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定义了非线性逻辑系统W~2,研究了W~2中的重言式及广义重言式,得到了若干与线性逻辑系统W~2中相类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赋值格为非线性序,蕴涵算子→取Gaines-Rescher的RGR的一种4值逻辑系统GR14,得到若干结果.特别是,在系统GR14中,α-MP规则都成立(α>0);GR14重言式必是GR14-准重言式,GR14-准重言式必是C2-重言式,即一个公式是GR14中的重言式当且仅当它既是I-重言式又是J-重言式,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多值逻辑系统中的广义矛盾式,并对这些多值逻辑系统中的广义矛盾式进行了分划,强调了这种分划的不重不漏.  相似文献   

4.
研究赋值格为非线性序的一种非经典逻辑低矺#.在该系统中,格结构不同于Boole代数,蕴涵算子→取Kleene-Dienes算子RKD.得到若干结果,特别是K#-准重言式恰是经典命题逻辑C2中的重言式,从而也等于C2中的定理,即QT(K#)=T(C2)=Φ├ .  相似文献   

5.
(QU)型Fuzzy拓扑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提出了(QU)型Fuzzy拓扑环的定义,研究了它的性质,阐明了(QU)型Fuzzy拓扑环与Lowen意义下的Fuzzy一致结构之间的关系,揭示出一个与普通拓扑环所不同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了文[1]中的几个主要结果只能在特殊条件下成立,然后我们重新定义了环的(σ,τ)—Jordan同态,讨论了环的(σ,τ)—反同态与(σ,τ)—Jordan同态的关系,得到了著名的Jacobson—Rickart定理的推广形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新化合物Na(24)P2W(22)O(83),并通过X射线衍射的测定,确定Na(24)P2W(22)O(83)属正交晶系.其点阵常数为:a=1.4745nm;b=1.1933nm;c=1.1119nm,z=2,属Pz1z1z1(N(019))空间群.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T—内射模[10]、Tfg—内射模和Tfg—平坦模[5]刻划了如下一些特殊环:Tfg—正则环、Tfg—V—环和Tfg—coherent环。它们分别推广了正则环和T正则[1]、V—环、TV环[11]、p—V—环、f—V—环[6]、[1]、[4]及coherent环的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险象识别格的概念,并引进次大元,次小元,心脏,外壳,Boole型子格等相关概念,讨论其基本性质并给出若干例子,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险象识别逻辑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0.
用ADF的NL/LDA优化分子片的几何结构,同时运用G98W中RHF/CEP-4G讨论此簇合物的原子电荷布局规律及化学键。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几个不同形式的相对论力学的变分原理,构造了相对论性广义动能和广义加速度能,建立了二阶非线性非完整系统几个新形式的相对论性Routh型方程.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以汉传因明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论证法称因明的演绎逻辑体系与陈那因明的非演绎逻辑体系有根本的差别.本文以玄奘的"唯识比量"作为标尺,论述法称因明在认识论、逻辑和辩论术三方面全面改造了陈那因明.论述了法称建立因后二相的思路与陈那有根本差别,是导致体系差别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近似于"所闻性"因的实例,指出陈那的不共不定因在法称因明中不复存在.这是法称对陈那因明作体系性变革的重要特征.从法称<滴论>和法上疏找到根据,批评百年以来流行的归纳说.本文还找到了藏传研究者误用法称因三相来解读陈那因三相的原因.简明扼要地阐明不可得因在逻辑上没有独立性.设立此因主要为方便建立论式.文章最后解释了法称因明异法式独自成立的逻辑依据.要之,本文对当今国内因明研究中的诸多重要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应.  相似文献   

14.
马正义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5):37-38,76
对于非线性演化方程,欲获其解并非易事。试图用设定的变量分离法来得到方程的解。同时,以(2 1)维Boiti-Leon-Manna-Pempinelli方程为例来说明之。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激发双模S(U 2)相干态M,!;m〉=AM!ma mb m M,!〉的非线性高阶差压缩——N次方X压缩效应。结果表明:对于激发双模SU(2)相干态,光场存在着非线性高阶差压缩(即(N=1,2,3,4,5…)次方X压缩)效应,且随着光场总光子数M的增加,N次方X压缩效应增强,但增大场模光子增加数m或增大N次方X压缩的压缩阶数N,N次方X压缩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要经历一个过程 ,由感觉到知觉 ,逐渐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 ,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和抽象等一系列逻辑思考 ,上升到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形成概念。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这种认识事物的过程使得人们在确定某事物时 ,通常是择取该事物的 (部分 )本质属性作为其概念的内涵 ,从“正面”对事物进行界定。中学数学教材中概念的描述 ,定义、定理的刻画等一般都符合上述规律 ,从正面对考虑对象进行阐述 (界定 ) ,如有界函数、单调函数的定义 ;数列an 的极限是数A的定义等等。可是现实生…  相似文献   

17.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most of the personages in China's present political arena have studied in the Soviet Union. Jiang Zemin, Li Peng, and others in the third-generation leadership core lived many years in the Soviet Union during the 1950s and 1960s. All speak fluent Russian and are quite well informed about today's Russia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相似文献   

18.
摩尔提出的单主体自认知逻辑系统,主要包括基本思想、自认知系统的语言以及稳定理论和一致性,以及S5系统及其等价式的证明。而莱维斯克将摩尔的系统扩充为单主体唯一知道逻辑,并阐述了其语形和语义理论,我们重新修正了莱维斯克的唯一知道逻辑系统,并且提供了一个转换的语义解释,通过对转换语义的使用,简化了修改后的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使用经典逻辑对海量知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和信息挖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司各脱法则问题.司各脱定理表明,矛盾蕴涵一切,如果一个知识系统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信息,那么任何命题都将成为这个系统的推论.基于对蕴涵的一般认识,可以对司各脱法则问题提出一种不同于已有逻辑系统的解决策略.在根据这种策略而建立的知识蕴涵逻辑系统D中,(1)蕴涵关系符合直觉:(2)经典逻辑中基本的逻辑规律在该系统中得以保留:(3)不改变经典否定、合取的性质:(4)司各脱法则不成立.本文在给出严格形式语义的基础上,证明了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协调性、完全性和可判定性.知识蕴涵逻辑系统D可以提供一个分析、处理海量知识系统的逻辑工具.利用公理B→(A→(A→B)),可以将知识系统中真知识归为一类,利用公理¬B→(¬A→(A→B)),可以将知识系统中的假知识归为一类,利用公理B→(¬A→(A→B))(其中A和B相关)可以将相互矛盾知识中的相关真知识演绎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