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12年秋,李叔同应邀到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当时的浙一师聚集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和改革精神的教师,其中不少人都是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他们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献身教育,专心教学。  相似文献   

2.
李叔同,1880年生于天津,1905年留学日本,学习西洋绘画、音乐。191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天津高等工业学校、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1918年正式剃度出家,取号弘一,1942年圆寂于福建泉州。以1918年为界,39岁以前的李叔同是中国20世纪初最出色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在话剧、音乐、美术、文学等诸多领域取得杰出成就,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先驱;39岁出家以后的弘一则是一位佛门高僧。一、功底深厚,方法独到,是经师,更是人师1912年秋,李叔同应邀到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当时的…  相似文献   

3.
姜莉 《教育文汇》2004,(1):46-47
尽管塑造过一个神采飞扬、流丽华美的艺术世界,李叔同却以自我认同的方式洗尽铅华终老空门。虽然他的选择让有些人费解,但他那“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人生路,他那高蹈余裕的艺术风格和沉静孤高的大师风范,直至今日,依然卓尔不群,芳香四溢。  相似文献   

4.
石华 《教育》2011,(14):48-49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脍炙人口的《送别》,歌词作者就是我国近代艺术大师、启蒙音乐教育家李叔同。李叔同(1880—1942),名文涛,  相似文献   

5.
胡崇芝 《考试周刊》2008,(16):185-186
李叔同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他在音乐、绘画、文艺、戏剧及篆刻方面都有过深入细致的研完,并取得过开创性的成就.在教育活动中,他用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培养了一代人,可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通才"艺术教育家,他的艺术教育思想对当今的艺术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1997年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时,曾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到一个人:2000年5月5日,此人的肖像进入耶鲁大学名人堂,和毕业于该校的政界名人布什、克林顿等一起接受学生瞻仰;近期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在耶鲁大学演讲时再次提到这个人;梁启超评价此人“舍忧国外无他思想,无他事业也”;此人逝世后被美国《哈城日报》称为“学者、政治家及今日新中国运动的先驱者”。 何人能获得如此高的名望?他就是中国赴美留学第一人、近代“留学生之父”——容闳[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8.
李叔同是中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在近现代艺术教育领域里,开一代风气之先河.他不仅提倡"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艺术教育思想,强调人格教育,而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艺术教育创新举措.他的创新活动,既吸收引进了西方先进的艺术教育思想,又结合了当时艺术教育的现状.同时,他还满腔热忱地投入到艺术教育实践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地挖掘出了学生们的艺术潜力和天分,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人才,为我国早期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叔同在其艺术教育活动中,以"器识为先"作为其艺术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以一系列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写下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造就社会有用人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是中国近代走向世界,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全新形式,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导者是晚清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教育家容闳。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改造旧式书院、创设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构建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开我国近代教育之先河。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的大教育家,而且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改造旧式书院、创设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构建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开我国近代教育之先河。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的大教育家,而且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13.
民国初期,近代高等师范学校成为我国教育学科建立与发展的中心。尤其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形成了以归国留学生为主体的教师群体,在教育学科建设的学术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科学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建树良多,从而对加速中国教育学科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日近代留学教育作为两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两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从总体效果来讲,日本近代留学教育远远优于清廷统治下的近代中国。本文试从两国发展留学教育的背景、指导思想、实际措施等方面,对两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剖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论文对洋务运动期间成立的福州船政学堂进行了分析 ,认为该学堂在中国近代首次承担了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历史任务 ,是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起点。它所奠定的基础 ,对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述了容宏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贡献:首倡通过留学教育培养新式人才的思想;较为成功地组织了百余名幼童赴美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早期外派的留学生中,已有部分人学习采矿、冶金等专业。在我国高等矿业教育发轫之后,受学术水平的限制,高层次的矿业人才培养仍需借助于国外的教育力量,矿业留学是我国留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留学生在输入西方矿学知识上发挥了桥梁作用,部分人承担起高等矿业教育师资的重任,将国外矿业教育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竭力开展矿业科学研究,为发展我国高等矿业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0年以后,西方传教士开始大规模到中国从事宣教活动。随着传教的深入开展,一些教会学校应运而生。传教士在华开办教育初期,教会学校主要集中在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香港和澳门,通常为附设在教堂里的洋学堂,规模很小,程度均为小学。这些学校不仅免收学费,并且还提供一切膳宿生活甚至路费,学生主要为贫苦教徒子弟或无家可归的乞丐。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宗教教育。课程主要为《圣经》,重点在创世论、赎罪论和耶稣生平等教义上。此外,学生还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如祷告、礼拜等。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经书。一般包括《三…  相似文献   

19.
留日和留美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的比较研究马永斌刘文渊中国留学史是中国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多世纪以来,数逾10万的留学生远涉重洋,前往异国他乡,艰苦求索,以实际行动加强了东西文化交流。他们肩负着西学东渐和华风西被的双重任务,他们是吸收外来...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述了容闳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贡献:首倡通过留学教育培养新式人才的思想;较为成功地组织了百余名幼童赴美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