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让期望闪光     
信任、期望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人们坚信一个人"行"的时候,他就真的"行"。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是我教育学生的心得,也是让学生心灵舒展、生命快乐成长的秘诀。很多家长、老师一味地强调孩子的天赋,我则强调的是学生天赋的差异有限,生命的潜能无限,应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潜能的开发上,让孩子心灵舒展,尽展潜能。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什么样的孩子我们都有可能遇到。那么,我们还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课堂中有一个个"教学细节",这些"细节"毫不起眼,却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营养、人生发展的基石。珍视教学细节,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深切关怀,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了解学生,做教育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3.
陈少剑 《学子》2013,(6):94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至极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人的心灵。""心灵工作"必由师德去浇铸才容易碰擦生命的火花,教师的师德决定着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它不仅是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更是教师的第一智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  相似文献   

4.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四年来,我总是把满腔的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下面,就用两件事来讲述我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5.
在呼唤教育中关照学生生命体验的当下,却忽视了教师职业生活中的生命体验。回归生命体验的教师教育是促进教师内涵式专业化成长的关键和时代必然,具有主体性、实践性、整体性与超越性特征。借鉴美国"共同教与学"计划和"教学勇气项目",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创设真实的教育实践情境,引领教师生命体验,在职后教师教育中,转化消极体验,呵护教师心灵。  相似文献   

6.
教学格言:寻觅一双智慧的语文之眼,成就一段幸福的课堂之旅。一个深秋的夜晚,实验小学多功能教室里洋溢着春天般温暖的气息。在这静静的夜晚,老师们又开始了"能仁教师读书会"的快乐相约。这一次,我们相聚在此,穿越时空,与前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进行对话,感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流淌的先哲智慧。静静的阅读,精彩的争辩,会心的微笑,宽松的氛围……就这样,我们的心灵与心灵碰撞,生命与生命对话,精神与精神相遇,情感与情感交融,每一个教师内心充盈着自由的快乐,体味着智慧生成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的探索是在不断地"追问"当中完成的,教育发展也一直在呼唤"问题意识"。"钱学森之问"让我们深刻地思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教师在人们心中本是"解惑"人,用学识与智慧为生命扬起前进的风帆。问题,触动着每一颗心灵,并刺激着每一颗心灵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教育中,教师既是问题的解惑者,同样也是问题的发起人,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教育中,教师的问题意识是教育实现"交往",形成真正关注"生命本质"的一种教学  相似文献   

8.
真教育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是引领人追求本真、寻求真理、回归本真的教育。真教育是一项心灵碰撞心灵的活动,从心灵深处发出,在思想的激荡中回归心灵的本真。教师应该走向真教育,回归本真课堂。教师在研究学科、关注教学、研讨教学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与体验,深入研究学生的"儿童文化",从实现生命发展的角度开展"心心相应"的真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为了每个生命个体能自由、理性和善良地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优秀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从内心深处"接纳"每一位学生。现在是以学生为本的时代,"接纳"一词反映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友好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善良与热情的基础上的优秀品质;教师要做到真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理性的爱、闪光的爱。这种爱才是工作的出发点,是教育艺术产生的源泉;教师在接纳每一位学生、平等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同时,还必须以真诚的态度感化学生,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只要教师的内心充满爱,就能传递给学生最美的眼神、最真的爱,就能实现每个生命个体自由、理性和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翠花 《辽宁教育》2013,(3X):37-38
<正>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精神对精神的感化,离开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启迪"与"感化"便只是一番空话,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灵的舒展、愉悦。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具备了舒展、愉悦的心灵,教师的教育便成功了一半。作为教师,我们并不仅仅只是自己学生的知识保育员,更应该是自己学生的灵魂导师。如果自己的学生是铁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恨铁不成钢,而应该是努力地把铁炼成钢,并且要拿出自己的全部能力和技术把铁炼成精钢。  相似文献   

11.
三十个生命,三十种性格,三十种个性.每一个生命都勃发,但可能脆弱;每一种性格都坚定,但可能叛逆;每一种个性都独特,但可能残缺. "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发出这样的忠告.我们的工作就是与年轻的心灵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中小学生自杀或他杀的惨剧频频发生。由此引起了社会、学校、教师对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形成了生命教育"热炒"的现状。然而,要确保生命教育卓有成效地开展,亟须我们进行冷思考,拓宽渠道,多方位构建生命教育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而爱心是鼓起学生生命风帆的春风,是抚慰学生受伤心灵的微笑,关心每一颗童心的健康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境。为此,在深入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我们尤其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倡导关爱教师、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强调以心灵影响心灵,以教师的健康心灵影响学生健康心灵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在实践新课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数学课堂缺少教师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教师缺少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心目中的学生就是一个抽象体,教师把学生学会知识  相似文献   

16.
陈希策 《四川教育》2009,(11):10-1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教育名言告诉我们,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当我们平等地关爱每一位学生,真心实意地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进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学生心底播下了爱的种子,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塑造出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 爱需要付出。爱也会有所收获。我们自己的教育经历说明,爱不是单向的给予或被动地接受,师爱之于学生,就如阳光之于万物,雨露之于禾苗,换来的是学生生命的蓬勃生长、和谐成长。 让我们毫不吝啬地将爱给予每一个孩子,与他们一起期待未来的美好收获吧。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可以用阅读去无限拓展心灵的领空,只要一本书,我们就可以飞翔。"几年来,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在读书过程中,教师不断成长。前段时间,我读了《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这本书主要是讲学校管理者要过一种研究性的生活:研究自己,体悟生命的自觉;研究教师,帮助他们诗意地栖居在教育大地上;研究学生,老老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境.为此,在深入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我们尤其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倡导关爱教师、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强调以心灵影响心灵,以教师的健康心灵影响学生健康心灵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充满丰富的感情,学生也是有喜怒哀乐的人,教师和学生都是生命的载体,课堂应该是生命的交汇,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共鸣,课堂应该是满园春色,课堂应该是生机盎然。但是在日复一日的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多地感受到重复的教学生活的乏味和枯燥,因此,抱怨和不满也随之接踵而来。我教学的快乐似乎已经不见了,然而,用他们幼小的心灵读懂了我的不快乐,而我为何不能走进他们是心灵,打造出属于我们共同的快乐园地——课堂。一、独具匠心的设计导入  相似文献   

20.
管理教师的工作是在人的心灵上耕耘的工作。心灵是一个生命场,心心交融,彼此走进;心心相背,彼此陌生。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需要用心耕耘,以细为精,以真为贵,以诚为美,不断地从教师心灵需求出发,用"心"的智慧去洞察教师心灵,走进教师心灵,融入教师心灵,为教师自主发展和成长勾画一片斑斓的芳草地。一、用"细心"发现教师的特点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人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注重教师的特点,因人而异,实施弹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