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6,(2):1-6
国际乒联的各届主席,为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各有思路,各有特点,各有贡献。乒乓球运动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的"国球",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首任主席蒙塔古先生于建国初就邀请中国进入了国际乒联。此后,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其赛制和器材不断适应"健康"和"观赏"的体育运动的原则,不断遵循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杨天睿 《乒乓世界》2014,(8):118-118
在乒乓球比赛中,弧圈球相持,已经成为专业比赛和业余较量的重要技术之一,并且日趋完善。我面对着三支“非五夹,亦主流”的底板时,忽然感觉到:在当今的无机时代,围绕着弧圈球技术的器材早已远离了以前的“非五夹,不拉球”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杨丽华  吴忠义 《体育学刊》2000,(2):21-22,25
从建立健身科学的理论体系出发,探讨了组成其理论体系之一的“健身心理学”的构建,揭示了“健身心理学”与“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的本质与联系,提出健身科学必须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并依照各分支学科本身的客观存在、逻辑内涵予以科学建构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当前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存在的“浅表化”“形式化”“程序化”现象,运用深度教学的理论,在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教学中从教学目标设定的最近发展区化、教学内容创设的情境化、教学方法策略的结构化、教学效果表现性评价化以及教学达成保障的体能化“五化”实施具体教学,以期实现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对反序运动、仿生运动和“五兽行”运动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现代“五兽行”运动的练习方法、注意事项、价值及推广对策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认为,“五兽行”运动是反序运动与仿生运动的结合体,是我国古老的五禽戏运动的现代创新。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推广“五兽行”运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翟国胜 《体育教学》2013,(10):64-64
体育委员是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全体同学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班内体育课、集体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培养一名优秀的体育委员,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会让各项活动开展得井井有条,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软法和硬法在广义上同属现代法的范畴,体育治理过程中既离不开软法也离不开硬法。从软法之治和硬法之治的二维视角对我国体育治理过程中"软法"硬化、"硬法"软化的钟摆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软法"硬化和"硬法"软化的钟摆现象既是法律规律的反映,也是依法治体的需要。体育治理中的钟摆现象表明,"软法"硬化和"硬法"软法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只有在对立中走向统一,冲突中走向融合,实行软硬兼施的"共生"治理模式,构建包含软法在内的体育法体系才是体育法制治理的理想之道。  相似文献   

8.
在对五枚拳历史渊源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五枚拳的发展策略,即依托当地高校、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成立五枚拳发展研究训练基地和女性拳社,吸引学校、农村、社区更多女性习练五枚拳;将五枚拳改编、创新并作为乡土教材特色体育课程,在大、中、小学推广和普及;结合国家武术竞赛规则,创新五枚拳套路;加强民间武术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建立传承人保护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武会友,通过民间传统武术比赛,推动五枚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瑀 《体育教学》2010,29(1):21-22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启动,对我们农村初中学校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紧紧抓住契机,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运动理念带入每位师生的脑海中,在学校积极开展“冬季长跑”活动,让孩子们享受运动、享受阳光、享受快乐、享受健康。在近两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重点抓好“五个落实”与“五个结合”,使我校冬季长跑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目标任务,但中小学生的运动发展却面临着“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学会”,而中小学生的健康促进则面临着“体质连续40年下降”的局面。科学运动和健康促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是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历史责任。但运动发展与健康促进之关系素有争论,甚至有“技术与健康之争”的极端观点。研究认为,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是相互促进和融合发展的关系,在当前新课改形势下,体育“大单元教学”对有效提高运动能力具有方向性意义,“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即“体育走班制”教学更是代表着未来科学运动课程的教改方向。大幅度大面积地提升体质是青少年健康促进的前提,有效提升体质要求着“三精准”的新策略与新工作。在“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必将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相融合发展,其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体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以及教学方法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必须让“体育尖子生”发展得更好;学校体育必须让“体育素质薄弱生”得到转化;学校体育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与“体育尖子生”、“体育素质薄弱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政府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我国职业体育的市场资源配置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我国政府监管体系粗疏凌乱,严重阻碍了我国职业体育的快速发展.文章借助于公共选择理论,结合“恒大现象”,通过阐释政府与职业体育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析了我国职业体育发展面临的政府监管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政府监管及其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健康与体育关系之我见——兼谈体育的陶冶性价值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贾齐 《体育与科学》2001,22(1):55-57
所谓“参加运动有助于增进健康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是从运动不足这一非自然状态恢复到生命体自然状态的结果。人不会因为参加运动而百病全消,参加运动不能保证我们不患病。对于“健康第一”的口号应该理解为是对以往学校教育因为过于注重分数而忽视学生健康损害学生健康这一倾向的否定,而不应该理解为是对体育价值的正面表述。  相似文献   

14.
《运动通史》前言部分是理解全书重要章节,"观念"和"概念"是理解《运动通史》前言部分关键词,也是观察人类体育历史的重要视角,Behringer教授以史学家视野,用全面呈现历史去撰写体育史,为世人拓展出了更为开阔的体育认知文化审视空间。  相似文献   

15.
最近,听到了一些关于“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又学习了胡增荦老师2005年5月份在浙江富阳讲学时题为《形成课程新理论,实施体育新课程》的讲稿,对胡增荦老师讲稿中关于“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的解释,颇感迷惑,胡老师在讲稿中对“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是这样解释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本研究采用实验对比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普通高校体育乒乓球选项教学进行新的尝试,即基于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档案”(以下简称“档案”)设计个性化教学,并对此教学与传统教学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乒乓球水平、运动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大学生“档案”的个性化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乒乓球水平、运动参与三方面较传统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陈洪亮 《健与美》2023,(11):103-105
体操运动有利于培养运动者的协调性、灵敏度和空间立体感,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体操运动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前滚翻是初中体操类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柔韧性和平衡力,又有利于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做出迅速、正确的躲避反应,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大有裨益。基于此背景,文章将阐述初中体育体操前滚翻运动的特点与价值,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初中体育体操前滚翻教学的现状,提出初中体育体操前滚翻教学的创新路径,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许永娟 《精武》2012,(35):125-126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以满足就业需要为出发点,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当前正面临着严峻的教学考脸。因此,本文围绕了笔者所在的五年制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优化优化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积极开展“五课”教研活动,提高体育教师教科研水平,从而更好的为体育专业建设服务,也能够培养出更具时代性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高职人才来。  相似文献   

19.
2001年4月7日上午,由中华环保世纪行组委会主办,中国钓鱼协会、《中国钓鱼》杂志协办,山东威海光威集团承办的保护资源鱼苗放流活动在北京龙潭湖公园举行。 25万尾鱼苗被放流入湖,回归自然。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李蒙出席活动并讲话。他说,保护资源鱼苗放流活动是一项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有益活动,体现了社会、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信念。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及北京市政府有关领导、在京部分新闻单位记者、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怡海分校的小学生约200余人出席了活动。  相似文献   

20.
李永安 《乒乓世界》2009,(8):115-115
《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句话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的规律,指任何事物都是对立面构成的统一体,在统一体中,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联系.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