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H_2S和SO_2反应演示实验教板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实验操作如下:1.A是H_2S发生装置,内放10克硫比亚铁,从上面长颈漏斗处注入盐酸,打开螺旋夹F使盐酸硫过,直到FeS全部浸在盐酸中,就有H_2S气体产生·用螺旋夹F控制H_2S气体流量,在B处盐酸中可看到H_2S气体流过的量.  相似文献   

2.
解决问题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活动。要教学好这一知识,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则是思维训练获得高效率的有力保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维是数学的“体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提升:一是在知识交汇处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二是在方法多元中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敉l生;三是在数学应用中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四是在开放探究中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五是在变式引申中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六是在易错易混中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只有通过思维才能反映出事物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性的联系.所以在化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目前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我在这方面的尝试.1.挖掘教材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我很欣赏科学家这一说法:“所谓人才就是思维能力比较好,尤其辩证思维能力比较好,并善于勤奋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对氧化——还原反应特征与实质的剖析,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辩证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针对2FeCl_3+H_2S=2FeCl_2+S+2HCl这一反应引导学生做了如下分析:特征:化合价降低——化合价升高↑引起 ↑引起实质:得电子——失电子↓          ↓氧化剂(FeCl_3)——还原剂(H_2S)↓          ↓ 被还原——被氧化↓     ↓还原产物(FeCl_2)——氧化产物(S)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做“卤素性质”这一无机实验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分别选用HCL和H_2SO_4做酸性环境,KGLO_3和KL的反应结果不同.(教材中并无明确指出用何种酸为介质)按常规示明,这一反应的结果应得到:黑色的碘析出,同时放出黄绿色的气体—氯气.在实验时,有的同学得到了这一结果;有的则只看到黄绿色的气体放出;有的同学看到的只是黑色物析出;有个别学生则什么现象也看不到.针对这一情况,我选用了6N的HCL溶液和不同浓度的H_2SO_4溶液做介质.做了如下实验:(见实验报告)从实验事实可以看到:用稀H_2SO_4溶液做环境,由于平衡比例关系,得不到氯气,得到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把思维品质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特别强调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笔者结合大量的教学实例,从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运用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并论述了比较阅读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学数学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以系统的数学知识 ,还应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决定了数学学习中特别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大纲也把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重要的地位。思维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研究学生的思维规律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 ,我作了以下尝试。一、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状况 ,采取深化他们思维的措施教师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讲授方法 ,要符合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思维…  相似文献   

8.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必须切实解决阅读教材思维品质的关系,从教学的理论、目标、方法和过程方面,变阅读教材"静态"处理为教材的"动态"处理.这种"动态"处理的具体内容是:择点处理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敏捷性;语境处理法,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学生对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在对这些性质的理解上有片面性又是相当普遍的,以下的调查考试题的错误答案可以说明这一点。 调查考试题 错误答案 1.能在试管中稀释浓H_2SO_4吗? 不能 2.浓H_2SO_4滴在蓝色石芯纸上 很快碳化 3.CaCO_3粉末放入浓H_2SO_4中 不反应 4.脱脂棉放入浓H_2SO_4中 立即变黑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数学教学法从未否认数学方法寓于数学知识的教学之中,但也很少考虑把数学方法与数学知识的教学融为一体,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同步地传授数学方法.这样,就程度不同的影响并扼制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事实上,能力是成功地运用知识的表现,知识决不等同于能力,知识的丰富与否也未必能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大小.能力的强弱应取决于知识的多少及个性思维品质、掌握方法的程度等多种因素.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应加强对他们个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掌握数学方法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联想是打开解题思路的突破口,可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联想的过程中得到转化,使学生产生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解题技能,完成知识、方法的迁移,体会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 :数学教学中 ,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数学教学要开发智力 ,发展能力 ,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 ,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 ,在数学教学中 ,怎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一、一题多解 ,开阔视野 ,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独创性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一题多解例题的示范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方位 ,不同的观点去分析思考同一个问题 ,从而扩充思维的领域 ,增加思维机遇 ,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 ,而且能使学…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 ,尽管教师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训练 ,但也出现了盲目性和无计划性等倾向。应从创设情境、训练思维的深刻性等方面入手克服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编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中有一道参考题:“今有四瓶无色钠盐溶液,已知它们是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怎样鉴别它们?”书上给出的解法是: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之思维开阔,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提出多种设想和答案,灵活地变换影响事物的质和量的某种因素,产生新思路,使问题得到最佳解决。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加强方法教育,开阔思维境界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此,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例如高…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一题多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一题多变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一种方法,几年来在教学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一题多变是有规律的,它必须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一题多变”要符合以下几点: 1.必须在学生牢固掌握基础题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基本题包括例题和基本练习题,基本题和一题多变的关系是密切的,基本题是一题多变的基础和前提,一题多变有助于巩固所学的基本题,有助于把各章节有联系的基本题穿成串便于分析比较,断定正错和推理,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促进学生实践知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问题 .数学教学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入手 ,注重思维独创性、发散性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  相似文献   

18.
思维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基础 ,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思维的灵活性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采用同步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思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应充分利用实验给学生提供进行创新活动的机会 ,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对部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加以改进 ,采用教师一边讲 ,学生一边实验的方式 ,进行探索式教学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学生在手脑并用过程…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儿童适应社会所必备的品质,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中,影响学生创造性作文的因素很多,思维定势是其主要因素之一。作文教学有必要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即多向思维能力的训练;反向思维能力的训练;外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