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课标对中学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新课标对写作的实质就是学生写"个性作文".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写作要求:“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观察生活……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地表达内容。做到文从字顺……”近年来高考大纲对作文的语言表达提出一些明确的要求,如:“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相似文献   

3.
一.实施“以读促写”的原因和意义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然而当前初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缺乏“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的缺点;选材缺乏时代感,缺乏典型性。学生作文低幼化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4.
贺昕 《华章》2012,(25)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写作中“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本文从作文教学评价内容综合化的角度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可是,目前很多中学生作文中少真情实感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写作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灵、情感、情绪和状态,适度调控,让学生愿写、能写、善写。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本文试就初中作文教学中理性与灵性的培养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由此可见,真实地写作,多方位地反映生活,有真情实感,立意深远,便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特征。一、近几年的作文试题类型分析第一,从反映情况来看,近年来的作文题型仍保持了多样性和创新性,话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的作文要求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有个性的,要求表达有个性特点的感受。独特,就是自己独有的,别人没有的;自己体会到的,别人还没有体会到的东西。只有独特感受的文章才是有价值的文章。然而,目前中学生习作存在内容平淡,主题表达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10.
许兴亮 《山东教育》2005,(35):19-20
写作是一项创新性的活动,个性是写作创新的基石,没有个性.便没有作文的创新可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写作的个性化作为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和要求.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写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从上述作文要求不难看出,新课标特别强调,作文要写真话,抒真情;写出的文章要有个性,有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陆燕燕 《广西教育》2013,(34):39-40
中学生写作往往存在“假”“大”“空”的通病,内容胡编乱造,结构生搬硬套,立意喊喊口号,缺少真情实感、缺少生活气息。针对这种写作和生活“分裂”的现象,写作生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新课改实施后,作文教学特别强调“生活本源”。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教师理应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观察生活,从而思考人生,“以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13.
张先富 《现代语文》2010,(3):138-139
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鼓励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为此,作文教学要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为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这些,都有赖于学生积累广博深厚的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14.
薛英 《广西教育》2013,(5):41-4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遵循个性化原则,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写出个性化的作文。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  相似文献   

15.
何海琴 《语文天地》2012,(10):39-40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培养学生"写作情结",扬起学生写作的风帆,让学生勤于写作,爱上作文,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作阶段目标中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给我们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作文教学应如何开放课堂,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在与文体对话的同时.走向社会.走向大自  相似文献   

17.
“课标”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与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课标》对写作的诠释有几个关键点应注意:一是“考虑不同的对象”。就是说作文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作文题目以及写作的角度,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能够写,也就是让学生“诚心”写。二是“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与真切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写作能力则是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因为真正的写作是一项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它不允许复制,故文学作品的写作又称“创作”。新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谁对写作的要求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二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里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创意表达就是强调写作要有个性,即个性化地写作。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这些要求.对初中学生写作的语言表达作出了具体的阐述。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锤炼语言,增强作文文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