年下降:一些编辑只纠正稿件的错别字,编辑成了校对;还有人什么书都编,其实对许多领域的出版物了解甚少。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是通过静止画面凝固新闻事件的一个片断,具有明显的瞬间性,而这个瞬间是客观事物符合自身逻辑发展过程中的有代表性的“定格”,应当是最具典型性的那一“瞬间”,这也正是新闻摄影的魅力所在。 随着专题摄影和图片故事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摄影者把注意力投向了这里。在处理来稿中我们发现,每天大量的稿件中,专题和组照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这其中,绝大多数的题材根本不适合用专题的形式去表现,甚至适得其反。照片缺乏对于典型瞬间的发掘和提取,致使一个很好的新闻题材在作者贪多求大中白白浪费了,变成了对一个事件简单的客观记录,使新闻价值大打折扣。我曾看过一组来稿,反映一群建筑工人到郊区种菜,为单位建立副食基地的事。本来,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题材,但作者非要照专题的路  相似文献   

7.
“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以下简称“三鹿事件”)事发前后,企业在媒体上的形象发生了强烈的逆转.这种逆转的背后是什么?观察“三鹿事件”中的新闻媒体,我们注意到,各种媒体均未能及时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舆论.正因为此,媒体对企业早期的过失行为没有起到应有的纠偏作用。媒体在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失态和责任缺失是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看.媒体的叫醒作用失灵是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教训。  相似文献   

8.
甲:前个时期出版界对“出版集团”热乎了一阵,最近由于“翻牌公司”的出现,人们开始以怀疑审慎的态度,检验其得失与成败,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关键的问题是出版集团如何面向和适应市场,我们可否探讨探讨。 乙:对。这确实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出版集团的组建是一种市场行为,这是首先要肯定的。由于多数出版集团的组建是在原出版总社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有句名言:“我讨厌抄袭自己”。在艺术领域,艺术家尚且致力于冲破自己的模式,那么在以“新”为本的新闻领域,就更应锐意求新了。可惜,在新闻界人们虽然对剽窃、抄袭他人的作品已经深恶痛绝,但对“抄袭自己”的做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我们经常使用那么几种文体,提起笔来,就易囿于“俗套”之中:写科技人员攻关,总忘不了写这个人读了多少本书,不厌其烦地在文章中开列一串书单子,写通讯,不看事件的结局有无吸引力,动辄采取倒叙写法;写消息,不论需要不需要,非得在导语后面过一个“背景山”。甚至在语言上也“抄袭自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术腐败问题,在中国学术界、知识界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从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的抄袭事件,到清华大学刘辉教授的造假事件、上海交大“汉芯”造假事件,再到近日同济大学所宣布的杨杰教授的剽窃事件,相继被披露出来并得到处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布成立监督委员会,教育部也拟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从道德、行政、法律几方面对学风建设进行监管,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相形之下,出版业显得比较冷清。有人认为,遏制学术腐败,那是学术界、知识界的事,与出版无关。有人则认为作者“文责自负”,出版社不应该承担相关…  相似文献   

11.
当人们满怀希望迎接21世纪的时候,出版界同仁却感到无穷的压力。这种压力,我将之形容为“外患”与“内忧”。“外患”是指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国将在今年进入该组织。一旦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版业的对外开放将不可避免,中国出版界将面对世界大出版集团的竞争。“内忧”是指“减负”。长期以来,出版社、新华书店系统依靠教材、教辅读物,旱涝保收。“减负”使一些出版社赖以生存的支柱轰然倒塌。在世纪之交,这些“不幸”同时降临,对中国的出版界可谓是严重的挑战。 人们常讲,挑战与机遇并存。确实,换个角度看“入世”与“减负”,或许,挑战的同时预示着大量  相似文献   

12.
刹“长风”     
刹“长风”经济日报总编辑杨尚德读者批评我们报纸“长稿多短稿少”,我们自己也深有所感。今年要提高报纸质量,改进文风,我们想首先从刹“长风”这件事做起。现在的情况,一方面是报纸在扩版,种类在增多,长文章在增多;一方面是社会生活节奏在加快,读者看报的时间在...  相似文献   

