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4,(A3):33-34
<正>关于"对话"一词的理解,《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两个人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多指小说或喜剧里的人物之间的)";2"国际上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多指一向没有联系的国家或政府之间"。《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建议部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践表明,"对话型"教学作为一种民主、自由、科学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能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理念的引入,对新世纪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对话教学已成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一、语文对话教学的内涵“语文对话教学”又称“对话型语文教学”或“语文对话式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后人们针对传统语文教学而…  相似文献   

3.
“对话”理念引入语文教学是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中的一大亮点。在《标准》中 ,“对话”一词出现在两处 :“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前者指一般教学对话 ,包括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主体间对话 ,它贯穿在语文读、写、听、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后者指阅读教学对话 ,它应该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2)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4)教师引导学生在同伴之间展开对话以加深对文…  相似文献   

4.
所谓“对话”,通常被理解为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谈话,是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我们分析文学作品时,也必须注意其中的人物对话(语言),这属于纯粹的语言现象,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由“对抗”变为“对话”;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两国就某某问题进行“对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健全,也要求领导和群众之间通过不断的“对话”来加深彼此的了解,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这样,“对话”就有了另一内涵,即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和谈判,从而成为了一种外交、政治现象,当代社会正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出一种对话精神。顺应…  相似文献   

5.
从字面上看,对话确实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或“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和谈判”。语文课堂最常见的对话模式是教师质疑、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对话是为了求得理解,是一种沟通与交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说,对话不仅仅是口头的相互交流。作为教师,我们还应关注课堂中语言之外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然而,从实际教学现状看,课堂“对话”中出现了忽视文本甚至丢弃文本的倾向。本文试着对文本在“对话”教学中的地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我们……”“平等”是“对话”的前提条件。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在下达活动指令时,把执行主体的“你们”(指学生)变为“我们”(还是指学生),就有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表明师生的对话不仅仅是两者之间简单的问答,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包容、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过程。由此创设的对话情境,可促进师生双方的积极思考,达成师生心理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二“、你……”对话教学实现的应该是师生心灵的对话。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过分强调老师“言”、教参“说”;另一方面教学过程只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什么(最典型的表达就是…  相似文献   

8.
“对话”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的对话形式丰富多彩,有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的自我对话。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是有效地实现阅读教学目的的关键。那么教师应该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引领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与文本进行对话呢?下面结合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9.
(一)《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历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所没有提到的。何为对话?《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是:①两人或更多人的谈话。②国际上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哲学意义上的对话,中国最早是老子阐释的:“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即对立两极的相互作用,最后达到一种具有再生能力的和谐状态。文学意义上的对话,集中体现在巴赫金对话小说理论中,他认为:“对话性是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是双向互动的。这里的“对话”所蕴含的是一种教育理念,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对话”是网状的。教师备课时,主要是教师和文本在对话;学生阅读时,主要是学生和文本在对话;当老师请学生谈感悟,谈理解和体会时,是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在对话;当学生讨论时,是学生个体与小团体的对话。总之,“对话”不仅是一种手段或方法,它更是一个理念与策略。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意味着…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人们一般将它区分为人-文对话(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人际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自我对话(学习者通过与文本对话和与他人对话而在自身内部展开的自我对话,一种历史性的、伦理或者审美的对话),而课堂,就是一种多重对话反复编织的对话场。在这多重对话中,人与文本的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基础与前提,但这个对话主要是从学习(阅读)这个角度来展开的,而体现教学本体的对话,是课堂上的人际对话。考察课堂对话的种种形态,分清它们不同的价值取向及学理来源,对进一步就对话主题展开讨论,是不无裨益的。——编者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对话?对话是人类一个亘古久远的话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从狭义上讲,是指人与人(也包括“自我”与“他我”)之间的一种平等、自由的交流。广义上,则涉及到人类存在的基本哲学命题,涉及到人类的历史和文明。对话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方式,但是,对话又往往超越语言学的范畴,横跨哲学、宗教、文学、社会、教育等众多领域。对话理论的概念,最早由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在其理论中,对话的前提就是对个体的尊重,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对话构成的基本条件是“他性”与差异的存在,否则对话是无法形成的。主体既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的必要条件是:教师必须认可“对话”;教学必须走进“对话”。教师认可“对话”的起点在于认识“对话”。何谓“对话”?在巴赫金看来,“生活中一切全是对话”。人现实地存在于“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人的存在本质就是“我与他人”的对话,这种对话每时每刻都在以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进行着,并渗透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及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在克林伯格看来,所有的教学之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对话”是在相互之间进行的,因此,对话的因素最少有两个。根据对话教学专家的研究,“对话”既有一般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谈话或会谈的内涵,又有在精神层面相互交流的意义,“也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与各种文本之间”。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对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对话教学”:它是生本、师生、生生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教学形态。这种师生间的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是对…  相似文献   

16.
李伟 《文教资料》2006,(21):103-104
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克林伯格曾说:“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师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而“阅读教学”更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这种多重对话里既有师生各自与文本的阅读对话,也有师生之间以文本为中介的教学对话,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延伸。基于此,可以说,没有成功的师生对话,也就没有有效的富有深度的阅读教学。而任何成功的对话都是平等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7.
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ilBakhti)n认为,对话是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言语相互作用形式,这里面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现实的言语交际,又包括书籍、报刊等文字媒介所包含的语言交际因素等。对话本身就是行动,对话就是存在,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沟通。近年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高度重视。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有三处提到了“对话”。第一处在“课程目标”的论述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第二、三处均在“实施建议”中:“教师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  相似文献   

18.
所谓“对话”,通常被理解为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谈话,是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我们分析文学作品时,也必须注意其中的人物对话(语言),这属于纯粹的语言现象,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由“对抗”变为“对话”;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两国就某某问题进行“对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健全,也要求领导和群众之间通过不断的“对话”来加深彼此的了解,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这样,“对话”就有了另一内涵,即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和谈判,从而成为了一种外交、政治现象,当代社会正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出一种对话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一、evening与nightevening意为“黄昏、傍晚、晚上”,即指日落到晚上10点钟以前的一段时间。night意为“夜、夜晚、夜间”,指日落后到日出前这段时间,但在实际应用中所指的夜比evening要深,多指从就寝(10点后)到拂晓之间的夜里。晚上见面时要说Goodevening(晚上好).告别时说Goodnight(晚安).“今晚”可以说thisevening,通常不说thisnight。“昨晚”应该说lastnight或yesterdayevening,而不能说lastevening或yesterdaynight。atnight意为“在夜里,天黑时”,指一天的部分时间,一般指晚六点到午夜。inthenight意为“夜间”,指天黑到天明这一…  相似文献   

20.
作文题以“与___________(名人)对话”为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陈教授阅后认为“与某某名人的对话”,这样的题目显然不是话题作文,但也不是标准的命题作文。从题目看,作文应该符合两条标准:第一是“对话”;第二,这种对话是考生与名人之间进行的。如果还有第三条,那就是,作文中的场景和对话应是虚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