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准备高中生物的基因内容时,教师要有以下的心理准备:学生对基因的基本结构和概念的理解是不太清晰的。既然学生对基因的基本结构和概念只有有限的认识,他们很难对遗传这一课题有深入的理解,教师可用遗传学符号、遗传图表、庞氏表来解答单基因遗传问题,通过携带自己的基因活动学习遗传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2.
基因位置判断在高中遗传学中为常见题型,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直接决定对遗传方式的判断,而遗传方式的判断是解答遗传大题的必要环节,所以基因位置的判断尤为重要。如何进行基因位置的判断呢?此类问题学生较为困惑,笔者现将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突破"伴性遗传"一节的教学难点--"色盲遗传的特点",笔者设计了通过课前社会调查,让学生感悟色盲遗传的特点,围绕感悟,提出基因的位置问题并猜想假设;通过分析遗传图解验证色盲基因位置的假设,从而理解色盲遗传规律;最后通过实例解释、遗传咨询的情景表演来巩固和应用色盲遗传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基因位置判断在高中遗传学中为常见题型,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直接决定对遗传方式的判断,而遗传方式的判断是解答遗传大题的必要环节,所以基因位置的判断尤为重要.如何进行基因位置的判断呢?此类问题学生较为困惑,笔者现将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遗传方式的判断即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细胞质遗传、X染色体上的遗传、常染色体上的遗传还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此类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是热点题型,它能全面考查学生对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特点的理解,全面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举几例探讨几种遗传方式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朱静 《中学生物学》2007,23(7):17-18
1教材分析"单基因遗传病和遗传谱系图"是上海市二期课改《生命科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中的第一课时。本教学设计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进行,并实施无痕化的生命教育。本课题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分析、比较4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使学生理解隐性遗传和显性遗传的显著差异及X连锁隐性遗传和X连锁显性遗传的  相似文献   

7.
把握遗传的基本规律,根据遗传试题的特点,分析解题思路与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细胞质、细胞核遗传的确定方法,判断基因的位置,确定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灵活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特点,解决各类遗传题。  相似文献   

8.
尹利军 《新高考》2009,(12):49-51
在生物高考中,有关基因位置的设计题以能综合考查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遗传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等多项能力成为生物高考中的热点题型。在学习中,此类题型也让多数学生有难入手的感觉。下面根据这类题的特点,对基因位置的遗传设计题归类、分析,提供解题规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谭雪青 《科学教育》2006,12(4):57-59
根据遗传系谱图来判定遗传的类型,是一种高考中常见的题型,同时也是一种较难解决的题型,因为高考该项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能迅速、有效、全面地进行判定。同行前辈在生物杂志上介绍了不少关于系谱图判定的宝贵经验,但仍然较少谈及如何简便判定遗传系谱图,且对于遗传系谱图所符合的遗传类型并非唯一性的问题较少作评论。本文针对有些系谱图只符合某一遗传类型,而有些系谱图却同时符合两种或以上的遗传类型的情况,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粗浅经验来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快速正确判定系谱图。控制人类遗传的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两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师、幼师生物学课本遗传学部分,多处提到隐性致病基因造成的遗传病,对此学生感到有兴趣,愿意学,提出不少问题,企望老师多补充讲全教透.现谈谈我的教法.一、让学生掌握分析遗传病的钥匙钥匙就是我们所教生物学上的遗传学规律,即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及摩尔根的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特别是近年来,人类X染色体的基因遗传即性连锁遗传规律则分析得比较明确.经证明不仅适用于动、植物,也完全适用于人类的遗传规律及遗传疾病的分析.让学生学好遗传学基础知识,也就掌握分析遗传病的钥匙了.二、让学生开扩其知识的眼界减少疑惑  相似文献   

11.
在生物高考中,有关基因位置的遗传题型,能综合考查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探究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等多项能力,但好多学生对此类题型难以入手,下面根据这类题型的特点进行归类分析,寻找解题规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生物高考中,有关基因位置的设计题以能综合考查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遗传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等多项能力而成为生物高考中的热点题型.在学习中,该类题型也让多数学生有难以入手的感觉.笔者根据这类题型的特点,对基因位置的遗传设计题进行归类、分析,提供解题规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节是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五章中的一个重点内容。该内容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两个遗传规律的要点,理解遗传规律的实质,还要求学生具备利用遗传规律解决遗传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遗传问题的题型很多,通过已知条件推导生ZIR物的基因型往往是学生感到很棘手的,但也常常是解决其它类型遗传问题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理解几种类型的杂交类型的结果、生物学意义及基因型的推断,分析推导基因型的思路,来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掌握几种典型的杂交类型基因的分离规律是涉及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是…  相似文献   

14.
“基因”这一概念,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对教师教学来说,都是一个难点。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要切实把握基因与DNA‘基因与性状、基因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1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高中《生物》必修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三版,第145页)一句话点明了基因与DNA的关系。这一表述虽然言简义赅,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一个DNA分子不等于一个基因,基因是DNA的片段;然后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有遗传效应的DNA段。具体做法是,先向学生提问…  相似文献   

15.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2遗传和进化》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等问题的基础上对新问题“基因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怎样变化”、“发生的变化对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的回答和对遗传知识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6.
1教材分析“伴性遗传”是新课标教材《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内容,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进一步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讲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规律,同时也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内容以红绿色盲的发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体会科学家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探索精神,并通过对“问题探讨”“积极思维”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其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生物教学中常用遗传病系谱图来综合反映或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但学生较难根据遗传系谱图快速地判定遗传类型,从而影响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主要有6种类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简称常隐、常显、X隐、X显、伴Y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笔者对单基因遗传病类型判断方法和判断步骤进行了归类总结,在平时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两道实例说明从C_n~m数学思维视角出发,利用C_n~m可以解决遗传题中所涉及的多对基因遗传时后代中基因组合的问题,用此方法解题具有高效、快捷、准确的特点,也能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有关遗传概率的计算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高中生物新教材第七章在简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增加了基因频率的内容,这是学习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知识基础。因而将基因频率问题与“传统”的遗传概率计算结合在一起已成为一个新的命题热点。学生在做这类习题时,出错率很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要正确解答有关基因频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孙琚 《生物学教学》2011,36(9):32-33
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线,通过创设递进式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生物遗传中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