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的档案保护技术从总体上说比较发达,内容也很丰富。从档案库房的建筑,到有害生物的防治;从档案管理制度的发展,到装订和修复技术的逐渐完善……无不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拟通过对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方法的总结,探究其所蕴含和可能蕴含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麻新纯 《北京档案》2005,(11):12-15
中国现存的历史档案有3000余万卷之巨,由档案转化而来的古籍则数不胜数.如此多的文献典籍历尽沧桑而流传至今,主观上与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档案的收藏和保护有关,客观上与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档案保护技术不无关系.我国古代的档案保护技术从总体上说比较发达,内容也很丰富.从档案库房的建筑到有害生物的防治,从档案管理制度的发展到装订和修复技术的逐渐完善……,无不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拟通过对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方法的总结,探究其所蕴含和可能蕴含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电子文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档案在保护技术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将是电子时代档案保护技术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刘菲 《兰台世界》2007,(4S):19-19
电子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电子件与传统纸质档案在保护技术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将是电子时代档案保护技术的新领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档案保护技术工作,是档案如何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就谈不上档案的永久保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各级各类档案馆(室)的库房建设及库房设备的现代化,为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档案的寿命就像人的寿命一样也是有限的。它的内容都是通过一定的载体体现出来的。由于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档案载体也会逐浙老化直到消失。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新型载体档案不断增加,这些档案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各异,寿命有很大的差别。而在影响它们寿命的原因及保护它们的方法上,目前的研究也不是十分成熟,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文字记载史,有着上千年的纸质档案保护经验.现存的历史档案就有三千余万卷.如此多的文献典籍历尽沧桑而流传至今,我们在将之归功于现代档案保护技术的同时,不能忘记那些与人类文明本身一样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档案保护技术.我国档案的保护技术,产生于殷商,成熟于隋唐.千百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抵御虫害对纸质档案的侵袭,延长档案的寿命,做过种种的努力,采取了形式多样的保护措施,内容也颇为丰富.从档案库房的建筑,到文书制成材料的选择;从有害生物的防治,到档案的修复等各个方面,无不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国历史上的档案保护技术与方法是很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在此,作者略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纸质档案虫害防治方面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档案修复工作是一项对馆藏破损档案进行抢救,以恢复档案历史原貌为技术内容的治理性工作,它是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都非常重视档案的修复工作,据了解,199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档案的抢救经费就达1.14亿元 ,截止1999年底,全国已抢救的重点档案约500余万卷,同样,近十年来,上海档案修复工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在人力、财力的投入上加大了力度,而且在设备的更新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加快了步伐,有效地提高了破损重点档案的抢救速度,延长了档案寿命,保护了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档案防虫药物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代的档案防虫药物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兰草、芸香草、烟草为主的直接驱避药物;另一类是以黄檗、蓝靛、花椒、黄丹为主的间接驱避药物。前者是将它们的叶片夹在档案中防虫,后者是将它们的染汁渗入纸张中防虫。这二类药物在我国古代档案保护工作中有重大的作用,在此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9.
中美“档案保护”的异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国家档案工作的规模远大于美国,中美两国有关档案保护技术的术语使用上共性远大于个性,但是由于两国在社会和档案工作的体制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导致了两国档案保护的人员组成、工作体系与教育体制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戴旸 《云南档案》2006,(4):31-33
一、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学建设的成就 (一)我国档案保护技术学发展与成就 我国的档案保护技术历史源远流长,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祖先就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来保存甲骨档案。随着科技的发展,保护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保护技术学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信息内容的传达必须依靠档案信息符号,而档案信息符号又必须依附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才能形成凝聚档案信息的实体,人类文明的传递实质上是各类档案信息内容的传递,因此档案载体扮演了传递人类文明的物质承担者,无论是古代的甲骨文,还是今天的数字文本,均是如此。研究档案保护思想,必然围绕档案载体展开;档案载体的进化,又左右着档案保护思想的历史转变。现今的档案载体更加复杂,进化的趋势多变,我们所尊崇的档案保护思想是否也必然随之发生变革呢?笔者本文正是试图以载体进化为背景,来阐述档案保护思想的变迁,并呼吁现代档案保护思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天津档案》2007,(1):17-19
为加强我市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档案技术保护工作,规范档案保护工作的措施和方法,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市档案局制定了《天津市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技术保护工作规范》,现予以刊发。[编按]  相似文献   

13.
在有关我国古代档案管理及保护的论著中,对古代档案管理与保护的实际状况的描述与评价中存在不少误解。最突出的表现是以今律古及不恰当的推理逻辑,如将近现代档案管理中的默认前提——“原件”概念、珍贵书画作品及稀见善本图书的传统保护手段即修复、托裱技术也不适当地演绎认定为古代档案管理与保护实践中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事实上,古代文献(文物)保护技术的移植是有选择性的,档案保护技术的移植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档案保护技术标准历来是我国档案工作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2年档案工作标准化正式开展以来,档案保护技术标准数量日益增多,体系建设日益完善。下面本文将从数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档案保护技术标准的修订情况。从标准数量上分析档案保护工作标准建设情况以求认识其从无到有的发展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姜丽伟 《档案天地》2015,(10):49-50
电子档案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电子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在保护技术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将是电子时代档案保护技术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付潇 《黑龙江档案》2012,(2):109-109
电子文件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造成很大的冲击。电子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在保护技术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将是电子时代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陈勇  王瀚 《北京档案》2020,(4):14-18
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人类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成为认识过去和展望未来不可缺少的依据。档案通过自身的记载,向后人揭示历史的真相,而档案载体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古代档案载体主要是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质。文章考察研究中国古代档案载体的产生与演变,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与利用档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与之相应的数字化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基本技术。档案部门作为人类活动记录的收藏者,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数字化技术背景下的挑战,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便是档案管理部门需要面对和研究的新事物。数字化技术形成的电子档案不同于以往的纸质档案,它有其自身的特征,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具体地说,电子档案具有如下特征:(1)它所承载的信息与载体可以分离;(2)不能被人眼直接识别,需通过计算机阅读和处理,需要配套的计算机软硬件才能读取利用;(3)能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介质上,还可在互联网上传输等。这些特征决定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保管及保护方法与传统的纸质档案不同。下面从三个方面探讨电子档案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1949~2000年我国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49~2000年档案学核心期刊上刊载的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的统计 ,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历史、核心作者群及其内容 ,指出了这一阶段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预测了新世纪我国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篇论文为亚洲历史档案资源之中国古代部分,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中国古代纸质档案保存下来的以唐朝为最早,以明清为最多,但是明清以前乃至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也存在着大量的古代档案,这在上一世纪初被誉为学术大发现,尤以甲骨档案和简牍档案为最,目前已经形成了甲骨学与简牍学。纸张发明以前,我国古代档案的载体主要有甲骨、金属、石刻、简牍(含帛书)。到目前为止,甲骨出土十几万片,遍布世界各地,目前经过努力,大部分有字甲骨都收录在《甲骨文集成》一书,故对甲骨档案此处不再多说;金文档案盛行于西周,衰落于战国,但一直到明清犹存,但主体仍为周代,关于金文档案,大部分已经收录《殷周金文集成》一书,亦不再多述:关于石刻档案,古今多有所撰述收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