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浅谈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步法移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乒乓女子运动员步法移动的速度及合理性远不如男子运动员。就女子运动员本身步法移动特点也有显著的差异性 ,即左右步法比前后步法要好。乒乓球女子运动员的前后步法的调整能力与左右步法有明显差异 ,多数女子运动员的前后步法的调整能力比左右步法差 ,而男子运动员则无明显差异。前后左右步法首先是移动重心 ,重心交换是步法的核心。我们认为步法与身体素质、判断、重心交换、起动密切相关 ,提高步法移动速度必须提高以上诸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汪文忠 《武当》2014,(11):50-50
步法技术是散打运动中的重要技术,步法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散打整体技术的发挥。散打的步法是由武术中的步法演变过来的。在习练武术步法时,增加散打步法的训练,可以提高散打步法的实用性。一、武术步法与散打步法的特点(一)武术步法的特点习练武术中的步法步型,主要是用来增进腿部力量和速度,以提高两腿移动转换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最基本的步型有弓步、马步、仆步、歇步和虚步等五种。弓步,以右弓步为例,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前后分开,相距约三脚掌,右膝前弓,左腿微屈后伸。  相似文献   

3.
马小军  南疆 《网球天地》2008,(1):118-119
现代网球运动愈发讲求步法移动。我们常说的"步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击球时的步法,或称为"站位(stance)",比如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另一类是在场上移动时的"步法(footwork)"。两者虽然都被称为"步法",但意义不一样。在一个击球过程中,移动步法在前,用于身体的到位;击球步法在后,用于不同的发力方式。显然,移动步法在网球比赛中至关重要,即使手感再好,如果步法不到位,也无济于事。下面我们就具体聊聊几种移动步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4.
整理马林等5名世界优秀直拍反胶打法运动员个人步法组合结构示意图,发现了两类新的步法技术,从概念和功能上突破了传统步法理论中5种基本步法的框架,展示了步法技术的新发展;将马林、金泽洙、柳承敏前5板侧身步法技术进行对比发现,马林较小的步法结构在第2板接发球抢拉中具有优势,金泽洙较大的步法结构在第3板发球抢拉中具有优势,马林全台最大范围侧身步法移动具有超强能力,但第3板侧身抢拉左1/4台底线区内落点来球的主用步法类型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步法训练存在不被重视、受条件限制和方法陈旧等问题,从高校网球教学和步法训练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按步法的特征重新分为提高快速反应、移动能力的步法训练、提高步法准确性的训练和发展步法合理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步法是羽毛球技术的基础,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正处于打基础阶段,高质量的步法技术直接影响其它技术的发展,灵活快速的步法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步法灵活性好,在步法移动过程中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准确方向、定时能力,表现出动作准确、变换迅速、节奏感强。通过分析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灵活性的特点和作用,总结出了科学的羽毛球步法教学手段与训练方法,对如何根据羽毛球比赛的需要、步法的特点、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掌握技术的一般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步法训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7,(8):96-97
如前所述,步法可分为主动步法与被动步法。被动步法是指在一个回合中处于被动时击球所采用的步法。比赛中,选手在被动的情况下,无法高质量回球,只能通过暂时过渡球的维持,以求寻机达到攻防转换的目的,此时所能采用的步法多是配合手法节奏的步法。  相似文献   

8.
