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历史贡献和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的分析结论,阐明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颁布的必要性和时效性,指出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界定范围、申报条件等的相关影响,提出了以洛阳高新区创业中心为例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考察了寻租因素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确实能够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且高市场化地区的促进作用强于低市场化地区;寻租行为的产生会抑制这种促进作用,且对低市场化地区企业的抑制效应更明显;短期性的政策迎合式的投入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一大因素,且低市场化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年份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建议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程序和办法,同时要提升市场化水平,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各州(市)科技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 为做好2009年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有关要求,现将《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规程》印发你们,并对2009年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徐建蓉 《软科学》2009,23(8):115-118,124
以对广州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证实:人际关系、领导因素、企业制度、企业前景、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忠诚度显著正相关,而领导因素、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忠诚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领导因素最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为背景,利用事件研究法和869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首次考察了我国特殊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告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显示,并没有足够证据说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给予较高定价。进一步检验发现,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告期间,相对于对照组,中小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和2008年后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公司的市场反应都更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存在短视行为,股票T市场未能有效支持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6.
对比研究了2008年与2016年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认定政策的调整,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门槛,加大了非高新技术企业浑水摸鱼的难度,制度设计更为合理,科技型中小企业只要深入学习政策,并积极收集整理开展高新技术活动的证明材料,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企业能否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是企业生存、提升竞争优势以及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技术创新模式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界定和梳理,根据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演化理论,对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正确选择进行了分析.这对提高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实现高技术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我国政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研发积极性的一大举措。本文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考察了寻租因素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确实能够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且高市场化地区的促进作用强于低市场化地区;寻租行为的产生会抑制这种促进作用,且对低市场化地区企业的抑制效应更明显;短期性的政策迎合式的投入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一大因素,且低市场化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年份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我们建议,要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程序和办法,同时要提升市场化水平,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迎合性动机视角,选取KY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综合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方法,探究迎合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识别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迎合性高新技术认定对KY公司的创新绩效无明显促进作用,对其财务绩效的正向影响亦较为有限,说明迎合性动机驱动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无法达到预期政策效果.最后,本文从政府和企业维度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效果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创新是高技术企业的主要特征,创新能力是高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知识观角度看,知识溢出是高技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一.分析了高技术企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认为知识溢出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变量;并以杭州软件企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从知识现视角提升高技术企业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佛山市南庄镇是知名的建陶产地,也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辖区环境整治力度,并有效地借助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有效摆脱了地方经济发展对环境先破坏-后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恶性循环,逐步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对广东省发达地区专业镇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以此为例,探讨广东省发达地区专业镇实现可持续发展普遍及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的识别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特征和定义来确定选择产业集群的指标体系,采用权重未知的多目标优选方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根据江苏省制造业各产业的综合指数进行排序,了解江苏省制造业有哪些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系统可分为产品创新系统和工艺创新系统。基于二象对偶理论,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系统设计为由以创新绩效为表征的状态子系统和以创新资源协同为度量方法的行为子系统构成的二象系统。分析了技术创新系统子系统的二象特征,构建了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模型,采用1995-2008年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科技活动数据,对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进行协同度测量及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其中,提升工艺创新资源协同水平将成为未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江苏省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各地区自身的优劣势以及地区间的差距,将江苏省13个市分为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水平领先型、发达型、发展型和落后型四类区域,并对全省各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水平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南京市软件产业目前严重存在的潜力尚未挖掘的现状,基于企业自组织理论和产业催化理论,结合南京市政府提出发展软件产业的背景,探讨地方政府在软件产业发展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提出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聚焦高新区这一特定空间范围,检验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建设试点模式异质性如何影响区域内企业发展的问题,为促进数字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基于2003—2019年中国88个国家高新区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政策对高新区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仅在高新区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并不一定比在更大空间范围进行试点的效果更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合肥高新区企业的总收入提升但降低企业的净利润,对长春、青岛高新区企业的总收入和净利润均为负向影响。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今后针对重干预轻市场、重硬件建设轻应用、重项目轻规划和重当下轻长远等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应分别有所侧重地加以改进,包括改善制度环境、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以及做好顶层设计等。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企业技术创新是区域创新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理论上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并依照技术创新主体以及技术创新的内涵不同进行分类。同时以青岛市为案例,客观分析了青岛市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环境,针对青岛市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青岛市企业未来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主要采用了系统学的思想,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集群知识系统的内部结构,区分了集群知识系统中几种不同的认知角色。实证结果显示,虽然知识在空气中"均匀地扩散",但主要在一部分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核心企业之间流动。在集群企业不同的认知角色中,技术的守门人对集群知识的获取、创造和扩散的作用最大,其他角色在认知上相对封闭。要提高集群的知识创新和学习能力,根本在于增强集群内企业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0.
马娜  钟田丽 《科研管理》2017,38(2):125-134
产业组织学视角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大多以企业同质性为前提,考察价格、产量、行业特征等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不同于现有研究,本文在企业异质性前提下,以交易成本论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具有专用特征的不同战略性资产投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其研究结论是:战略性资产投资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不同战略性资产投资对资本结构的负向影响程度不同,由高到低依次是声誉资产投资、技术资产投资、RD资金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关系资产投资。本文的研究对于完善产业组织学视角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以及优化创业板企业资本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