13.
窦唯大闹《新京报》事件发生后一夜之间,传统纸媒和网上关于窦唯事件的议论铺天盖地。《都市快报》记者吴晓燕撰文说:“因为窦唯,媒体和艺人的相互关系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窦唯事件可以看作是媒体和艺人矛盾激化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媒体和艺人如何相处?他们之间的平衡点在哪里?”①《信息时报》廖保平也指出:“窦唯事件暴露出的明星与媒体的关系问题,值得引人深思。”②刘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在烧车这件事上窦唯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是要对这件事反思的绝对不仅是窦唯本人,媒体也应反思自己的责任。”③此事将如何收场…  相似文献   

14.
《“书与人”漫抄二则》是读书随笔,谈的是张静庐的《在出版界二十年》和汪原放的《回忆亚东图书馆》。虽为书评,又不止于评书,论人及事,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了这两位在近代出版事业上成就蜚然的编辑大家。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份有趣的、全球期刊编辑对学术抄袭容忍度的调查报告,这是中国编辑在国际学术出版界的亮眼表现--作为非欧美国家的期刊编辑首次荣获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onPublica-tionEthics,COPE)的研究资助项目,《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申报的"对不同学科典型抄袭案例的分析指南"(Crosscheck CrossCheck Guidance:An Analysis of Typical Cases of Plagiarism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项目,受到了国际学术出版界的一致关注。2012年10月期的《学术出版》(LearnedPublishing)以当期最长的篇幅(17页)刊登了该研究项目的前期结果。该刊主编艾伦·希格莱顿(AlanSingleton)评述:"该文并不是简单阐述我们过去所谈及的常规检测,而是论及不同学科、不同语言背景的学术期刊编辑们,对周围所发生的各种典型抄袭现象的态度。"而对我国编辑出版界而言,此一项目和前期成果表明,中国编辑正在积极参与国际出版业学术伦理标准的讨论和研究,正积极提升在国际出版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鉴于此,本刊将以系列形式,刊发项目的阶段成果,以期为学术期刊出版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未来出版人谈出版——版权贸易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出版业正在大踏步地发展,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发展迅速、效益显著的行业之一。许多在校学子的择业倾向,也在大踏步地向出版界靠近。他们观察着,并没有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就放弃理性的思考和提出中肯的批评,这是青年无畏的勇气。许多真知往往是从“大胆的假设”开始的。我们希望“未来出版人谈出版”成为一个窗口和舞台,至少可以让有志于出版的青年与出版界作一次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7.
杜骏飞 《传媒》2008,(10):14-17
公元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汶川地震余波未了、奥运会徐徐收场之际,曾经一度被隐没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浮出了水面,出现在了各大媒体上。毒奶粉事件激起了人们巨大的恐慌,激起了人们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恰在此时,网络媒体业又曝出“丑闻”,这次事件的主角却是显赫一时的中国著名搜索引擎公司——百度。舆论聚焦于百度搜索屏蔽三鹿毒奶粉报道的传言,我们姑且将其称为“百度屏蔽门事件”。  相似文献   

18.
高云,是我们对江苏出版界一系列专访中留下独特印象的一位年轻的改革者。这之前,我们已经知道他是中国连环画创作屈指可数的拔尖人物,是美术界的“得奖专业户”;还是中国美术出版界的管理好手,出版圈内难得的少壮派  相似文献   

19.
“无冕之王”这是过去人们曾给记者戴的一顶高帽,尽管这顶高帽透着几分封建色彩,但从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人们对煤体的尊敬与信任。20世纪80年代初期,媒体仿佛就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报纸、广播上说的事没有人怀疑。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媒体成为被告已不是件稀罕事。最早的一件案件就是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状告某报记者。当然,这表明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媒体就更没有理由充当法盲。毫无原则地“信口开  相似文献   

20.
图书差错成风,是这几年的事。其严重程度从“无错不成书”一语中,可见一斑。试从见诸于报刊的材料中,选择数例如下:天津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现代卷》,煌煌巨著,价值三十大洋,外表装璜美观,但内容差错却比比皆是。外封上印着本书收集了200位著名散文家的368篇作品,书中凡例中却是201人的374篇作品,而跋中又写道共有四百余篇;书中7扉页上印着主编的名字“巴平”,尾页上却变成了“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