寇世雄  徐秋 《湖北体育科技》2012,(4):488-490,497
步法是羽毛球技术的基础,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正处于打基础阶段,高质量的步法技术直接影响其它技术的发展,灵活快速的步法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步法灵活性好,在步法移动过程中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准确方向、定时能力,表现出动作准确、变换迅速、节奏感强。通过分析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灵活性的特点和作用,总结出了科学的羽毛球步法教学手段与训练方法,对如何根据羽毛球比赛的需要、步法的特点、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掌握技术的一般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步法训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凡  赵晖 《乒乓世界》2007,(8):94-95
步法还有一种分类方式:主动步法与被动步法。主动步法又可分两种:左右横动为主的步法(一般包括单步、跨步、并步、交叉步)和左右横动与前后移动相结合的步法(一般包括单步、跳步)。不管使用哪种步法,高水平选手在比赛中的每一板击球,几乎都不是只用一种步法就能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步法是散打中重要的技术,直接影响着散打整体技术的发挥。研究发现,目前散打步法尚处于较为无序状态,缺少有效的静态步型和动态步法。步法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缺少科学有效的手段,技术严重不足,表现在:步法单一,与拳腿摔等技术配合失调,行进间难以连续发力,步法与其他技法的复合性差。改进散打步法势在必行,应将传统武术的一些步法经过科学训练应用于实战。此外,深入发掘传统武术的其他技术,应用于散打丰富散打技术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2017年收录的有关篮球运动领域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篮球领域发文量的变化趋势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倒"U"型,并在2007年出现发文量突增的现象;(2)我国篮球运动领域科研文献的合著率为57%,与国外相比,合著率较低;(3)高等体育院校是国内篮球运动领域研究的高产机构,机构间的合作主要是强弱合作;(4)新世纪以来我国篮球运动学术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篮球教学训练、篮球比赛、职业篮球、篮球运动员训练、篮球运动文化等方面,其中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联赛)、篮球运动员训练、篮球比赛、篮球教学、篮球技能等映射着研究热点前沿的流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篮球城市——丹阳市篮球运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从组织管理、输送运动员、篮球竞赛成绩、篮球裁判员、篮球场地、学校篮球等方面对丹阳市的篮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丹阳市篮球场地设施较好,农村篮球活动开展很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不大,丹阳市拥有等级证书的篮球裁判员数量较少。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篮球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丰 《体育学刊》2004,11(4):127-129
对我国篮球市场职业化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采取以下措施才能尽快提高我国篮球水平:1)转变观念,建立适应市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篮球管理体系;2)广泛普及篮球运动.并应从儿童抓起;3)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赛制,培育篮球市场。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篮球规则修改的价值取向作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篮球规则与篮球运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篮球规则的演变反映出篮球运动发展的社会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并对篮球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引导作用。2008年国际篮联对篮球规则的重大修改分析其价值取向为攻守平衡、文明竞赛、公平公正、观赏性和商业化。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对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篮球运动游戏本质与发展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篮球运动产生的根源揭示了篮球运动的游戏本质,再现了篮球运动发展的轨迹,指出了大众篮球运动与竞技篮球运动之间的差异,阐述了以奥运会和NBA为最高水平的竞技篮球运动对篮球游戏本质的异化与发展,揭示了竞技篮球与大众篮球的根本区别在于“娱人”和“娱己”。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从文化的角度论述现代篮球运动,阐述篮球文化的概念、特征、构建以及对篮球运动的影响等问题。指出篮球文化是篮球运动的灵魂,培育和发展篮球文化关系到篮球工作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掌握篮球代表队的运动心理技能现状后,为代表队制定心理技能训练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川师大篮球代表队的31名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川师女篮焦虑控制维度非常显著大于男篮(P<0.01);女篮集中注意维度显著小于男篮(P<0.05);女篮自信心维度非常显著小于男篮(P<0.01);女篮心理准备维度显著小于男篮(P<0.05);女篮动机维度显著小于男篮(P<0.05);川师女篮团队重要性维度非常显著小于男篮(P<0.01)。结论:川师大不同性别篮球代表队运动员在运动心理技能六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男篮心理技能六个维度掌握情况均优于女篮,尤其是焦虑控制技能的掌握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男篮心理技能主要表现出高自信心、低心理准备的特征;女篮心理技能主要表现出高焦虑、低心理准备特征;川师篮球代表队对心理准备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篮球竞赛场地的变化过程进行回顾,以及分析了这几次场地变化过程对篮球技术、战术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篮球运动的发展与规则的变化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篮球运动的发展决定篮球比赛场地的变化,规则的变化又促进了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篮球竞赛规则的变化促进了篮球技战的变化与创新,有利于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篮球训练基地主要由国家篮球训练基地、篮球职业联赛参赛队伍训练基地、全国大学生篮球训练基地、全国青少年篮球训练基地四个部分组成。对基地的布局进行研究,有助于比较系统地了解训练基地对篮球训练与比赛的支撑功能和更加科学合理地引导篮球训练基地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和强化篮球运动理论建设,提升篮球运动理论研究的创新水平。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研究法,对现代篮球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认识和分析。研究的最终结论表明,篮球运动实践是篮球运动理论研究的基础,经验是对篮球运动实践的一种初步认识,经验经过理性的加工之后上升为篮球运动的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才是篮球运动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反映,篮球运动理论对于篮球运动整体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